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损伤-腰三、坐骨、骶髂、韧带、腰扭伤.ppt
《腰部损伤-腰三、坐骨、骶髂、韧带、腰扭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部损伤-腰三、坐骨、骶髂、韧带、腰扭伤.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推科 韩明,概论,腰椎呈正常的生理性前凸,第三腰椎在前凸的顶点,第三个腰椎成为腰椎活动的枢纽,因此两侧横突所受拉应力最大,各个横穿在发育时期所受的压力大小不等,其长短也因而不一,每三腰椎最长,帮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其上附着的韧带肌肉、筋膜也易损伤。另臀上皮神经自腰椎123腰椎横突处软组织损伤后,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束,出现臀上皮神经痛。,解剖,病因病机,1职业性劳动使腰部长期超负荷,或不正确的持续的姿势,如一些物殊工种,(渔民)使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局部组织长期超限度活动而产生局部损伤2急性腰痛治疗不彻底拖延治疗3先天发育不足,如移行椎,隐性脊柱裂,发病机制,附着于第三腰椎横
2、突处的局部组织由于长期机械性牵拉或超限度的活动,使肌肉弹性下降,引起局部损伤,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肌组织、粘连、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均可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后支的皮外侧支而产生腰痛和反射性下肢痛等症状,1此症状患者多出现于青壮年,有扭伤史或劳损史。腰部两侧疼痛,弯腰时加重,疼痛多呈持续性,疼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但疼痛多不过膝2体征第三腰椎横穿处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向臀及下肢放射,第二三腰椎骨皮肤上常可发现麻木区域或过每区,在第三腰椎横突处可能触及到结节状或条索状反应物,临床表现,1青壮年腰部损伤或劳损病史,并有特异性的第三腰椎横突处局部症状或体征2在第三腰椎局部封闭后疼痛常可消失,诊断,1俯卧位,术者
3、在病患侧软组织的末端先掌根按揉法、滚法自上而下往返治疗三到五遍,而后重点在第三腰椎横突处作深沉的按揉,点压,弹拨手法,力量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2从腰部没膀胱经而下,经臀、股后、大腿外侧。上下往返用滚法,按揉法治疗,点按肾俞,环跳,居髎 风市 委中等穴,再在臀上处弹拨,或平推理筋3最后擦腰部包括直擦腰骶 横擦带脉,斜擦骶髂等,拍击法结束,治疗,手法治疗,注意急性期注意休息,尽量减少运动,配合治疗,以利于炎性水肿吸收,缓解期一应指导加强腰疹肌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周围炎症吸收针 阿是 大肠俞 夹脊,急性腰扭伤,概论,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的急性损伤,可为部分撕裂或完全断
4、裂,为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常见损伤。肌肉,筋膜损伤常为肌肉猛烈收缩所致(如搬东西姿势不正确、负荷重)常在肌肉起点或止点处产生撕裂伤,偶可产生筋膜破裂和肌疝。腰部是上半身重量的支持点,同时要从事复杂的运动,它的动力基础是肌肉,帮在持重和运动中因思想准备不充分,难以接受突然和强度的力而发生损伤。,病因病理,腰部在活动时,可由于肌肉突然扭转,过分牵拉以致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或由于负荷过重或组织薄弱而引起损伤,这是因为腰部活动要有不少肌肉参与,并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协调一致,保持平衡,若无思想准备,突然变换体位或在劳动者中阻力和策略牵拉重力和搬抬重物突然变化时,参与的运动单位就不能协调一致,肌肉猛力收缩和
5、骨的杠杆作用所产生的牵拉力即可造成损伤。如突然弯腰时,主动肌(骨骼肌)强力收缩,拮抗肌(骶棘肌)未能及时配合伸展而被拉伤,这种损伤造成肌纤维部分被拉断或撕裂,引起渗出、出血;也可因肌纤维部分被拉长失去收缩能力而变松弛。如肌纤维损伤严重或损伤处靠近神经末梢,则当时仅感觉酸胀不适,待损伤性炎症发展后,方逐渐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本病由于杠抬生物腰部失闪或突然扭转、牵拉,致使腰部肌肉损伤所致,随即发生腰部剧烈疼痛,或出现臀部及下肢牵涉痛,局部肿胀、肌肉痉挛、脊柱侧弯,腰部活动不便,俯仰转侧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腰部处于轻度前屈位,检查,1压痛点一般为局部性,患部啊击痛无放射2
6、肌张力高,主要表现在骶棘肌,两侧对比有明显差异3脊柱侧凸由于患肌痉挛,引起腰椎侧弯4脊柱后伸运动明显受限,治疗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2推拿治疗1手法 滚法 按揉 擦法及被动运动2取穴阿是 肾俞 大肠俞 委中 人中 后溪 委中(站放血),操作,1取俯卧位,先行按揉阿是穴及周围,然后按揉肾俞、大肠俞,以酸为度2滚法,手法由轻到重,待肌痉挛逐渐缓解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3按揉委中穴4坐位,擦骶棘肌自上而下以热为度5湿热表敷患部,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腰部制动三-五天2阔皮带固定腰部3局部保暖4症状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背肌锻炼,按语,大多发生在骶棘肌,损伤后出现气滞血淤,以致脉络受损为肿为痛,推
7、拿治疗由于手法能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改善血供还使损伤组织修复者,预后良好,轻则三至五天,重则二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基本恢复健康,但这沿不能进行负重和腰部屈伸运动,梨状肌综合征,定义,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急性或慢性损伤时,发生炎症反应,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的臀部下肢放射痛。本症也称梨状肌损伤,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解剖,1梨状肌位置 起于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经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的后部作用伸髋时使髋关节外旋,相邻关系上缘有臀上动脉及臀上皮神经穿出,其下有臀下动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阴部内动脉、阴部神经及股后侧皮神经等组织穿出体表投影自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到大转
8、子尖画一线,此线的中内2/3即为肌腹的下缘体表投影,坐骨神经,骶结节韧带,2韧带,1骶结节韧带 位于骨盆的后下部,从骶尾骨的外侧缘至坐骨结节的内侧2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自骶尾骨的外侧缘,向外与骶结节韧带交叉后达坐骨棘3坐骨大孔 坐骨小孔 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之间围成的也称为坐骨大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之间围成的也称为坐骨小孔,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坐骨神经绝大部分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60-89%),但存在以下形式的变异 1从梨状肌上缘出骨盆2从梨状肌中间出骨盆3腓总神经从梨状肌空出而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4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缘穿出而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5腓总神经从梨
9、状肌上缘穿出而胫神经由梨状肌中间穿出6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均从梨状肌下缘穿出7腓总神经由梨状肌上缘和下缘穿出的两部分构成 8骶丛穿梨状肌出骨盆再分出坐骨神经,病因病理,1外伤髋关节扭伤或不协调运动时,(下肢过度内外旋、负重内收等),可使梨状肌损伤,导致梨状肌出血、肿胀、痉挛,从而刺激坐骨神经产生臀部及下肢放射痛2与受寒凉有关 因臀部受寒冷刺激,梨状肌痉挛,刺激或压迫神经和血管,产生臀部痛及下肢放射痛3继发-妇女盆腔炎或骶髂关节炎波及梨状肌,或椎间盘突出,刺激L4-S2神经根,或神经变性皆可引起该肌或肌营养障碍而出现症状,临床表现,1臀部痛伴有下肢放射痛臀部剧烈疼痛,痛如刀割,夜间痛甚。患者跑坐时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部 损伤 坐骨 骶髂 韧带 扭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