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陈越2009年5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二、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谓“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任务驱动法4、发现教学法5、合作学习6、主题学习,信息
2、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第一,讲授法要求教师上课生动第二,讲授法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第三,讲授课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2、实验法边讲边练式: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示范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由学生自己操作来完成相同的任务。先讲后练式:教师把整个任务操作完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前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要求学习的
3、新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完成任务后就建构了本节课所要学的新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优势)(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3)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4)有利于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思维(5)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最大提高(7)有利于突破教材框框的限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1)任务设计必须
4、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任务设计要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可扩展性(4)任务设计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5)任务设计要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实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分析任务。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分解任务。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第四个阶段,是纠正错误和进一步优化。第五个阶段,评价反馈。第六个阶段,对完成任务过程的反思。,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4、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自觉地主动地探索,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 设计 过程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