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协调的训练.ppt
《平衡与协调的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与协调的训练.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平衡与协调训练,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系 郭洁梅,内 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第三节 协调功能训练,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一)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一)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2.分类(1)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
2、状态。(2)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一)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3.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4.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 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一)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5.特殊
3、平衡反应 主要有哪些?(1)保护性伸展反应(2)跨步及跳跃反应,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二)平衡的维持机制(了解),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1.感觉输入2.中枢整合3.运动控制,第一节 概 述,一、平 衡(三)平衡的评定,1.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衡状态。2.量表法: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平衡量表,Tinnetti量表,以及“站起-走”计时测试。3.平衡测试仪: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其种类包括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BPM),balance master,smart balance,equi
4、test等,第一节 概 述,二、协 调(一)定义,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dystaxia)。,第一节 概 述,二、协 调(二)分类,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随意运动。2.大脑性共济失调 额叶性共济失调、顶叶性共济失调、颞叶性共济失调3.感觉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障碍、站立不稳,第一节 概 述,二、协 调(三)协调的维持机制(了解),感觉输入 中枢
5、整合 运动控制,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一、平衡的影响因素(一)平衡的维持机制对平衡功能的影响,1.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2.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一、平衡的影响因素(二)重心和支撑面对平衡功能的影响,1.重心 2.支撑面,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一、平衡的影响因素(三)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对策,1.踝对策 2.髋对策3.迈步对策,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二、平衡训练的原则(一)循序渐进,1.支撑面由大到小 2.重心由低到高3.睁眼到闭眼4.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5.逐步增加训练的复杂性,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二、平衡训练的原则(二)综合训练,往往同时具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
6、度或步态异常。脑卒中、脑外伤的患者还可能存在认知、言语等功能障碍。,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二、平衡训练的原则(三)注意安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从前面、后面、侧面或在对角线的方向上推或拉患者,让他达到或接近失衡点;要密切监控以防出现意外,但不能扶牢患者,否则患者因无须作出反应而失去效果。,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三、平衡训练的方法(一)训练方法分类,1.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和站立位训练2.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3.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他动态训练4.按疾病类型分类: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帕金森综合征等的平
7、衡训练,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三、平衡训练的方法(二)训练的顺序,训练顺序: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坐位双膝跪位半跪位站立位1.偏瘫患者:仰卧位坐位站立位2.截瘫患者: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坐位双膝跪位半跪位站立位,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三、平衡训练的方法(二)训练的顺序,训练顺序: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坐位双膝跪位半跪位站立位1.偏瘫患者:仰卧位坐位站立位2.截瘫患者: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坐位双膝跪位半跪位站立位,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仰卧位平衡训练,平衡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躯干的平衡训练1.桥式运动2.重心转移 床上翻身、床上移动,桥式运动,定义:病人仰卧位,双手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衡 协调 训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