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治.ppt
《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治.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治,东营市人民医院 肛肠科贾占波 于边芳,目录,一、概况二、诊断三、治疗四、结语,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藏毛窦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常见于骶尾部臀间沟的上方,称为骶尾部藏毛窦。多为慢性窦道性炎症,引流不畅可成急性脓肿表现。,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欧 美 国 家 发 病 率 为26/100000,好发于青春期,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多毛体质,肥胖,骶尾部皮肤外伤,久坐的习惯等。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较低的发病率仍可能形成庞大患者数量。,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King 在1947 年提出来源于毛囊或
2、皮肤隐窝的中线小凹(midline skin pits)是藏毛窦的主要发病因素,这个结论是以详实的病理学研究为基础从出现扩张的毛囊或皮肤隐窝至形成继发的窦口或者脓肿所有的藏毛疾病病人都存在中线小凹已被Millar,Lord 和Bascom所强调。,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Mehregan 和Grant 认为毛囊扩张引起的毛囊炎可能是脓肿形成的首要起始因素,炎症因皮肤隐窝中的碎屑或者松弛毛发而持续存在。毛发因为臀部移动以及倒刺特性使其从继发外口排出。毛发可在连接根部的同时,其尖端刺入中线小凹。基于深入的研究,Karydakis提出“毛发侵入”是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Brearley 认为毛发刺入
3、完整的皮肤钻入皮下组织,进而导致皮肤小凹及脓肿产生,其发现理发师指间同样可出现藏毛窦。然而高达50%的臀沟藏毛窦病人在窦道或者脓肿并没有发现毛发,因此毛发侵入可能是该疾病的第二重要因素。,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一、骶尾部藏毛窦的概况,临床上对其病因及理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诸多争议。,二、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慢性或复发者尤其如此。藏毛窦患者所特有的臀沟中线小凹很常见,小凹处可有毛发、组织碎屑、分泌物。急性期患者表现为蜂窝组织炎,疼痛伴波动感的肿块则提示有脓肿的形成;慢性期病变往往表现为慢性分泌性的窦道和(或)急性感染的反复发作。,二、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骶尾部疼痛、肿胀(早期
4、);骶尾部急性脓肿,局部红、肿、热、痛(急性发作期);破溃流脓液/外科切开引流;骶尾部中线皮肤不规则小孔,直径约0.1-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有瘢痕,可见毛发,探针进入3、4cm,或可10cm.(静止期)。,二、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肛诊及肛门镜检查:排除瘘管性疾病、克罗恩病、罕见的骶前肿瘤。术前行骶尾部MR可帮助明确病变的范围并排除其它骶前病变。,鉴别诊断:,二、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三、骶尾部藏毛窦的治疗,保守-激光脱毛疗法:应用激光破坏臀间裂处毛囊使毛发完全脱落,从而减少毛发刺入骶尾部皮肤的概率。基于对骶尾部藏毛窦发病的获得性学说的认识,去除臀间裂处毛发有助于术区的良好愈合并且减少术后并
5、发症,降低复发率。Ghnnam 等报道应用激光脱毛辅助治疗8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年,术后复发率为2.3%;未以激光辅助治疗41 例,术后复发率为17.7%。该疗法仅作为骶尾部藏毛窦预防及辅助治疗措施。另外有用腐蚀药物治疗的报道。,三、骶尾部藏毛窦的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1、急性期脓肿切开引流。据报道,对首发的急性藏毛窦脓肿行单纯的切开引流后总的成功率约为60%,其余患者则需进行二次手术可痊愈;出现多发性小凹或侧方窦道与高复发率相关。2、病灶切除引流术:优点:术区创面引流通畅,不易继发感染。缺点:术后痛苦大、创面大、瘢痕大,术区不耐磨,恢复时间长,且术后存在不适感。该术式适用于患病时间长,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尾部 藏毛窦 诊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