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doc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o: 毕 业 设 计 报 告课题: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部: 软件工程系 班级: 软件081 学号: 0718010XXX 学生: 张 三 指导教师: 李 四 装订交卷日期:2011.03.29毕业设计报告要求双面打印,但此页为空白页,即封面的反面,为了自动双面打印使目录首页印在奇数页上,此空白页不能删。(打印前仅将这一行字删掉!)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语:(包含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成绩(平时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语:(毕业设计与设计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成绩(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年 月 日答辩情况记录:(不安排答辩的学生此表不填)答辩成绩:答辩
2、委员会主任(或答辩教师小组组长)签名:年 月 日总评成绩:装订顺序:(1)封面、(2)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记录、(3)毕业设计任务书、(4)目录、(5)正文、(6)附录、(7)参考文献。打印要求:双面打印;其中封面的反面为空白页;目录的首页、正文的首页打印在右面;正文首页的页码号从1开始编码。成绩评定:总评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计分,平时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不受限制,但须统一。参加答辩学生的平时成绩、卷面评阅成绩、答辩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40%、20%和40%;未安排答辩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评阅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40%、60%。平时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任意一项不及格,则总
3、评成绩不及格。 软件工程系制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设计目的: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特别是随着各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教学资源的投入相对不足,这就对高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学生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而计算机图书馆管
4、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本系统运用了powerdesigner进行数据库设计这个不但让人直观的理解模型,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数据库技术,优化数据库的设计。第一次用PowerDesigner并不感到很陌生,里面与SQLServer建立数据库差不多。三、设计要求 网络考试系统主要是实现试卷的添加、试题的添加、在线考试和成绩统计等功能。系统登录感觉用户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的页面,这里管理员、 学生登录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页面。学生首页包括了登录考生的所有分数以及所有准备考试的试卷,单击所要考试试卷相应的“进入考试”的链接就可进入到考试页面。在线考试学生单击“开始答题”按钮就可以显示试卷的
5、内容,单击“交卷”就可以提交试题,此时试卷评阅功能已经完成,并进行记录。再次登记后可以看到本次考试的学生成绩。添加试题和试卷实现在线的添加试卷和试题的功能。四、毕业设计报告要求:根据网络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本系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能够判断用户的身份,并根据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的页面。2、能够实现在线添加试卷和试题的功能。3、能够实现在线考试成绩。4、能够实现查询考试分数的功能。5、能够实现在线答题的功能。五、设计进度计划:11月15日11月25日 查阅资料、系统功能分析、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12月 1日 2月25日 代码设计、调试3月 1日 3月25月 撰写毕业设计报告 4月初 毕业设计答辨
6、(如有变动,另行通知)六、毕业答辨需提交的材料:1、完整的系统代码(光盘或磁盘)2、毕业设计报告学生: 张 三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目 录1 绪论11.1 课题研究背景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21.3 论文结构32 相关技术32.1 ASP技术32.2 IIS服务器52.2.1 IIS服务器的特性62.2.2 IIS体系架构72.2.3 IIS提供的服务73 需求分析83.1 可行性分析83.2 系统的体系机构分析83.3 系统的需求分析83.4 系统的设计思想与目标94 系统概要设计104.1 系统流程104.2 系统总体结构图105 详细设计115.1 试题设计115.2 数据库设计1
7、55.3 功能的详细设计165.3.1 连接数据库实现165.3.2 注册页面的设计与实现165.3.3 登陆页面的设计与实现185.3.4 添加试题的设计与实现205.3.5 试卷页面的生成与设计225.3.6 在线考试页面的设计与实现246 结束语267 参考文献268 致谢27空白页,以使正文首页印在总页序的奇数页即右面上。(双面打印前将这一行字删掉!)1.绪论近几年来,随着Internet的崛起,远程教育开始发展,普及网络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其势头不亚于电子商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特别
8、是第三世界国家。而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网络教育也随Internet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同时,网络教育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天地1.1 . 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1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
9、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2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
10、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当今远程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考试是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无纸化的考卷,考试的随时性,随地性,这些特点都是研究并开发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的原因,网络考试系统远远超越了传统考试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考试模式的限制,将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Internet的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基于Internet考试系统,这也大
11、大推动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如今世界上对于基于Internet的远程考试系统所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不是很长,但是基于web技术构建的在线考试系统已然成为发展的主流。数据库安全、共享、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识别技术都是构建考试系统要考虑的问题。 4目前,一些远程教育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在线考试系统,基本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B/S结构在线考试。通过Server端的后台试题库动态生成考卷和对于标准化的试题即时评定成绩。但是与传统的纸面考试相比,目前的在线测试都是基于标准化考试的,而且一般只能用于非正规的考试,因为对于很多方面考虑的还不是很完善,因而使得在线考试在近段时间很难完全替代传
12、统的考试。1.2 . 国内外发展现状国际上,基于计算机的考试蓬勃发展,对于题库建设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用考试系统也层出不穷。5美国心理协会在1986年出版了关于如何开发、使用计算机化考试以及解释考分的指南,成为了考试和软件开发者的事实标准。投入实际使用的例子有,1982年采有远距离教育方式的美国学院(American College)考试使用计算机进行测试;1993年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raduade Record Examination简称 ETS)考试;从1994年开始,美国护理证书考试完全在计算机上进行。目前,国外许多大型测验出版机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资格认证机构都以某种测量理论
13、为指导建立题库、设计考试系统,并进行各项相关研究。 除了这类行业专用的大型考试系统之外,供普通教师使用的通用考试系统软件也有相应的研究和产品。如英国Question Mark Computing,Ltd公司出品的Question Mark,就是一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可供广大教师使用的通用的考试系统。在我国,计算机考试系统和题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步比较晚。但发展也比较迅速,研究和开发活动比较活跃。北京师范大学、华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有教师在进行教育测量理论应用于题库建设方面的研究。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有教师在组织力量致力于实用考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使用专
14、用在线考试系统影响较大的考试有:1994年开始,国家教务组织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99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举办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ational Appli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 简称NIT);微软授权培训中心(Microsoft Authorized Training Center 简称ATC)组织的认证考试等。6 面向普通教师使用的通用题库系统也有“海北智能助教系统”和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中小学课件的研制与开发”专题中的“通用题库生成管理系统”等。以上考试系统各自实现了试题的计算机
15、管理,抽题成卷,无纸化考试,自动判卷,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的一部分。但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1.我国的专用考试系统主要针对计算机考试,其他行业和科目的考试系统太少2.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由于操作类题目自动出题有较大的难度,基本没有实现题库化的管理。3.系统对传统的客观题虽然一般建有题库但不大,多采用随机抽题组卷的方式,缺乏教育测量理论作为依据。4.考试完成后,分数和试题统计分析比较简单,没有充分挖掘数据所包含的信息。5.通过考试系统或题库系统对最终用户即教师的需求分析做的不够透彻,忽略老师们渴望能自由地操纵试题库的需求,没有完全实现用户自主初始化试题库、自主维护试题库、自主调用
16、试题库的功能。加上软件实用水平和商品化工作方面的不足。通用系统并没有被广大教师认可和使用。总的来说,我国在线考试系统发展比较迅速,但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1.3. 论文结构本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在线考试的开发背景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二章是相关技术介绍,着重介绍了ASP技术、SQL语言、VBSCRIPT、IIS服务器。第三章是系统需求分析,着重分析该系统要完成的功能以及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的设计思想;第四章系统概要设计,主要是对要实现的功能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以及系统总体结构图的设计;第五章是系统的详细设计,其中包括了数据库的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的详细
17、设计,是本论文的重点。2.相关技术该在线考试与自动评分系统主要采用ASP、HTML、Access数据库、VBScript、SQL等技术和工具,整体设计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经过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文档和代码的编制、和系统实现几个阶段。2.1 . ASP技术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即ASP,其实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Active Server Page 是创建动态网页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起一种编程语言的作用,可以利用它编写动态产生HTML的程序代码。因此,只要用户浏览Web站点并请求一个ASP页,Web服务器就可以处理相应的ASP代码,生成HTML代
18、码,然后将它传递到用户浏览器并显示出网页。7ASP内含于IIS3.0和4.0之中,通过ASP可以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有了ASP就不必担心客户的浏览器是否能运行所编写的代码,因为所有的程序都将在服务器端执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HTML中的脚本程序。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浏览器,这样也就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的速度。以下罗列了ASP所独具的一些特点:1.使用VBScript 、J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2.无须编译,容易编写,可
19、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3.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4.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SP所使用的脚本语言(VBScript 、Jscript)均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5.ASP能与任何ActiveX scripting语言相容。除了可使用VBScript或J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REXX、Perl、Tcl等。脚本引擎是处理脚本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线 考试 系统 设计 实现 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