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频电子电路第一章.ppt
《1低频电子电路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低频电子电路第一章.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低频电子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元件 与非线性电路,1.1单一类型半导体的导电性能,1.2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性能,1.3半导体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基础,1.4半导体非线性电路的近似分析 与电路系统设计的关系,低频电子电路,3,概 述,三层次的半导体元器件,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第1层 单一类型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电阻性质,4,概 述,三层次的半导体元器件,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第2层 多类型半导体材料的不同简单组合-非线性导体性质,5,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
2、线性电路,第2层 多类型半导体材料的不同简单组合-非线性导体性质,6,三层次的半导体元器件,第3层 多类型半导体材料的复杂组合-半导体的信号处理功能,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7,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第3层 多类型半导体材料的复杂组合-半导体的信号处理功能,8,1.导体:电阻率 10-4 cm 的物质。如铜、银、铝等金属材料。,2.绝缘体:电阻率 109 cm 物质。如橡胶、塑料等。,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的物质。大多数半导体器件所用的主要材料是硅(Si)和锗(Ge)。,半导体导电性能是由其原子结构决定的。,1.1 单一类型半导体的导电性能,9,
3、无杂质的-本征半导体,物资结构:原子按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构成,导电原理分析方法:共价键方法,能带理论方法,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半导体分类,杂质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1)共价键方法-原子间结构,外层电子轨道位置,(2)能带理论方法-半导体内电子流动能力分析,10,1硅和锗晶体的共价键分析法,硅(Si)、锗(Ge)原子结构及简化模型:,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1.1本征半导体的伏安特性,11,本征半导体,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完全纯净的、不含其他杂质且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将硅或锗材料提纯便形成单晶体,它的原子结构为
4、共价键结构。,图 单晶体中的共价键结构,当温度 T=0 K 时,半导体不导电,如同绝缘体。,12,图 本征半导体中的 自由电子和空穴,自由电子,空穴,若 T,将有少数价电子克服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空穴。,T,自由电子和空穴使本征半导体具有导电能力,但很微弱。,空穴可看成带正电的载流子。,13,激发(本征激发),这种现象称,结论:空穴:价电子层的电子空位;自由电子:远离价电子层的电子(受原子核作用小)。,激发;,反之,称为复合。,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4,当原子中的价电子层失去电子时,原子的惯性核带正电,可将其视为空位或空穴带正电。,通常,将原
5、子间价电子轨道层面的电子运动称为空穴运动。,注意:空穴运动方向与价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空穴的运动,通常,将自由电子轨道层面的电子运动称为自由电子的运动,简称为电子运动。,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5,在半导体整体平台中,电子运行轨道可以采用对应的电子能量来表示,因此,有了物质的电子轨道的能级图和能带图。,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2 硅和锗晶体中电子活动的能带分析法,16,电子在同一能带中不同能级间的运动变迁较为容易;跨能带的运动变迁必需通过能量的较大吸收或释放,即由此跨越禁带来实现。,从价带到导带的电子轨道变迁,与前述的激发运动对应;从导带到价带的电子轨道变迁,与
6、前述的复合运动对应。,结论:,电子在导带内部的电子轨道变迁,与前述的电子运动对应;电子在价带内部的电子轨道变迁,与前述的空穴运动对应。,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7,温度一定时:激发与复合在某一热平衡值上达到动态平衡。,热平衡载流子浓度,热平衡载流子浓度:,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8,1.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2.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称为 电子-空穴对。,3.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用 ni 和 pi 表示,显然 ni=pi。,4.由于物质的运动,自由电子和空穴不断的产生又不断的复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产生与复合运动会达到平衡,载流子的浓
7、度就一定了。,5.载流子的浓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它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本按指数规律增加。,总结,19,半导体的电导率,电导率:,本征半导体的电压电流关系可由等效的电阻元件来代替。,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由于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目会受到温度和光照的影响。所以本征半导体的阻值也会受到温度和光照的影响。,20,漂移与漂移电流,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漂移运动,由此形成的电流称漂移电流。,漂移电流密度,总漂移电流密度:,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21,1.1.2杂质半导体的结构,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的杂质,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其原因是掺杂半
8、导体的某种载流子浓度大大增加。,P 型半导体:空穴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N 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体,也称为(电子半导体)。,22,第 1 章晶体二极管,N型半导体:,简化模型:,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五价元素磷(或锑)构成。,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的浓度,即 n p。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磷原子给出一个电子,称为施主杂质。,23,P 型半导体,简化模型:,第 1 章晶体二极管,硼原子给出一个电子,称为受主杂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三价元素硼(或铟)构成。,24,综上所述,在杂质半导体中,因为参杂,载流子的
9、数量比本征半导体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尽管参杂的含量很小,但对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影响却很大,使之成为提高半导体导电性能最有效的方法。,杂质型半导体多子和少子的移动都能形成电流。但由于数量的关系,起导电作用的主要是多子。,杂质半导体总体上保持电中性。,25,注:N型半导体杂质浓度;P型半导体杂质浓度,杂质半导体中载流浓度计算,N 型半导体,(质量作用定理),(电中性方程),第 1 章晶体二极管,26,晶体二极管结构及电路符号:,PN 结正偏(P 接+、N 接-),D 导通。,晶体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单方向导电特性,PN 结反偏(N 接+、P 接-),D 截止。,即,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
10、1.2 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利用掺杂工艺,把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在原子级上仍按晶体延续方式结合在一起。,27,载流子在浓度差作用下的运动称扩散运动,所形成的电流称扩散电流。,扩散电流密度:,扩散与扩散电流,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1.2.1无电压时PN结的载流子分布与交换,28,PN结,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利用掺杂工艺,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在原子级上紧密结合,P区与N区的交界面就形成了PN结。,N型,PN结,29,PN结中载流子的运动,1.扩散运动,电子和空穴浓度差形成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30,2.扩散运动形成空间电荷区,PN 结,耗尽层。
11、,耗尽层,31,3.空间电荷区产生电场 内电场,内电场阻止多子的扩散 阻挡层。,空间电荷区正负离子之间电位差 VB0 电位壁垒。,32,4.漂移运动,内电场有利于少子运动漂移。,少子的运动与多子运动方向相反,33,5.扩散与漂移的动态平衡,扩散运动使空间电荷区增大,内电场则逐渐增强。随着内电场的增强,扩散电流逐渐减小;漂移运动逐渐增加。当扩散电流与漂移电流相等时,PN结总的电流等于零,空间电荷区的宽度达到稳定。即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34,阻止多子扩散,利于少子漂移,PN 结形成的物理过程,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35,PN 结的载流子分布,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
12、非线性电路,穿越能力,载流子扩散漂移-动态平衡-载流子分布见图(c),载流子扩散导致同层电子轨道存在电位差(内建电位差),即载流子穿越存在能级差异,见图(b),PN结的物理空间称为耗尽层,PN结的物理空间称为空间电荷区,或势垒区,36,内建电位差(电量描述):,空间电荷区宽度(物理空间描述):,注意:掺杂浓度(Na、Nd)越大,内建电位差 VB越大,阻 挡层宽度 l0 越小。,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37,1.2.2有电压时PN 结的导电能力,PN 结的电阻特性,第 1 章半导体基础元件与非线性电路,VD(on),38,1.2.2有电压时PN 结的导电能力,1 PN 结的电阻特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频 电子电路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4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