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ppt
《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主讲:黄先青卫生部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 委员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主任医师 教授0755-25597284,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主要内容,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如何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疾病。具有法定性: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工伤:外伤、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有关,但职业危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是诸多因素之一。例:精细作业工人视力低下,
2、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绿色字为新增补的职业病),一、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
3、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
4、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
5、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
6、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即职业病的病因,主要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职业损伤性因素。,(一)化学因素: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
7、、混合粉尘等。,(二)物理因素: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昆虫和尾蚴引起的谷痒症、稻田皮炎;生物蛋白质大量吸入引起发热;某些植物引起支气管哮喘;一些水生动物的体液能引起皮肤角质层特殊组分的溶解等。,(四)职业损伤性因素: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法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1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2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
8、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近年来新出现的严重职业病中毒事故: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醋酸乙烯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变态反应;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等。,“凡物皆有毒,只是量的 多少”,当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浓度(强度)与作用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例:喝酒(生活性);正己烷中毒(职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2、皮肤:脂溶性(有机溶剂:苯、甲苯,有机锡,四乙基铅等)水溶性(酸、碱。HF)个别金属:汞;某些气态毒物:氰化氢。3、消化道:固体,粉尘。不良卫生习惯(从
9、咽部进入消化道),“把老虎关起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清洁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标准、通风、个人防护、健康监护等。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经验: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怎样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包括:工艺改革;通风、排毒等工程措施和监测、监护等卫生保健措施。对于工人个人:重点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重点做好:(1)要通风;(2)要隔离;(3)要防护;(4)讲卫生;(5)守规程;(6)少加班;(7)要体检;(8)要观察。,怎样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三氯乙烯(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广泛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是近年来引起我市职业
10、中毒最常见的有机溶剂。毒性及临床表现:中等毒性,经呼吸道、皮肤吸收。短时间大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表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特点!患者处理:预防措施:(1)改进工艺(替代);(2)隔开;(3)个人防护;(4)禁轮换;(5)体检与培训;(6)监测;(7)及早报告;(8)工伤保险。,警示 本车间使用三氯乙烯,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飞本车间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警示 1.三氯乙烯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2.有皮肤病、肝病和皮肤过敏史者严禁从事本作业。3.一旦出现高、全身性皮疹等异表现,立即脱离岗位,及时治疗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正己烷职
11、业中毒,正己烷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洁工艺,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等。(白电油)毒性及临床表现:低毒,经呼吸道、皮肤吸收。周围神经 治疗康复:神经的修复和再生需要较长时间,一般要半年以上,预后好。预防措施:(1)改进工艺(酒精、异丙醇);(2)隔开;(3)个人防护;(4)体检与培训;(5)监测;(6)及早报告;(7)工伤保险。,警示1.正己烷(白电油)过量吸入能引起周围神经损害;2.正己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有手脚麻木、两腿酸软、无力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应立即脱岗,及时治疗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二氯
12、乙烷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可作为清洗剂和粘合剂,在塑料玩具行业应用较为广泛。一、接触机会:粘合塑料玩具常可接触到二氯乙烷。金虎牌“ABS514”、“3434”、“3435”溶剂,其主要成分均为二氯乙烷,使用时应 特别注意防护。二、毒性及临床表现:二氯乙烷属高毒类溶剂,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等“脑病”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早期类似“重感冒”,易被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警惕。,三、预防措施:(1)通风。(2)体检和培训,有肝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全身性皮肤病者严禁从事本工作。(3)及早报告。(4)要监测。(5)改进生产工艺。,二氯乙烷使用场所警示牌:
13、警示1、二氯乙烷具有神经毒性,过量吸入能引起中毒性脑病;2、二氯乙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发现有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异常表现,应立即脱离岗位,及时诊断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三氯甲烷(哥罗仿)职业中毒,三氯甲烷别名氯仿,习惯称“哥罗仿”。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三氯甲烷有较强的肝毒性,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中毒性肝炎。一、接触机会:三氯甲烷可作为粘合剂,如电话机厂、喇叭配件厂用来粘合纸膜(音膜)、一些工厂用来粘合有机玻璃等。,二、毒性及临床表现:三氯甲烷中等毒性,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可致中毒性肝损害,该病起病特点:高浓度
14、吸入三氯甲烷几天致几个月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疸(眼黄、皮肤黄),严重者出现肝昏迷。该病易被误诊为“甲型肝炎”,需引起警惕。,三、预防措施:(1)、通风。(2)、体检和培训。(3)、及早报告(4)、要监测。(5)、改进生产工艺。,三氯甲烷使用场所警示牌:警示 1、三氯甲烷(氯仿)具有肝毒性,过量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肝病;2、氯仿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发现有恶心、呕吐、黄疸等异常表现者,应立即脱离岗位治疗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甲苯(天那水)职业中毒,甲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市面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洗面奶”
15、主要成分为甲苯。(1)、接触机会:甲苯可作为油漆、喷漆、染料的稀释剂。使用甲苯的工种常见的有喷油、丝印、印刷、清洗、粘胶、过油等。(2)、进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吸入,误服时可经胃肠道吸收。,(3)、毒性及临床表现:甲苯属中等毒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倦睡,严重者可致站立不稳、烦躁、抽搐以至昏迷。长期吸入和接触甲苯,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也可引起慢性皮炎、流泪、结膜充血和慢性咽炎等。(4)、预防措施:甲苯虽然有毒,但并不可怕,只要认真落实好“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中毒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甲苯使用场所
16、警示牌:警示 1、甲苯属中等毒性物质。吸入高浓度甲苯易导致急性中毒;2、甲苯作业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脱离现场,并到医院检查,有可疑甲苯中毒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铅中毒,铅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一)接触机会:铅为蓝灰色重金属,加热至400500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并凝聚为铅烟。电子行业的小焊锡、浸锡、波峰焊等。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铅烟或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消化道。,(二)毒作用表现:铅属高毒性,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较少见,基本上均呈慢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铅烟,可致铅
17、中毒。早期常感乏力,口内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随后为腹隐痛,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蓝黑色“铅线”。随着接触铅工龄的增加,可出现腹绞痛、贫血等异常表现。,(三)预防措施:关键在于使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达到卫生标准要求,重点要做好如下几项措施: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测定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检修设备。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警示:1.铅属高毒物质,长期吸入铅烟可致中毒、2.铅作业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严禁在作业场所内进食及穿工作服进入生活区。3.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坚持戴口罩及饭前洗手、班后淋浴。4.若常感乏力,口内金属味,腹隐痛,出现神经衰弱
18、综合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有可疑铅中毒者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噪音病,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噪声,噪声引起的疾病,我们称它为噪声病。噪声病有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综合症以及心脏、血管、血压的异常。噪声性耳聋是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觉疲劳,这时如不拖累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1)降低噪声强度(2)采取隔声措施(3)个体防护(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警示:1.噪声能引起耳聋、心血管损害以及神
19、经衰弱综合症等。2.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坚持戴防噪声耳具。一旦发现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有可疑噪声聋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尘肺病,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病疾病,简称尘肺。尘肺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粉尘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一、接触机会 二、预防措施:革、水、密、风、护、管、教、查。,警示:1.吸入粉尘能引起尘肺病,尘肺病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2.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坚持戴防尘口罩;3.一旦发现有气短、胸闷、咳嗽等肺部症状,应及时到
20、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有可疑尘肺病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注塑行业有哪些害处,塑料品种繁多,常见的有PS(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PVC(聚氯乙稀)、PP(聚丙烯)、EPS(发泡聚苯乙烯)等。塑料本身稳定,但注塑时加热到一定温度会有很多裂解产物呈气相逸出,裂解气成分较为复杂,80多种。裂解气可经呼吸道吸入,大量吸入对人体会造成某些损害,可致急性中毒。如目前常用的ABS塑料,该塑料在加热过程种会释放出丙稀腈单体,丙稀腈属高毒物质。慢性中毒目前尚无定论,但长期接触浓度较高的塑料裂解气,可出现头晕、乏力、焦虑烦躁、多梦、睡眠不安等神经衰弱综合症。,注塑作业应重点做好一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防治 知识 相关 法律法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