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ppt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内 容 概述 一、出血时间测定 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三、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四、血浆凝血酶时间 五、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七、血浆D-二聚体测定 八、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概述,凝血机制,概述,凝血与纤溶的关系,概述,出凝血障碍的因素,定义,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一、出血时间测定,(一)TBT法,1TBT(template bleeding time)原理 使用出血时间测
2、定器在受检者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切口,记录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BT)。2主要器材 血压计、出血时间测定器、秒表。3简要操作 加压 消毒皮肤造成切口计时。,一、出血时间测定,(二)质量保证,1减少药物的影响 检测前1周内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免影响结果。2选择合适的测定器 不同年龄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出血时间测定器。新生儿型:切口为0.5mm2.5 mm。儿童型:切口为1.0mm3.5 mm。成人型:切口为1.0mm5.0 mm。,一、出血时间测定,(二)质量保证,3注意温度的影响 应在25左右的室内进行,以保证穿刺部位温度恒定。4选择正确穿刺部位
3、 穿刺时应避开浅表静脉、疤痕、水肿和溃疡等处皮肤。5避免接触和挤压伤口 血液应自行流出,采用滤纸吸去流出的血液时,应避免与伤口接触,更不能挤压伤口。,一、出血时间测定,(三)方法学评价,一、出血时间测定,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四)参考区间TBT:(6.92.1)分钟。(五)临床意义1BT延长主要涉及血小板和血管壁的一期止血缺陷。见于:血小板数量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缺陷,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vWD)、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DIC。2BT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性疾病。,一、出血时间测定,定义,凝血酶原时间(pro
4、thrombin time,P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组织因子开始到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测。PT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原理,(一)手工法,1原理 采用Quick一步凝固法。37条件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含组织因子、磷脂)和适量的钙离子,通过激活因子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使乏血小板血浆凝固。从加钙离子到血浆开始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2简要操作 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凝血活酶试剂(12)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观察结果。,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质量保证,1病人准备 停用影响止凝血功能
5、的药物至少1周。2采血 要求使用真空采血管、硅化玻璃管或塑料管采血,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采血要顺利,加血液至抗凝管后,应立即轻轻地颠倒混匀58次,避免标本溶血和凝固。创伤性或留置导管的血标本、溶血或凝块形成的标本、输液时同侧采集的标本均不宜做PT等止凝血试验。3标本运送 及时送检,因为血液离体后,凝血因子逐渐消耗,随着标本存放时间延长,消耗加快。4标本离心 按规定离心力与离心时间要求,及时分离标本,获得乏血小板血浆。,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质量保证,5组织凝血活酶(thromboplastin)的质量 必须使用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6、index,ISI)的PT试剂。6ISI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ation ratio,INR)ISI值越接近1.0,表示灵敏度越高。ISI为组织凝血活酶参考品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即在双对数的坐标纸上,纵坐标为用参考品测定的PT对数值,横坐标为用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测定的相同标本PT对数值INR计算公式为:INR(病人PT值/正常人平均PT值)ISIWHO等国际权威机构要求,每次(每批)PT测定的正常对照值,必须用至少来自20名以上男女各半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测定的结果。,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二)质量保证,7测定 试剂、标本温浴时间应控
7、制在310分钟内,测定温度应控制在(371),准确判断血浆凝固终点(纤维蛋白形成)是PT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8结果审核与复查 结果审核应该结合标本质量和临床诊断等作出综合判断,才能发出正确的检验报告。重视异常结果的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查,并加强与临床沟通,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三)报告方式,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四)方法学评价,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五)参考区间每个实验室必须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PT:成人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INR:依ISI不同而异。PTR:成人0.851.15。PTA:70130。(
8、六)临床意义1PT延长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原发纤溶亢进症、DIC等。血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等。2PT缩短 先天性凝血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药物,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定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
9、,三、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原理,(一)手工法,1原理 在37条件下,于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磷脂),在Ca2+参与下,通过激活因子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2简要操作 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APTT试剂(11)温育活化3分钟加氯化钙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观察结果。,三、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二)质量保证,1标本 采血后应尽快测定。2APTT试剂 是激活剂和部分凝血活酶的混合物。3激活时间 血浆加入APTT试剂后被激活的时间要保证为3分钟。时间过短,APTT延长。4其它 与PT试验相同,如采血顺利、抗凝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栓 止血 一般 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