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9 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概念阐释】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革命,它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其中,我们把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即狭义的工业革命),而把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自主学习】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 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 时间:首先发于:政治条件:英国最早建立 制度,社会
2、环境较为稳定。社会条件:政府颁布 法。 资金条件:英国通过、 贸易积累大量资金。 技术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毛纺业有200年历史,工匠技师积累丰富的工艺经验 。市场条件:英国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市场急剧扩大。资源条件:拥有丰富的资源;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代表性发明(1)棉纺织业: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8世纪60年代_和阿克莱特先后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接着又出现了水力织布机等纺织机械。(2)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3)动力:瓦特改进“_”。使人类进入到_【小
3、问题】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4)交通运输业:1814年,_制成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机车;19世纪中期,英国以及欧陆、北美掀起兴修铁路的热潮。19世纪初问世的_对于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小问题】铁路运输时代到来的影响?(5)机器制造业:19世纪_,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3.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的变化(1)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主要以_为单位分散生产,属于手工工场(2)工业革命后进入工业时代,_成为生产组织形式。【小问题】概括工厂制度的特点。【小突破】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1)相似点: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
4、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2)不同点: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4.影响:(1)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到_时代。(2)生产关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4)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5)世界市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6)对外侵略: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加紧了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
5、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7)资源的开采、生态环境的恶化。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 时间:国家: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金条件:资本的集中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2.成就成就影响电力的广泛运用1866 发电机西门子(德)为机器运转提供了新的动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交流和传递,使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1873 电动机格拉姆(比利时)1876
6、 电话贝尔(美)1879电灯爱迪生(美)电厂、电车、电报、电影机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85汽车本茨和戴姆勒(德)为交通工具解决了发动机问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903飞机莱特兄弟(美)化学工业发1866安全炸药瑞典诺贝尔(瑞典)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新的工业部门化学工业人工染料、人造纤维、合成塑料、化学药品传统工业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发展跨入了“钢铁时代”3. 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进入到大企业时代 (1)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的增大 (2)表现: (3)特点:【小突破】工厂制度与大企业(垄断组织)的
7、区别与联系(1)区别:出现的时期不同。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生产的手段不同。工厂制度主要靠机器生产,而垄断组织主要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3)规模不同。前者规模较小,中小企业;而后者是大企业。(4)影响不同。(2)联系: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人类进入到_(2)生产关系革命:_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3)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4)产业结构的变化:以重工业为
8、主的工业体系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与经济联系的总和。1.形成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开放性、扩张性。(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3)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发明。(4)殖民扩张2过程:(1)开始形成:_。(2)拓展:_;(3)初步形成:_;(4)最终形成:_3主要方式:(1)国际贸易的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倍。(2)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3)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_外,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9、,_基本被瓜分完毕,已经政治独立的拉美也在经济上重新受制于列强。(4)人口的流动。4表现(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获得他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销售工业品或进行投资;(2)欧美工业国之间的_可以自由兑换;(3)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4.影响(1)对世界经济:A.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明显,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对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 度加快。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
10、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对亚非拉:A.给殖民地带去灾难、贫穷落后B.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课堂导学】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发生时空首发英国,他国发展进程缓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工厂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进入大企业时代2.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变 世界 工业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