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审计学课件第五章.ppt
《自考审计学课件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审计学课件第五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本章要点,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掌握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熟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性质了解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和控制程序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及归档,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在学习审计证据时,要研究哪些审计证据更可靠。多使用可靠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二)审计证据的来源,按照证据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两类。1、内部证据内
2、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内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只在审计客户内部流转的证据和由被审计单位产生,但在被审计单位外部流传,并获得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认的内部证据。,2、外部证据,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外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证明力最强)(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注册会计师的书面证据。
3、(银行对账单、购货发票、顾客订购单、有关的契约、合同等)(3)由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或自行观察获取的证据。这类证据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注意:在利用内部证据时,要保持合理的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哪个更加可靠呢?,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内部证据由于是被审计单位提供,是由其内部有关职员编制的,不能排除伪造,更改凭证或业务记录的可能性。(注意例外情况),练习题,注册会计师张杰在对恒基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6组证据: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4、工资计算单与
4、工资发放单;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证据中哪些审计证据较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购货发票比收料单可靠。这是因为购货发票来自于公司以外的机构或人员,而收料单是公司自行编制的。,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销货发票副本比产品出库单可靠。这是因为销货发票是在外部流转的,并获得公司以外的机构或个人的承认,而产品出库单只是公司内部流转。,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领料单比材料成本计算表可靠。这是因为领料单预先被连续编号,并且经过公司不同部门人员的审核,而材料成本表只在公司的会计部门内部流转。,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
5、发放单;,工资发放单比工资计算可靠。这是因为工资发放单需经会计部门以外的工资领取人签字确认,而工资计算单只是会计部门内部流转。,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存货监盘记录比存货盘点表可靠。这是因为存货监盘记录是注册会计师自行编制的,而存货盘点表是公司提供的。,银行询证函回函比银行对账单可靠。这是因为银行询证函回函是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未经公司有关职员之手,而银行对账单经过公司有关职员之手,存在伪造、涂改的可能性。,二、认定与审计证据,(一)认定的含义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
6、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多记)(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少记)(3)准确性。与交易
7、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金额的准确性)注意书上提到的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的区别P123(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交易已发生,但记录的时间不正确)(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记录的帐户类别有误),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多记)(2)权利和义务。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权利与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有关。(权属问题)(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少记)(4)计价和分摊。
8、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金额的准确性),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多披露,权属问题)(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少披露)(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归属的类别不恰当)(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金额的准确性),【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为获取适当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最相关的是()。A.从甲公司销售发票中选取样本,追查至对应的发货单,以
9、确定销售的完整性B.实地观察甲公司固定资产,以确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C.对已盘点的甲公司存货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盘点记录相核对,以确定存货的计价正确性D.复核甲公司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确定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一般与销售的发生、完整性均无关;B实地观察主要是与存在相关;C主要是与存在和完整性相关。,三、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
10、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审计证据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是客观公正地表达审计意见的基础,但是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错报风险与审计证据同向变动。(2)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越重要的审计项目,越需要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3)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4)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发现较大的舞弊行为或者错误,
11、需要相应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5)审计证据质量;获得的审计证据质量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可减少。(6)总体规模与特征。总体规模越大,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要有证明力,必须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如:存货监盘结果只能证明存货是否存在,而不能证明存货的计价和所有权的情况。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
12、高,则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少,反之亦然。,(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既充分又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就是说,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对以下事项予以特殊考虑:,1.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若认为文件记录可能伪造,则要作进一步的调查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考虑;谨慎对待,有必要时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3.证据互相矛盾时的考虑;如果针对某
13、项认定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在保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前提下,控制审计成本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增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所必需的。但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高低和难易程度作为
14、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途径),(一)审计程序的类型:按目的划分按审计程序的目的可将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分为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审计程序的作用,1、风险评估程序:是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2、控制测试实施控制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
15、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3、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二)审计程序的类型:按获取手段划分1、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1、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检查记录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审计学 课件 第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