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ppt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认识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几种现象,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间,间:缝隙。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介入其间,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断断续续,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谗人
2、间之,可谓穷矣。”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抄近路,抄小路。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朝,读zho,义为早晨,名词,“朝服衣冠”,是本义。因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是在早晨,,读cho引申为“朝拜”,动词。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进一步引申为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2.通假字(1)通用字(2)假借字(3)古今字,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反”通“返”,“知”通“智”。“莫”通“暮”,“益”通“溢“蚤”通“早”,“惠”通“慧”。“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在阅读时,
3、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对通假字主要在识记,3.古今异义词,(1)词义扩大。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2)词义缩小。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3)词义转移。“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恨”,最初只是“怨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解 常见 文言 实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