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八所中学:陆波 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加强,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引言扼要介绍了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宰相制度的创立和废除。接着指出了本课的关键: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引言包括探究的两个问题,即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需要解决的两个概念,即内阁和军机处。“宰相制度的废除
2、”一目,首先交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已步入晚期,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封建社会的基础很不稳固。因此,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国家政权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以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然后叙述了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所采取的三项因果递进的政体改革措施及影响。明初沿袭的元朝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官制中,当时问题最突出的是地方上的行省制度。地方上行省权力过大,直接威胁中央,从而妨碍皇权的集中。为此明太祖采取的举措就是废行省,设三司,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也由此引起统领中央各部的丞相职权扩大,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愈发尖锐。接着明太祖所采取的举措就
3、是废丞相,权分六部,集中中央权力于皇帝。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因此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内阁的创立”一目,其实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所采取的第三项举措。在这一目中,叙述了明朝废宰相制后创内阁制的原因、过程及性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不过,他仍事必躬亲,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务。到明成祖时,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正式确立。至明宣宗时,阁臣又获得票拟权。此后,内阁权力不断扩大,有些首辅甚至权压六部,俨然是个丞相。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宰相被
4、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阁权不同于相权,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在“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一目,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过程、特点及影响。在明代的基础上,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极度膨胀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初满洲亲贵大臣们商
5、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康熙帝亲政后,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又在故宫乾清宫西南角设立内廷侍候皇帝的南书房,内阁和南书房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机密泄露,便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迁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地近内廷,便于召见。后来更名军机处,以亲王、重臣充任称军机处行走。军机之首称领班,总揽一切。军机处除处理机务外,凡特旨简放大员,皆由军机大臣开单请旨。军机处的最大特点为简、速、密三字。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
6、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最后,课文对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作用和影响作了评述。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
7、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 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形成的主要因素,探究中西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问题探究
8、、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渠道搜集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通过阅读课本及搜集的资料,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客观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的“辉煌”。、通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理解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过去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对历
9、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四、教学准备:1、教师活动:、整理中古史分期简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简表。、收集整理明清相关的史料、图片、视频、文艺作品。、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对明清历史了解的范围和程度,兴趣取向。、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活动:、复习初中历史明清部分,完成知识结构简表。、收集整理在自己兴趣范围内的有关明清的资料。、预习课文,初步整理知识结构。、与教师口头或者书面交流,提出对于本课的心得、想法、建议等。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教学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
10、的影响。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来说,很重要。【设问】中国在明清的时候为什么失去了第一次赶超世界潮流的机会? 【总结】中国制度的落后是主要原因:如政治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外交上的闭关锁国等。【新课推进】1、 明清统治者加强专
11、制统治的历史必然。【设问】封建社会在它晚期的衰落中会有什么现象和特点?【创设情景】明清时经济上出现与制度不相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文化上出现反封建思想的文艺作品红楼梦等,政治上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等等。同时利用教材第一段正文。【总结】封建制度走向没落时,统治者为极力维护统治,必然会采取一种极端的强权统治。2、 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设问】针对明清的社会特点,统治者会如何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加强统治呢?【创设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等政治改革的情景】 【总结】自秦以来,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改革主要就是权利的集中。主要是两各方面: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和中央权利集中到君主。由于北宋已经将地方的权利基本上收归
12、中央,所以明清的政治改革重点在皇权的加强方面。3、 明清加强君主专政制度的史实。【设问】明清究竟是如何加强君主的权利的?【创设情景】利用历史纵横“胡惟庸案”。【引入资料】利用教材上的关于皇帝与军机大臣的关系正文表述,和 “军机初处内景”图片资料。【总结】相权与皇权的矛盾,由来已久,终于在明太祖时期彻底解决;清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使皇权无以复加。4、 明朝内阁大臣和清朝军机大臣的地位和作用。【设问】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在地位和职能上有什么异同?【总结】二者都没有很高的政治地位,都是皇帝在个人无法处理政务时,而配置的协助皇帝政事的一个机构;不同的是,从权利的角度看军机大臣比内阁大臣更加无权,几乎没有
13、参与权,只有知情权,上传下达。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阶段特点【设问】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图式,勾勒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总结】通过图式,指出其阶段特点。 趋势:地方权利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利越来越集中到君主。特点: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阶段特点很突出。前期主要是地方权利集中到中央,后期是中央权利集中到君主。6、【探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产生并存在了2000多年的合理性。【创设情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地形地势图;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土壤。比较之下,分析中国的情况。【设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历史
14、上存在2000多年?【总结】中国的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而中国的大河流域的文明又决定了中国的以农业为主的文明。7、 客观的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在中国历史上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设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能用史实作出客观的评价吗?【总结】积极作用:带来了中国的强大和繁盛,使中国走过了农业文明时期的辉煌,并且光芒四射,对世界文明也作出突出贡献。消极作用;从明清开始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第一次被世界无情的甩在了后面 。 8、古今联系(今天政治制度对古代制度的扬弃)【设问】历史与今天是不可分割的,从今天的政治制度,你是否可找到历史的痕迹? 【总结】今天
15、中央对地方的行政区域的划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都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子。但是今天地方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是当年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从中央来看,我们的最高领导人是集国家主席、党的书记和军委主席于一省,但是也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这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通过对所搜集的各类资料的学习和对课本的预习,自由讨论回答。在较高的角度认识明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明清的政治制度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倾听和阅读课本,结合情景,自由讨论回答。掌握历史的某些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从朱元璋开始的政治体制的改革的必然性。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历史知识,自由讨论回答,并协作补充完善。认识自
16、秦以来,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改革主要就是权利的集中。掌握封建社会政治改革的一般规律和明清时期政治改革的特点。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结合情景资料,归纳总结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自由讨论回答,协作补充完善。理解君主专制制度在它从秦开始走过了将近2000年的时候到达了顶峰。懂得利用各种资料,解决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归纳总结比较,讨论回答。进一步步理解,明清君主专政制度的加强和清朝发展到顶峰的含义。自主上台,在黑板上演示,通过协作完善。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情景和教师的引导,结合所学所知分析总结。懂得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并初步认识与西方文明的差异。阅读课本相关部分,分组讨论,
17、推选代表,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对今天政治制度的认可,认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并且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小农经济的发展,他们都需要国家权利的庇护,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和西方制度的不同。认识民主政治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相适应,也要也国情相吻合。七、板书设计:历史必然:封建社会晚期,地主阶级的统治腐朽衰落具体原因:明初官制妨碍皇权集中明朝废行省设置三司加强措施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强化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内侍辅政政体改革清朝具体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君主专制顶峰加强措施中枢三分权创设军机处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东方工业化进程起步东西差距落后君主专制强化西方自然经济主导八、教法建议:多媒体辅助提供板书、情景和结论,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结合。九、参考书目:1、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