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0、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YGT-3标段 编号:010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目 录1适用范围42.作业准备42.1内业技术准备42.2外业技术准备43.技术要求44.施工准备及要求55.施工方法及工艺55.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65.1.1 施工方法65.1.2施工工艺65.1.3 施工要点65.1.4 注意事项75.2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85.2.1 施工方法85.2.2 施工工艺85.2.3 施工要点95.2.4 注意事项105.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105.3.1 施工方法105.3.2 施工工艺115.3.3 施工要点115.3
2、.4 注意事项125.4 半挖半填路基过渡段125.4.1 施工方法125.4.2 施工工艺135.4.3施工要点135.4.4 注意事项145.5路堑与隧道过渡段146劳动组织147.材料要求158、设备机具配置159.质量控制及验收159.1质量控制159.2质量检验1610.安全及环保要求1910.1安全要求2010.2 环保措施20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YGT-3标段过渡段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3.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3.4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4、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3.5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3.6 过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3.7过渡段排水要求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
5、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3.8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4.施工准备及要求4.1在地基处理过渡上,采用强于正线路基的处理方案,由过渡段至正线路基逐渐过渡。深厚层第四系非软土、松软土地基一般采用堆(超)载预压处理。过渡段地基处理要注意与涵洞地基处理相协调。4.2过渡段的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4.3过渡段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4.4过渡段级配碎石和与其连接段的填料层应与相邻的路堤
6、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要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4.5路桥过渡段地基采用打人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人桩和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的桩基施工。4.6过渡段路基的基床表层压实质量及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压实质量应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指标进行控制。4.7按照设计要求,做好过渡段的沉降观测,特别是软土地基地段的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土地基表面沉降观测。测点布置宜与相邻路堤软土地基表面的沉降观测位置相协调。5.施工方法及工艺5.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5.1.1 施工方法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
7、筑。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5-7%水泥改良土)基床以下浸水路堤(3-5%水泥改良土)基床以下非浸水路堤(8-10%石灰改良土)垫层(5-7%水泥改良土)1m1:33.0m回
8、填混凝土桥台4mL=3(H-0.7)+3渗水板H级配碎石掺5%水泥 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5.1.2施工工艺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 MPa/m。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页:5.1.3 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9、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5.1.4 注意事项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
10、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5.2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5.2.1 施工方法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
11、试验确定。掺5%水泥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5.2.2 施工工艺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 MPa/m。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过渡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