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
《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管性痴呆,一、历 史 回 顾,1594年,Jasode Pratis 所著第一部神经病学教科书,记载了包括痴呆在内的记忆损害1672年,Willis首次描述了卒中后患者表现出的思维迟钝和健忘,是关于血管性痴呆最早的临床记录,Willis,一、历 史 回 顾,1894年,Otto Binswanger报道描述了第一例Binswanger病例1896年,Emil Kraepelin在其教科书精神病学中,第一次将动脉硬化性脑损害与老年性痴呆和梅毒性精神错乱导致的麻痹性痴呆区分开来,Otto Binswanger,一、历 史 回 顾,1902年,Alzheimer正式提出提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2、的病名,并用他的老师Binswanger的名字命名1955年,Van Bogaert首次描述了两例CADASIL病例,Alzheimer,一、历 史 回 顾,1974年,Hachinski提出“多梗死性痴呆”(MID),用以描述脑血管病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此后一度成为血管性痴呆的代名词1992年,WHO颁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0修订版(ICD-10)“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中正式提出了血管性痴呆的命名,Fisher,一、历 史 回 顾,1993年,Tournier Lasserve提出CADASIL的命名,并将致病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短臂1995年,Hachinski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进一
3、步修订和扩展了血管性痴呆的概念,Hachinski,二、流 行 病 学,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VD的新发病例约为612在加拿大老年人与健康的研究中(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CSHA),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VD的年发病率为2.53.8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两种性别间无差异,全球各地区VD患病率比例,Fratiglioni L,De Ronchi D,Aguero-Torres H.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Drugs Aging.1999;15:367-75.,三、VD 危
4、 险 因 素,老龄,卒中,白质损害,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教育,遗传,VD risk factors,老 龄,年龄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统计表明70-79岁老人VD患病率为2.2%,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以8095岁以上高达48Ley等认为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5岁,痴呆的患病率增加1倍,Leys D,Pasquier L.Epidem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a meta-analysis.Haemostasis.1998;28:134-150.,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是未发生卒中的5.8倍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26(66251)卒中后
5、痴呆正在引起关注Barab Raqual,Martinez Espinosa.Poststroke dementia:clinical featurers and risk factors.Stroke.2000;31(7):1494-1501.,遗传因素,四、V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础原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高脂血症血管炎胶原血管病,直接原因脑梗死脑出血缺血性白质损害(如Bingswangs病)遗传性脑血管病(如CADASIL、CARASIL)脑血管内淋巴瘤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VD的病理机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直接导致脑组织结构破坏,神经细胞缺失各种血管病变引起脑内与认知、记忆相关的
6、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因造成血管变性,致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c.白质髓鞘脱失(*)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VD的病理机制,a.楔形区域为梗死灶,白质、灰质均受累,b.腔隙性脑梗死遗留的不规则腔和中央的血管,d.淀粉样血管病的A沉积和血管周围微出血,e.脑小血管病的小动脉硬化,五、VD的临床症状,(一)有确定的脑血管病及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1.脑血管病病史2.脑血管病后遗症状3.脑影像改变,(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 体智能受损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ICD-10,DSM-R),(三)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1.痴呆由脑血管病引起2.痴
7、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3.痴呆症状持续足够的时间长度,(四)、具体的临床症状,1.记忆力障碍,近记忆力障碍更为明显,2.计算力下降,3.阅读理解能力下降,4.语言障碍,5.视空间障碍,时间定向障碍,地点定向障碍,人物定向力障碍,6.归纳能力下降,7.日常生活能力下降,8.失认和失用,9.精神行为改变,10.运动症状,五、VD 临床分型,依据不同的病因VD 分为如下几种,多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小血管性痴呆低灌注性痴呆出血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由Hachinski于1974年提出,是指反复发生的卒中引起脑皮质、白质、基底
8、核等多部位梗死,使得病灶逐渐累积并增大所导致的痴呆,是VD最常见的类型,约占VD的39.4%,多梗死性痴呆,1、概念,主要病理特点是双侧的多发腔隙性梗死或大面积梗死灶,以及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和皮质支等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内膜增厚,可见血栓形成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多发性梗死病灶累积可导致脑萎缩,脑白质萎缩可见双侧侧脑室扩张。,多梗死性痴呆,2、病理,皮质陈旧性梗塞灶,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塞灶,2、病理,多梗死性痴呆,大脑中动脉,失语(优势半球梗死)、患侧一过性黑矇或Horner征、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大脑后动脉,丘脑区分支,低灌注阴影区,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意
9、志缺失、失用、经皮质性Brocade失语、记忆力减退、对侧下肢瘫痪及感觉障碍、尿失禁,严重失语(优势半球受损)、失读、失写及计算障碍,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视野缺损,对侧锥体束征,记忆力障碍、失认、失读,但无失写,有视野缺损及脑干受损症状,失语(优势半球受损)、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不同程度的运动及感觉障碍,经皮质性失语、记忆力减退、失用、视空间感觉障碍,3、临床表现,多梗死性痴呆,腔隙性脑梗死,优势侧静脉窦,通常有高血压病病史,表现记忆减退、精神运动性运作缓慢、情感淡漠、抑郁、多灶性运动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假性延髓麻痹,皮质下小动脉,如Binswanger病,表现慢性进行性痴呆、步态不稳、尿
10、失禁等三主症,记忆、执行能力、定向力和视空间功能减退,精神症状,如激越、欣快、抑郁,假性延髓麻痹及帕金森综合症(多无震颤),失语、失读、失写、词语记忆障碍、视空间感觉障碍、左右辨别不能、手指失认、计算障碍,起病急、阶段性进展,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心理和神经病理损害,如记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等,多发性脑梗死,3、临床表现,多梗死性痴呆,MID可急性起病,阶段性或波动性进展认知损害经常呈斑片状缺损,精神活动障碍与血管病变及脑组织受累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认知障碍表现缺乏主动性,抽象思维能力减退,近记忆力与计算力减退与AD相比,VD早期的记忆障碍不突出,但执行功能如自我整理、计划、精细运动
11、的协同作业等损害较重,3、临床表现,多梗死性痴呆,4、诊断标准,(1)痴呆伴随脑血管事件突然或缓慢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等情绪改变(2)病情呈阶段式进展,伴失语、偏瘫、感觉障碍、偏盲及锥体束征等皮质及皮质下功能障碍体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可呈零星分布,每次卒中后症状加重(3)CT或MRI检测显示多发性梗死病变,多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是与高级皮质有关的重要脑功能区梗死所致,经常为皮质或皮质下的局灶性小病变,单一的小梗死灶也可导致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1、概念,优势半球额叶、丘脑、角回、枕叶、基底前脑部、海马、颞叶内侧、边缘系统等结构与人类的学习、语言、认知等功能密切相关,梗
12、死后极易发生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2、发病机制,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3、临床表现,可有脑梗死的局灶性定位体征,如偏瘫、锥体束征、失语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表情淡漠,寡言少语,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正常交往,不认识家门、穿错衣裤和尿便失禁等,最终生活不能自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3、临床表现,丘脑性痴呆:表现为遗忘、情感淡漠、缺乏始动力、无欲状态、显著智能减退和嗜睡,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焦虑、抑郁、刻板动作等角回梗死:出现流利性失语、失读(可伴失写)、记忆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大脑后动脉丘脑穿通动脉闭塞:出现严重记忆丧失和痴呆,可见眼球垂直注视困难及其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性 痴呆 毕建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