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教育培训.ppt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教育培训.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健康管理培训,安全科,主要内容,第一章 我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第三章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第五章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第六章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第七章 职业危害事故现场急救,第一章 我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职业安全又称劳动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职业卫生又称劳动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
2、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第一章 我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二、产生职业
3、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2)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6)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7)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
4、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四、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
5、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五、有害作业职工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6、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第三章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大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苯、有机磷农药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3)噪声、振动。(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射频辐身、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5)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
7、毒等传染性病原体。,第三章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二、粉尘及其危害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第三章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2、粉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粉尘的性质可根据为三大类:(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
8、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3)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或多种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一、职业性病损1、职业性病损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会造成轻微的健康影响到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两大类。,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2、职业性病损的作用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有毒有害因素。(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可进入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
9、成病伤。(3)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的总时间。(4)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或水平。后两个条件是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常用接触水平表示,与实际接受量有所区别。所以说,改善作业条件,控制接触水平,降低进入机体的实际接受量,是预防职业性病陨的根本措施。,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二、职业病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2、职业病的种类和特点(1)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115种 分别是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
10、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2)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第一、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第二、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第三、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第四、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越晚,疗效越差。第五、除职业性传染 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
11、病。从病因学上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3、常见职业病及其防治1、尘肺病 尘肺是人们在工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002年卫生部与原劳动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了13种法定尘肺,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有其他尘肺。,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引发尘肺的主要因素 职工在粉尘场所从事生产劳动时引起的尘肺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该粉尘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越容易引发尘
12、肺病,发病时间越短,病变速度也越快。(2)与粉尘的粒径和性质有关。料径越小,越容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而进入肺泡,并沉淀于其中。化学活性越强,越易引起肺组织纤维病变。(3)与接触粉尘的时间有关。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越高,接触粉尘累计时间越长,吸入粉尘的量越大,引发尘肺的机会越多。,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4)与从事的劳动强度有关。劳动强度越大,人体新陈代谢的耗能速度越快,吸入空气的数量增多,肺泡中沉积粉尘的量越大。(5)与人体因素和防护有关。同样作业环境下,体质差的人,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易引发尘肺。同样作业环境下,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使用不当者,较容易患尘肺。,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
13、防尘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装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3)密闭、吸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第四章 职业性病损与职业病防治,2、噪声 噪声控制与治理的原则应遵循:从声源上根治噪声,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在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的原则。(1)应该尽量采取低噪声工艺设备、合理平面布置、隔声消声、吸声等综合技术措施,控制噪声危害。(2)应加强对接触噪声人员的个体防护措施,及时配备防噪声耳塞、耳罩等;(3)应加强对接触噪声人员的健康监护。,第五章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一、
14、定义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即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五章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4)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5)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6)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第五章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三、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教育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