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9g.ppt
《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9g.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9g.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物质溶解的量,小明的弟弟要喝糖水,小明在一杯水中加了一勺糖,可是弟弟说不甜,小明让弟弟自己加糖,弟弟一直加到糖不溶解了,喝了一口水,很甜。弟弟还想让糖水更甜点,于是又加了一勺糖,可是糖水没有变得更甜,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怎么让没有溶解的糖溶解呢?,活动 探究一,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充分搅拌后部分固体未溶解,充分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溶质溶解的量没有达到限度,溶质溶解的量有达到限度,操作,现象,结论,不改变温度,对烧杯中的水依次操作后如图所示,则哪些中一定是饱和溶液?哪些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讨论,B,固体剩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C,A,向100g水中加入5g甲物
2、质,搅拌均匀,向A烧杯中再加入5g甲物质,搅拌均匀,向B烧杯中再加入5g甲物质,搅拌均匀,A,C,我们在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强调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呢?举例说明,向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看到氯酸钾饱和溶液中高锰酸钾全部溶解了。,饱和的氯酸钾溶液,不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少量的高锰酸钾,少量的高锰酸钾,第二次向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全部溶解了。,因此:我们在讨论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加水后硝酸钾固体又溶解了,加热后硝酸钾固体又溶解了,冷却后硝酸钾又从溶液中析出,1.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不定义中,为什么要加上一定温
3、度、一定量的溶剂两个条件?,分析:在课本实验中,向溶液中进行加水操作、加热操作、冷却操作时,溶液就可能在不饱和与饱和之间相互转化。,答:同样的溶液,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同,“是否饱和”就可能不同,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讨论,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饱和溶液,设问,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的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一定是饱和溶液呢?,10克蔗糖,10毫升水,10毫升水,0.2克熟石灰,溶液,溶液,固体,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再加入少量蔗糖,又溶解,不饱和蔗糖溶液.,饱和石灰水.,3浓溶液和稀溶液,概念,区别,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多的溶液是浓溶液
4、,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少的溶液是稀溶液,一般来说: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溶液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浓溶液,饱和溶液,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不一定,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需要注意:溶液是否饱和与浓稀没有直接关系。1.浓溶液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比如酒精溶液2.稀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比如氢氧化钙溶液3.饱和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浓溶液,小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冷却或减少溶剂(蒸发溶剂)或加溶质,浓溶液,稀溶液,3讨论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及溶剂量这两个前提条件,饱和溶液才是正确的。条件一旦改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5、液可以相互转化。,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5.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能否说明NaCl 比KNO3易溶与水,20,100 g水,40,100 g水,判断:,不可以,理由:,温度不同,20,20 g水,20,100 g水,判断:,不可以,理由:,溶剂量不同,能否说明NaCl 比KNO3易溶与水,判断:,不可以,理由:,两种物质都完全溶解,无法判断是否达到饱和,能否说明NaCl 比KNO3易溶与水,溶解36gNaCl固体。,溶解31.6gKN
6、O3固体。,结论:根据温度、溶剂量都相同,且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来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能否说明NaCl 比KNO3易溶与水,20,100g水,达到饱和状态,,一、固体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g)。,化学上,为了方便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2、溶解度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g,3、要注意:,讨论溶解度及比较溶解度大小要指明温度这个条件才是正确的。,4、固体溶解度受 影响,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5:溶解度表示意义两种说法:例:NaCl在20 的溶解度为36 g表示:在20 时,100 g水
7、中溶解36 g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在20 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例:蔗糖在20 是的溶解度是203.9 g。,固体溶解度的意义,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 g蔗糖。,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203.9 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思考:NaCl在20 的溶解度为36 g;蔗糖在20 是的溶解度是203.9 g。蔗糖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这种说法对么?,注意:溶解度不能表示温度。因此,描述溶解度一定要说指明温度。,6:看到溶解度想到5点:某温度饱和溶剂质量=100克(水);溶质质量=溶解度溶液质量=溶解度+100g7:溶解度用途是:判断
8、是否饱和;计算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课堂练习,例1:某物质在20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答:其含义是: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或者说: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 解21.5克。,例2:在某温度时,400g水中最多能溶解X物质10g,则 X物质在该温度的溶解度是()A.40g B.10g C.5g D.2.5g,D,思 考 题?,1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是什么?,220时,把40克硝酸钾放到100克水中,是否所有硝酸钾都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1.6克硝酸钾
9、,131.6g,判断正误:,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2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320 时,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18克。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1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盐在20C 时的溶解度为23克。2、在20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则该物质的溶 解度为23克。3、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 度为36.5克。4、在20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5克,则氯 化钠的溶
10、解度为36.5克,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我们一般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来判断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问题:1上述四种物质,20谁最易溶于水?2KNO3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何变化?,(2)溶解度曲线,例:硝酸钾,70,A,思考:A点对应的溶液状态是?,溶解度的表示方法,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5.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
11、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克),温度(C),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NH4NO3,KNO3,NaNO3,NH4NO3,NaCl,硼酸,图9-12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1: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不同(点),3: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 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 溶解度(相同),4:曲线越陡,该物
12、质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找一找度各物质的溶解度,2: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 的溶解度(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观察两组溶解度曲线图片,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写信息或写结论是写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上升: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平坦像线段: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下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蔗糖 20 是的 溶解度 2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