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学生会分析给定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影响.ppt
《要求学生会分析给定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求学生会分析给定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影响.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点一 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3.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例证(2009重庆高考)读下图,回答(1)(3)题。,(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2)乙地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
2、.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答案:(1)B(2)A(3)A解析:甲地月均温都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故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其对应的地区是巴西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以上,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对应的土壤是棕壤。,考点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续表,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2.东北商品粮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特点见下图:,续表,例证(2009海南调研)中俄双方于2008年10月14日在
3、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下图为我国黑瞎子岛位置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图中黑瞎子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瞎子岛是因河流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冲积岛B.是我国夏季白昼最长的地方C.地处我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D.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在图中所示区域开展国土整治和开发,必须特别重视的内容是()A.商品粮基地的建设B.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C.沼泽湿地的保护D.低湿易涝地的治理(3)在图中所示区域,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不足 B.热量不足 C.地形低洼 D.土壤沙化,答案:(1)B(2)C(3)B解析:第
4、(1)题,由图可知,黑瞎子岛并不在我国的最北部,而在我国的最东部,所以不是我国夏季白昼最长的地方。第(2)题,图示区域是我国的三江平原,多沼泽地,土壤类型为沼泽土,在国土整治与开发中,要注意沼泽湿地的保护。第(3)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热量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变式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材料二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确定这些农产品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中有竞争优势、
5、能够抵御进口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材料三 下图分别表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粮农业生产基地甲、乙两地。,(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的优势产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有哪些?(2)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解析】该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优势产区的区位因素。第(1)题,根据材料2中的信息即可回答。第(2)题,侧重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第(3)题,农业区位优
6、势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第(4)题,我国农业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市场区位优势,加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答案】(1)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2)(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4)农业资源多样化的优势,满足了世界市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市场区位的优势,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最重要、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也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市场;发展现代农业,中国正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2009合肥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
7、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2.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河出现春汛B.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地小麦黄熟D.城一年中人影最短【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该地不能生长冬小麦。第2题,关键是看懂地球绕日运行图,注意地轴方向一直不变,同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可据此移动图中地球的位置,再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判断季节,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春季。【答案】1.D 2.A,读下图,回答35题。,3该图最有可能是()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4图中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8、()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D.大豆5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和东北平原,而且、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其为东北林地分布图。第4题,图例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第5题,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林业生产基地,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答案】3.D 4.B 5.D,6.(2009南通调研)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
9、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主要原因是。(2)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3)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4)松嫩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克服措施主要有。【解析】第(1)题,通过读图不难发现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距海洋越远,降水量越少;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第(2)题,应考虑沼泽分布的条件,可从地形因素分析:该地区地形平坦、地势低平,不容易排水,易形成沼泽;从气候因素分析:东北平原年降水量丰富,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土壤含水量大,易形成沼泽。,第(3)题,东北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
10、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第(4)题,东北平原由于纬度较高,主要的问题是低温、内涝,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培育耐寒品种;发展大棚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答案】(1)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 山地多地形雨;西部内陆距海远(2)地势中间较低,易积水;气候寒冷,蒸发弱;多冻土,水分不易下渗(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低温、内涝 培育耐寒品种;发展大棚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由东江、北江、西江三条河
11、流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中山、肇庆、江门、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深圳,广义上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内部和外部条件下迅速提高的,分析见下图:,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续表,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的比较,例证(2008北京高考)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
12、原的革命老区。下图表示奥运火炬传递到了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并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案: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解析: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地理位置和政策等方面。城市的作用应从行政、经济、服务等方面作答。,变式训练(2009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要求 学生会 分析 给定 区域 农业生产 条件 及其 影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