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ppt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身免疫性肝病的 诊断及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自身免疫性肝病概述(Autoimmune lver disease,ALD),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特点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tic Cholangitis)-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肝脏受累等,自生免疫性肝病的共性,发病与免疫有关,常伴有胆汁淤积临床具有自身免疫病的一些表现有自身抗体的异常有A
2、LP和GGT升高;部分有球蛋白增高诊断要点依靠症状、自身抗体和肝穿病理治疗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预后多不乐观(慢性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症(OS),自身免疫性肝炎-概述,定义: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以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循环自身抗体和组织学上有界面性肝炎及汇管区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率:170/100万,约占慢性肝炎的(10%-20%),黄种人较低。发病在10-30岁及40岁以上存在2个高峰,女性多见(70%以上)。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有以暴发性
3、肝衰竭为主要表现者。,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是主要因素。而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则可能是在遗传易感基础上的促发因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均参与AIH的自身免疫,AIH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例:目前认为细胞色素P450IID6(LKM-1靶抗原)是促发2型AIH的自身抗原,与1型疱疹病毒和HCV等多个抗原决定簇相似。,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病多隐袭,30%发现时已发生肝硬化-一般肝炎症状:乏力、纳差、厌油、右上腹不适、瘙痒、发热、体重减轻等-
4、PE:皮肤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大,后期门脉高压体征-有时伴SLE、SS或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检查-血清转氨酶多轻度升高,急性肝炎可达上千。-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多数轻到中度升高。-碱性磷酸酶急剧升高常提示可能并发PBC或肝癌。(二)免疫学检查-血清-球蛋白和IgG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治疗效果。-自身抗体动态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价病情、临床分型及指导治疗。(包括ANA、SMA、LKM1、LCl、anti-SLA/anti-LP、ASGPR、pANCA。),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1、最主要的组织学改变是界面性肝炎(interface hepatitis),汇管区大量浆
5、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入形成2、病情进展时也可出现桥接坏死甚至多小叶坏死3、肝小叶内可见肝细胞形成玫瑰花结和(或)点状、碎片状坏死。4、汇管区炎症一般不侵犯胆管系统,无脂肪变性及肉芽肿,无铜沉积,诊断:(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肝毒性作用及遗传性肝脏疾病;-转氨酶显著异常;-高球蛋白血症,-球蛋白或IgG正常上限1.5倍;-血清自身抗体阳性,ANA、SMA或LMKl抗体滴度1:80(儿童1:20);-肝组织学见界面性肝炎及汇管区大量浆细胞浸润。,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评分表,不典型的病例可参考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量表:注意:
6、约20%PBC会被诊为AIH,自身免疫性肝炎-评分表,不典型的病例可参考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量表:注意:约20%PBC会被诊为AIH,自身免疫性肝炎-分型及意义,分型:1型:以ANA和(或)SMA阳性为特征,SMA可能是小儿患者1型AIH的唯一标志。最常见,约占80。多数患者对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好。2型:特征为抗LKM-l和(或)抗LC-1阳性,仅约4可检测出ANA和(或)SMA。儿童多见,此型约占AIH的4。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复发率高,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较差(II-A、II-B?)3型:特征为抗-SLA及抗-LP阳性。激素治疗反应与1型相似。在ANA、SMA和抗-LKM1自身抗体阴
7、性患者中,抗-SLA/LP可能是唯一的标志。4型:小部分AIH患者自身抗体阴性,可能存在目前尚不能检出的自身抗体,有人称之为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一)免疫抑制药物治疗1、适应症:-成人转氨酶明显升高(正常上限10倍);转氨酶中度升高(正常上限5倍)伴血清球蛋白明显升高(正常上限2倍);组织学见桥状坏死或多小叶坏死。-儿童一旦诊断即应开始免疫抑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2、无适应症:-AST或球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无症状者;-非活动性肝硬化或轻度;-严重白细胞减少(2.5x109/L)或血小板减少(50 x109/L);-压缩性骨折、精神病、脆性糖尿病、高血压
8、未控制;-已知对强的松及硫唑嘌呤不耐受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3、成人治疗方法:-激素与硫唑嘌呤合用:强的松30mg/d,四周内减至10mg/d,联合硫唑嘌呤。硫唑嘌呤50mg/d(美国)或1-2mg/kg/d(欧洲)硫唑嘌呤每3周减25mg。-单用激素:强的松40mg-60mg/d,四周内减至20mg,此后每周减2.5mg 注:首选联合治疗,强的松可用等计量强的松龙替换,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4、停药复发后治疗方案-,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5、治疗失败-约有2040的患者无效。-对上述治疗无效者,有人试用环孢霉素A、FK506、西罗莫司、环磷酰胺等治疗,马替麦考酚酯2g/d应用经验较多,
9、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药物。-儿童初次治疗失败可加大强的松及硫唑嘌呤剂量,可列入肝移植候选。,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二)肝移植-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大于15分,或满足肝移植标准的肝癌患者可考虑肝移植。-病人及移植物5年存活80-90%,10年存活率75%,但复发率可达42%。(三)一般肝炎、肝硬化并发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概述,定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汁性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由于长期持续肝内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再生结节不明显的肝硬化。发病率:40-150/100万女:男1020:1,常见于中老年女性PBC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提示该
10、病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病毒、细菌、化学物质等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生异常。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自身抗原、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使T细胞打破自身耐受,激活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持续损伤胆小管。体液免疫异常主要表现为抗线粒体抗体的出现。-例:推测与抗原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有关(PDC-E2)-对应AMA-M2靶抗原,PBC-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瘙痒、黄疸及一般肝病表现-骨软化、骨质疏松、腹泻、营养不良、胃肠出血、腹水等,可并发肝癌。-PE:肝掌、蜘蛛痔、黄色瘤注等,肝中度或显著肿大,脾
11、也中度以上肿大,晚期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症。-可合并干燥综合征(5-10%)、桥本甲状腺炎(25%)等,PBC-临床表现,注:黄色瘤:由于血脂、胆固醇持续增高,组织细胞吞噬大量胆固醇沉积于皮肤而形成,常见于内疵、颈、手掌等部位,PBC-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检查:-主要为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改变。-碱性磷酸酶(ALP)与-谷氨酰转移酶(-GT)升高为主,可先于黄疸初现,增高26倍。(二)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增加,特别是IgM;-9095以上患者AMA阳性,AMA的特异性可达98,其中以M2型的特异性最好(M2、4、8重,M2、9轻);约50的患者ANA和(或)SMA阳性。(三)影像学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身 免疫性 肝病 诊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