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与应用.ppt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与应用.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与应用,参考书高效液相色谱及其应用于世林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张晓彤实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L.R.施奈德,2,第1章 色谱基本原理,一、色谱法概述色谱法的定义与特点色谱法的分离原理色谱法的特点色谱法的分类,3,1.色谱法的定义,茨维特的实验,4,色谱分离效果图,5,因此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方法。它的特点是:有两相,一是固定相,一是流动相,两相作相向运动。Chromatography将色谱法用于分析中,则称为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一种分离、分析法。,6,2、色谱法分离原理,当流动相中所携带的混合物流过固定相时,就会和固定相发生作用(力的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有差异,
2、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7,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析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色谱柱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作用和峰形产生原理,高压泵,进样器,检测器,色谱工作站,色谱柱,8,3、色谱法的分类,按流动相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9,什么是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Gas Chromatogaphy,简称GC适合分离分析易汽化(在-190-500范围内有0.2-10mmHg的蒸气压的)稳定、不易分解、不易反应的样品,特别适合用于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的分离。,10,应用举例(GC),11,什么是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aphy,简称LC适合分离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离子型的样品。,12,按固定相使用的形式可液相色谱法又可分为: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将固定相装在色谱柱内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用滤纸做固定相或固定相载体的色谱薄层色谱(Thin Lay Chromatography)固定相均匀涂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13,TLC的应用,1 2 3 4 5 6 7 8 9,Bands Description 1 Pseudoginsen
4、oside F11 2 American Ginseng 3 Ginsenoside Rg1 4 Ginsenoside Rf 5 Ginseng 6 Ginsenoside Rc 7 Ginsenoside Rb1 8 Notoginseng 9 Notoginsenoside R1,人参、西洋参和三七药材的鉴别,14,丹参药材有效成分的HPLC图谱1.Danshensu;2.Protocatechuic acid;3.Protocatechualdehyde;4.Caffeic acid;5.Salvianolic acid F;6.Salvianolic acid D;7.Salvian
5、olic acid J/isomer;8.Salvianolic acid E;9.Rosmarinic acid;10.Lithospermic acid;11.Salvianolic acid B;12.Salvianolic acid B/E/isomer;13.Salvianolic acid A;14.Dihydrotanshinone I;15.Tetrahydrotanshinone/isomer;16.Cryptotanshinone;17.Tanshinone I;18.Tanshinone IIA,15,16,拖尾峰伸舌峰鬼峰、假峰畸峰峰底基线漂移基线噪声谱带扩张,17,死
6、时间(tM):完全不保留组分流出系统的时间保留时间(tR):调整保留时间(tR):死体积(VM):保留体积(VR):调整保留体积(VR):,18,R:分离度tR:保留时间t0:死时间W:峰底宽度,2.色谱分离基本方程,19,不同R值的峰重叠情况示意图,R1.5可以得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反映的是相邻两个峰的分开程度R太小,两个峰无法彻底分离R太大,分离时间过长,工作效率低下一般要求R1.5,也可遵循行业特殊规定,20,根据该公式优化试验条件,提高分离度R。从数学推导来看,分别增大n,k值,都可以提高分离度。,色谱分离基本方程,21,分离选择性()对分离度(R)的影响,如果t0=1min,=1.64
7、/1.58=1.04,=1.15/0.85=1.35,=0.95/0.63=1.50,改变分离选择性的方法 改用不同的流动相 改变流动相的组成 并非必须大于1.5!改变流动相pH值 尽量优化前几种实验条件提高a值,改变柱温 避免改变固定相(买新柱子),以便降低成本 应用特殊的化学效应 改变固定相,22,柱效(n)对分离度(R)的影响,以上两张谱图k,,值完全相同,仅仅由于柱效高低不同使得它们具有不同的分离度。直观的看,峰的尖锐程度代表了柱效高低,峰越尖锐,其柱效越高,通常使用理论塔板数(n)的大小衡量柱效的高低,23,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度HETP=L/n理
8、论塔板数n越大,柱效越高;理论塔板数HETP越效,柱效越高,24,容量因子(k)对分离度(R)的影响,容量因子越大,分离度越大。k 1 3 5 7 9 11 13 k/k+1 0.50 0.75 0.83 0.88 0.90 0.92 0.93 1.00但当容量因子大于10,k/(k+1)的改变不大,而分析时间将大大延长。因此,k的最佳范围是1k20。,改变容量因子的方法有:改变柱温改变柱死体积,其中死体积对k/(k+1)的影响很大。改变流动相的配比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梯度洗提,容量因子,25,梯度洗提,梯度洗脱即程序控制流动相的组成,使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溶剂强度按照特定的变化规律增加。优点
9、:分离复杂混合物,使所有组分都处在最佳的k值范围内。缺点:检测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取决于流速的稳定性。柱子需进行再生处理。,26,27,装置低压梯度(内梯度):溶剂在常压下混合,再用高压泵输送至柱系统。简单、经济,只需一个泵,所用溶剂的元数没有限制。高压梯度(外梯度):一般由两台高压泵构成,每台泵输送一种溶剂。溶剂在混合室混合后,在输入柱系统。流量精密度高,溶剂的可压缩性和热力学体积的变化可能影响输入柱子中溶剂的组成。,28,低压溶剂梯度方框图,高压溶剂梯度方框图,29,实现方式对于复杂样品,线性梯度是最好的。正相色谱中,常用二氯甲烷加入正己烷来实现。反相色谱中,乙腈,甲醇加入水
10、中是最常用的。,30,温度的影响,n,k都会受到柱温的影响不要使用过高温度,以保护柱子,60度算高温温度对平衡常数有影响,有时会影响出峰顺序,注意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后再定量升温通常可以加速分离,缩短分析时间,但也不绝对,31,三、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32,1.色谱定性分析,(1)纯物对照定性 各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定性指标。,33,实现方法利用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定性,34,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用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定性,35,应用范围:适用于简单混合物,对该样品已有了解并具有纯物质的情况。优点:应用简便,不需要其他仪器。缺点:定性结果的可信度不高。提高可信度的方
11、法:双柱、双体系定性,36,(2)与其它仪器或化学方法联合定性,离线联用方式化学法仪器法在线联用方式化学法仪器法,37,离线联用方式,收集方法:馏分收集器应用范围:无标准物时,可对较为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缺点:麻烦,38,在线联用方式,与其它仪器联用定性 混合物经色谱分离后,将各组分直接由接口导入其它仪器中进行定性。常用的联用方法有:LC-FTIR、LC-MS 其它仪器相当于色谱仪的检测器。使用范围:复杂样品的定性。优点:不需要标准物,定性结果可信度高,操作方便。缺点:需要特殊仪器或设备。,39,2 色谱定量分析,(1)色谱定量基础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峰面积成正比。在一定色谱
12、条件下有:,40,(2)定量要解决的问题,峰面积的测量和计算校正因子的测量与计算色谱定量方法及其应用,41,峰面积的测量与计算,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 简便、速度快,精度高,可达0.2-2%,对小峰及不对称峰的结果准确,是色谱发展趋势。手动测量与计算,42,峰高乘半峰宽法:适于对称峰峰高乘峰底宽度法:适于矮宽峰峰高乘平均峰宽法:适于不对称峰峰高乘保留值法:适于狭窄峰,快速简便,常用于工厂控制分析。,43,重叠峰的测量,切线分峰垂线分峰,44,连线分峰计算机拟合分峰,45,校正因子的测量与计算,相对校正因子 由于绝对校正因子与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又由于灵敏度与实验条件相关,且每一检测器的灵敏度都是不同
13、的,它不容易测量准确,亦无通用性,所以实际工作中使用相对校正因子。,46,质量校正因子 摩尔校正因子 相对响应值,被测组分的质量,标准物质量,分子量,47,定量方法,校正归一化法 含归一化内标法 含内标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含单点校正,48,校正归一化法,推导:,49,应用范围:当试样中各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且在检测器上均有响应,各组分峰没有重叠时,可用此法。优点: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如进样量等变化时,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小,该法适合于常量物质的定量。缺点:对该法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它的使用。,50,面积归一化法,若各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相近或相同,则上式可简化为:,51,内标法,推导 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
14、为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单点校正,52,适用范围: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分,且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时可用。优点:受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小,定量结果较准确,使用上不象归一化法那样受到限制,此法适合于微量物质的分析。缺点:每次分析必须准确称量被测物和内标物,不适合于快速分析。,53,内标标准曲线法(多点校正内标法),fi,sms/m为常数K,此时Ci%=K(Ai/As),以Ci%对Ai/As作标准曲线。优点:不必测校正因子,消除了某些操作条件的影响,方法简便,适合液体试样的常规分析。,54,外标法(标准曲线法),用于常规分析优点:操作简单,计算方便。缺点: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进样量的
15、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该法必须定量进样。,55,单点校正,当被测试样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范围不大时而用单点校正法。即配制一个与被测组分含量十分接近的标准溶液,定量进样,计算被测物的含量。,56,(3)定量中的误差问题,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的前处理)进样系统的影响柱系统的影响测量误差定量结果的误差分析,57,HPLC主要类型及其选择,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液固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体积排阻色谱法,58,一、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分类正相键合相色谱法(Normal phase chromatography):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适用于分离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极性或强极性化合物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16、(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适于分离非极性、极性和离子性化合物。应用最广泛,59,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60,2.固定相,疏水基团 如不同链长的烷烃(C8和C18)和苯基等极性基团 如氨丙基,氰乙基、醚和醇等。,61,常用固定相,62,63,不同厂商固定相的比较,64,3.流动相,溶剂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溶剂的选择与使用的检测器要有相容性 溶剂的粘度要小 溶剂的沸点不能太低 溶剂的纯度要高且价格便宜正相:正己烷、正庚烷、乙醚、二氯甲烷、氯仿等,己烷为主体,加入质子接受体乙醚或甲基叔丁基醚,质子给予体氯仿,偶极溶剂二氯甲烷
17、 反相:水、甲醇、乙腈、四氢呋喃、乙醇及其混合物等,以水为主体,加入质子接受体甲醇,质子给予体乙腈,偶剂溶剂四氢呋喃。,65,4.影响保留值的因素,溶质结构对保留值的影响:正相:溶质极性越强,官能团越多,保留值越大反相:溶质极性越弱,疏水性越强,保留值越大。溶质的保留值与其分子非极性部分的总面积有关,面积大,保留值大。,66,67,烷基键合固定相特性对保留值的影响:反相:键合相烷链长,k大,选择性好。,68,溶剂性质:正相:溶剂极性越弱,保留越大反相:流动相表面张力大、介电常数大,则极性越强。其斥力越大,溶质与固定相键合越强,保留值越大。,69,盐的影响:通常加入醋酸盐、硼酸盐、硫酸盐等。无机
18、盐使流动相表面张力增大,对非离子性溶质,使k增加,对离子型溶质,k下降。对碱性有机物有改善峰形的作用。pH值:加入酸、碱或缓冲液,控制PH,抑制溶质的离子化,改善峰形。用于分析弱酸、碱。,70,5 应用,71,二.液固色谱法 Liquid Solid Chromatography,1.固定相 极性:硅胶、氧化镁、氧化铝等 非极性:活性炭、高分子多孔微球、碳多孔微球等2.流动相 硅胶为固定相时:以弱极性的正构烷烃为主体,加入二氯甲烷等中等极性溶剂调节合适的洗脱强度。可用水对硅胶进行减活处理,或加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异丙醇等改性剂,72,3.影响保留值的因素,样品分子结构溶质分子的官能团极性增
19、加,保留值增加溶质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保留值增加保留值与溶质的空间效应有关保留值与吸附中心的几何分布有关b吸附剂吸附剂的孔径越小,表面积越大,保留值越大吸附剂的活性越强,保留值越大,活性由流动相中的含水量来控制c流动相,73,4.应用,中等分子量的油溶性样品如油品、脂肪、芳烃等不同极性取代基的化合物结构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混合物的分离,74,75,三、离子对色谱法 Ion-pair chromatography,1.基本原理将一种或数种与样品离子电荷(A+)相反的离子(B-)(称为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入到色谱系统流动相中,使其与样品离子结合生成弱极性的离子对(中性缔合物)的分离方法。多为反相离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色谱 原理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