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ppt
《第五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水体污染物测定指标,1 物理指标 浊度、透明度、色、味、溴、悬浮物、电导率、硬度,2 化学指标 pH值、硬度、有机物、有机毒物、无机毒物等。有机物测定指标: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定义: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mg/L)。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定义: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氧,一般以每升所含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2、3.微生物学指标 反映水体受生物性污染的过程及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程度,指标包括:细菌总数:100个/ML(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3个/L(饮用水卫生标准)2000个/L(地面水标准中类水体标准),水体 是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水与水体是两个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简单地可以认为:水+悬浮物+底质=水体,四、水体自净,四、水体自净 废水排入水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但从另一方面看。水体也有一定的自身净化废水中污染物质的能力。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到受污染以前状态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污染水逐渐从不洁变清
3、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污染物排入江河或其它水域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等,使水体可基本上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水体的自净作用:(1)物理净化:经过扩散、稀释、混合、沉降等过程,污染物浓度下降。,(2)化学净化:经过氧化、还原、吸附、凝聚等作用,污染物浓度下降。(3)生物(化学)净化: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氧化并转化为无害稳定的无机物。,水体自净按其发生的场所分为四类:,水与大气间的自净作用水中的自净作用水与底质间的自净作用底质中的自净作用,2、水中的自净:稀释、扩散、沉淀、氧化、还原、分解和生物活动,1、水与大气间的自净:天
4、然水中某些有害气体的挥发释放和氧气溶入等,3、水与底质间的自净:天然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和污染物被底质吸收,4、底质中的自净:底质中的微生物使底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大气,水体自净场所示意图,五、水环境容量,1、概念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负荷量,又称水体纳污能力。水环境容量一般包括两部分,即差值容量和同化容量。,生物化学作用,水体稀释作用,2、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地表水体对某种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可用下式表示 W=W1+W2=V(Cs-Cb)+W2 W某地表水体对某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kg W1某地表水体对某污染物的差值容量,kg W2某地表水
5、体对某污染物的同化容量,kg V该地表水的体积,m3 Cs该地表水中某污染物的环境标准(水质目标),mg/L Cb 该地表水中某污染物的环境背景值,mg/L,第四节 主要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一、需氧有机物,需氧污染物主要指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即二氧化碳和水等。因这些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故又被称为需氧污染物。,1、概念,2、需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碳水化合物生物降解步骤和最终产物为:,脂肪和油类的生物降解步骤和最终产物为:,蛋白质的生物降解步骤和最终产物为:,3、需氧有机
6、污染物降解与溶解氧平衡,50年代,美国学者巴特希和英格莱姆就编制出了关于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中BOD和溶解氧(DO)相互关系的模式图,清洁水区水质恶化区恢复水区清洁水区,在污染河流中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影响着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耗氧作用指有机物分解和有机体呼吸时耗氧,使水中溶解氧降低;复氧作用(也称再曝气作用)指空气中的氧溶于水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使水中溶解氧增加。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的综合决定着水中氧的实际含量。,云南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湖内蓝藻猖獗,生态环境恶化,是被中国政府列为“三河三湖”(辽河、淮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
7、重点治理工程之一。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云南省近年投资21.2亿元,完成了17项滇池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保证了滇池在昆明市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增加的压力下,污染迅速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虽然经过近10年的治理,滇池治污仍然不尽如人意,滇池70的水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天气炎热时水面上仍然飘荡着绿油油的一层蓝藻,腥臭难闻。,二、植物营养物,1、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中的N、P等植物营养物的浓度超过一定数值时,使得藻类迅速生长,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使水质恶化的污染现象。,(藻类原生质),藻类是富营养化的主体!,标准:无机N 为 300mg/m3 总P 为 20mg/m3,四种藻
8、类:蓝绿藻类,绿藻类,硅藻类,有色鞭毛虫。,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氮化合物(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含磷化合物,来源:雨水、农业排污、城市污水及其它。,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气、液、固三相循环,被称为“完全循环”。磷只存在液、固相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底质循环”。,湖水富营养化的程度,总磷含量是指水体中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可水解磷酸盐 及有机磷的总浓度 总氮含量是指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有机氮 总和 叶绿素a的含量实际上就是水体中绿色物质含量,当地渔民从海里舀出凝固的油污,日本鹿儿岛居民清理被油污染过的海滩,三、油类物质,根据UNEP报告,每年有2002000万吨的油由海源和
9、陆源排入海洋。而OECD的估计是每年大约350万吨。科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每年300600万吨。根据OECD的报告,海洋油污染中海源和陆源各占50左右。但许多科学家持反对意见,认为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海源油污染主要产生于运输过程中,由此每年排入海洋的油大约为150万吨。其中船舶正常带入(洗仓水,压仓水等各种来源)海洋的油约为110万吨;事故性(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带入海洋的油约为40万吨。有人认为此项估计数据偏低。陆源油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每年由此项带入海洋的油约140万吨。其次是大气中飘浮石油烃类的降落,每年进入海洋的油类为30万吨。,1、油类物质的污染概况,扩展过程:扩展过程
10、包括重力惯性扩展、重力粘滞扩展、表面张力扩展和停止扩展四个阶段。挥发过程:溶解过程:乳化过程:指油-水通过机械振动(海流、潮汐、风浪等),形成微粒互相分散在对方介质中,共同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微生物降解过程:生物吸收过程:沉积过程:,2、石油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四、重金属,重金属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提法。但一般认为金属的比重大于5(或大于4)者为重金属。重金属元素很多,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Hg、Cd、Pb、Cr以及类金属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Zn、Cu、Co、Ni、Sn等,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Hg、Cd、Pb、As、Cr等。,
11、1、重金属的概念及特征,2、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机械迁移是指重金属离子以溶解态或颗粒态的形式被水流机械搬运。物理化学迁移是指重金属以简单离子、络离子或可溶性分子,在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水解、氧化、还原、沉淀、溶解、络合、螯合、吸附作用等)所实现的迁移与转化过程。生物迁移是指重金属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进行的迁移。所有重金属都能通过生物体迁移,并由此使重金属在某些有机体中富集起来,经食物链的放大作用,构成对人体危害。,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络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迁移包括下述几种作用:,材料之一,时下,正是黄河上游沿岸水稻插秧即将结束的
12、季节,可甘肃省白银市四龙镇民乐村的村民却每天站在自家的稻田边心急如焚。民乐及周边金山等几个村的村民祖祖辈辈用黄河水灌溉,但让村民欲哭无泪的是,这两年浇水烧苗的事几乎年年都有。5月下旬,村民们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插秧了,前两次的苗已全部被烧死。望着田里泛着浓稠白沫的水,民乐村村民王太良说,水稻一直是他们的口粮和经济来源,可这几年水稻种不成,村里有农户挖池塘养鱼,结果去年秋季引了黄河水鱼就全死了,损失了10多万元。鱼养不好,眼看着水稻也没活气,我们可怎么活?王太良说。,材料之二,在黄河沿岸,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农民已经成了各种怪病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山西临猗县牛杜村村民因水环境被污染,年龄在40至60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 第五 水污染 及其 防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