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改革.ppt
《苏联经济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经济改革.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材料: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1)片面发展重工业;(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苏联的经济改革势在必行,考 点 搜 索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和启示,第21课时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链接,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背景: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苏共
2、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2月,召开了苏共“二十大”。概况: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大会还听取了赫鲁晓夫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在年月日至日举行苏共二十大,在讲话中,赫鲁晓夫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他谴责了斯大林依靠酷刑迫使清白无辜的人民招供,并将他们大量地处死;谴责了斯大林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策略;谴责了年斯大林对破坏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所负有的责任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苏共二十大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反响。,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1、二战结束,苏联
3、进入和平建设时期,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3、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斯大林的逝世。,5、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人们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一、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1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2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3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4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1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2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3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改革,玉米运动,西方在我们之前发现,玉米是一种最好的青贮
4、饲料,它是自然界用来喂牛的第一等饲料。,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成功中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大规模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
5、从1955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第一个征服太空的人,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接见永载史册的“征服宇宙空间英雄”尤里 加加林。,东方1号,一、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2成效及局限性,赫鲁晓夫急噪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俄罗斯曾经流传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
6、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加大油门,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合作探究】1: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二: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何局限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违背自然规律;严重脱离实际,缺乏事实求是精神。,赫鲁晓夫的墓碑用 7 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
7、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表,3.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失败原因-见课本78页),(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造成混乱,(2)“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你对此怎样理解?掘墓(作用):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向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苏联领导人,为了解决农业问题,他亲自狠抓农业,改变了旧体制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8、的一些环节,为苏联的农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守墓(局限):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整体上来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斯大林模式明显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了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工农业的改革措施,勃列日涅夫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陈规办事,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1964-1982年执政,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
9、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2.内容,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2.内容:侧重点:工业;3.结果:材料一:1975年社会总产值比1960年增长2.8倍。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和石油产量翻一番,钢产量增长1.5倍,汽车的年产量增长三倍多。九五期间,谷物产量从1.3亿吨增长到1.8亿吨,肉类从930万吨为1400万吨。据苏联统计,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
10、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而据美国计算,苏联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工农业的改革措施,2后期改革陷于停滞,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谈判桌上,对外扩张、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使国家陷入困境,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1962年美国占有多一倍的优势,1969年双方已成平手,1978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势,美苏军事实力对比的天平已向苏联一端倾斜。,二、勃列
11、日涅夫改革(1964-1982)3.结果:材料四: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1)以上材料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发展军事工业,生活必需品缺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影响:严重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合作探究】2: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联 经济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