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代谢异常与降脂药物.ppt
《血脂代谢异常与降脂药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脂代谢异常与降脂药物.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脂代谢异常及降脂药物的作用机制,2011-03-03,【影响脂蛋白代谢的因素】,血脂异常的分类,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增高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小肠,脂肪组织,肝脏,血管,食物中油脂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分解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将甘油和脂肪酸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糖类物质转化成甘油三酯,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经淋巴循环,外源性,内源性,血管壁细胞,肝脏,血管,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将甘油和脂肪酸转
2、化成糖类物质,组织细胞,甘油和脂肪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血液中甘油三脂的去路,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小肠,小肠细胞,肝脏,血管,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300500mg,胆固醇,自身合成胆固醇,自身合成胆固醇,外源性,内源性,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组织细胞,肝脏,血管,利用胆固醇合成生物膜、部分激素、维生素D3等,胆固醇,胆固醇被加工成胆汁酸排出体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调脂药的主要作用机制,阻止胆酸或胆固醇的吸收,促进从粪便排出。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阻止其他脂质的合成,促进其他脂质
3、的代谢。,调脂药的分类,降TC/降TC及兼降TG他汀类(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树脂(胆酸螯合物)普罗布考主要降TG,兼降TC贝特类烟酸及其衍生物,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1),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G-COA还原酶),使肝脏内源性 胆固醇合成减少。降脂效果:主要降低TC、LDL-C,兼降TG,轻度 升高HDL-C。种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 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现代中药血脂康(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他汀类药物常用剂量和最大剂量,常用剂量(mg/日)最大剂量*(mg/日),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4、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80 80 80 40 80 20,国产血脂康:1.2g/日(含洛伐他汀10mg)*根据我国SFDA批准的各产品说明书,10 20 20 10-20 40 5-10,他汀类药物降低TC和LDL-C的作用虽与药物剂量有相关性,但不是呈直线相关关系。当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增大1倍时,其降低TC的幅度仅增加5%,降低LDL-C的幅度增加7%。-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9,现有他汀降低 LDL-C 水平 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估计LDL-C降低数据来自各药说明书,他汀类(2),不良反应: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通常较轻且短暂。常见不良反
5、应有: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0.5%-2%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严重不良反应: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禁忌症:胆汁郁积和活动性肝病,妊娠。,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近20年的循证历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唯一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单药治疗(10mg/d)LDL-C约降低18%与他汀类合用对LDL-C,HDL-C和TG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未见有临床意义的药物间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安全、耐受性良好,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他汀类,树脂类(胆酸螯合剂),药物:考来烯胺(4g),考来替泊(5g),剂量:考来烯胺 16-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脂 代谢 异常 药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