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ppt
《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序言,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较多,在此只针对本科常用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本实验室常用检验组合包括: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淀粉酶。以下分别对其组合及各项目逐一讲述。了解之前,先看几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危急值】“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医学决定水平】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MD
2、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 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肝功,本实验室肝功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几个计算项目:谷草与谷丙之比值(AST/ALT)、间接胆红素(UB)、球蛋白(GLO)、白球比(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ALT/GPT),【检验原理】:GPT作用于L-丙氨酸和-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在51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参考区间】男:5-40U/L女:5-35U/L【危急值】500U/L,【临床意义】1.ALT活性增高:1)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囊炎等。2)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3)药物和毒物 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及有机磷等引起ALT活性增高。2.ALT活性减低:磷酸吡多醛缺乏症。,丙氨酸氨基转移
4、酶(ALT/GPT),【医学决定水平】20U/L 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他诊断。此值可以作为病人自身的ALT的对照,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较。60U/L 高于此值时,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性休克等,而酒精性肝炎的ALT往往低于此值,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肌炎等也都往往低于此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检验原理】GOT/AST作用于底物L-天冬氨酸和-酮戊二酸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化成丙
5、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在碱性环境中生成红色的苯腙,在51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参考区间】男:13-40U/L女:10-28U/L【危急值】1500U/L,【临床意义】AST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 AST 活力增高,在发病后 6-12 h 之内显著增高,在48 h 达到高峰,约在3-5 天恢复正常。血清中 AST 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引起血清AST 的升高,有时可达1200U,中毒性肝炎还可更高。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的轻度增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医学决定水
6、平】20U/L 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因此应考虑其他的诊断。这个参考范围内的值还可作为病人自身对照,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测定值进行比较。60U/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当AST测定值超过此水平时,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考虑,如肝细胞损伤、心肌梗塞、肌肉与骨骼疾患,肝后胆道阻塞等,此时同时测定ALT、ALP、Bil、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有重要意义。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而一般酒精性肝炎、心肌梗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测定值均在此水平以下。,-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GT),【检验原
7、理】-GT作用于底物-谷氨酰-萘胺,分解出-萘胺,经重氮反应显色后,在51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活性。,-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GT),【参考区间】男:11-50U/L女:7-32U/L,【医学决定水平】20U/L 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部分与GGT升高有关的疾病。此值并可作为病人以前或将来的对照值。60U/L 高于此值应考虑GGT升高的各种可能情况,测定值在60150U/L范围内,且ALP在正常范围的病人,很可能在测定前有服药和饮酒的情况。150U/L 高于此值常有肝胆管疾病,应采取各种确诊措施,并进行积极治疗。,-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GT),【临床意义】人
8、体各器官中GGT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在肾脏、胰腺和肝脏中,此酶含量之比约为 100:8:4。肾脏中 GGT 含量最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该酶活性增高却不明显。有人认为,肾单位病变时,GGT 经尿排出,测定尿中酶活力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患。GGT 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乏特壶腹癌时,血清GGT 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纳、安替比林者,血清 GGT 活性常常升高。口服避孕药会使 GGT 值增高20%。但是,GGT 作为肝癌标志物的特异性较差,急性
9、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瘟、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时都可以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检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磷酸苯二钠被ALP分解成苯酚和磷酸根,4-氨基安替比林和高铁氰化钾与苯酚生成红色的醌型化合物,在51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活性。,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区间】男:1-12岁 500U/L 12-15岁750U/L 25岁以上40-150U/L女:1-12岁500U/L 15岁以上40-150U/L,【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的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
10、肝癌等。2.骨骼疾病 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被中,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如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转移癌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碱性磷酸酶(ALP),【医学决定水平】60U/L 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水平时可以排除许多与ALP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它的诊断。此值可作为病人自身ALP的对照值,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200U/L 此水平高于成人参考值范围上限,高于此值时,应考虑能引起ALP升高的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肝脏病变、胆管结石、肿瘤等引起肝外胆汗积郁、成骨细胞瘤、肿瘤等。为进一步鉴别肝胆或骨骼病变,可进行血中r-
11、GT测定。800U/L 此为儿童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高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ALP升高的病变均应列入考虑范围,但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同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测试。,总蛋白(TP),【检验原理】血清中蛋白质分子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结合形成紫色化合物,在546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总蛋白(TP),【参考区间】成人走动后:64-83g/L成人静卧时:60-78g/L,【医学决定水平】45g/L 低于此值往往与水肿有关,应考虑给以相应治疗,同时可作更全面的检查如尿蛋白、肾及肝脏功能等。60g/L 此为参考范围下限,等于或低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总蛋白偏低的原因均应考虑,并可选择上面的一些
12、试验项目,作进一步检查。80g/L 高于此值已超出参考范围上限,能引起总蛋白升高的各种原因均应加以考虑,还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等项目作进一步检查。,总蛋白(TP),【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1)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凡体内水分的排出大于水分的摄入时,均可引起血浆浓缩,尤其是急性失水时(如呕吐、腹泻、高热等)变化更为显著,血清总蛋白浓度可高达100-150g/L。又如休克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浆也可发生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由于钠的丢失而致继发性水分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大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此时主要是球蛋白的增
13、加,其量可超过 50 g/L,总蛋白则可超过 100 g/L。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1)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如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2)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长期食物中蛋白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吸收不良,使体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或因长期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3)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肝脏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的下降最为显著。(4)蛋白质丢失。严重烫伤时,大量血浆渗出,或大出血时,大量血液的丢失;肾病综合征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内质;溃疡性结肠炎时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均
14、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ALB),【检验原理】在pH4.2条件下,白蛋白分子上的正电荷与溴甲酚绿上的阴离子基团结合形成绿色的复合物,在620或63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白蛋白(ALB),【参考区间】4-14岁 38-54g/L成 人 34-48g/L,【医学决定水平】20g/L 低于此值,一般在肝病病人提示严重预后不良。还应测定尿蛋白,以查明有无过多的蛋白丢失。35g/L 此亦为参考值下降,凡低于此值时,各种引起白蛋白降低的因素均应列入考虑范围,如肾病、肝功不全、严重的营养不良、急、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57g/L 在此值以上的,应考虑脱水的可能性,并进行红细胞比积测
15、定,以检查其是否增高。,白蛋白(ALB),【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由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并非蛋白质绝对量的增加。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高的疾病。白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但有时总蛋白的浓度接近正常,而白蛋白的浓度降低,同时伴有球蛋白浓度的增高。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烫伤时血浆大量丢失。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腹水形成时白蛋白的丢失和肾病时白蛋白从尿液中的丢失。严重时白蛋白浓度可低于 10 g/L。白蛋白浓度低于 20 g/L时,由于胶性渗透压的下降,常可见到水肿等现象。妊娠时尤其
16、是妊娠晚期,由于体内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同时又伴有血浆容量增高,血清白蛋白可明显下降,但分娩后可迅速恢复正常。文献报道,还有极少数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患者,由于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清中几乎没有白蛋白,但患者不出现水肿。,球蛋白(GLO),【计算公式】GLO=TP-ALB【参考区间】15-32g/L,【临床意义】球蛋白浓度增高。临床上常以-球蛋白增高为主。球蛋白增高的原因,除水分丢失的间接原因外,主要有下列因素: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多发性骨髓瘤,此时-球蛋白可增至20-50 g/L。球蛋
17、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正常婴儿自出生后至3 岁内,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球蛋白浓度较低,属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有抑制免疫机能的作用,会导致球蛋白的合成减少。低-球蛋白血症或无-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球蛋白极度F降或缺如。先天性者,仅见于男性婴儿。而后天获得性者,可见于男、女两性。此类患者缺乏体液免疫功能,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总胆红素(T-Bil),【检验原理】用二甲基亚砜做促进剂,使胆红素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和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产生紫色重氮化合物,在578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总胆红素(T-Bil),【参考区间】3.4-17.
18、1mol/L,【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或肝癌、肝内或肝外胆道堵塞、溶血性疾病、新生儿生理性黄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病和Dubir-Johnson综合征等。,直接胆红素(D-Bil),【检验原理】直接胆红素是与葡萄糖酸酯结合的胆红素,可与重氮苯磺酸在酸性条件下直接完成重氮化反应显色,在578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区间】0-3.4mol/L,【临床意义】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特别是疾病后期)、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otor综合征等。,肝功中其
19、它几项计算项目的参考区间,【参考区间】ST/LT 0.4-0.9:1U-Bil 3.4-13.1mol/LA/G 1.2-2.5:1,【计算项目的计算公式】ST/LT=AST/ALTU-Bil=(T-Bil)-(D-Bil)Glo=TP-ALBA/G=ALB/GLO,肾功,本实验室开展的肾功包括:尿素、肌酐、尿酸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Bun),【检验原理】尿素被脲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做催化剂,氨与苯酚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的吲哚酚,在620或63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尿素(Bun),【参考区间】,【医学决定水平】2.9mmol/L 低于此值常见
20、于血液释放过多或肝功能不全 8.2mmol/L 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测定血清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14.2mmol/L 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应选择其他有力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尿素(Bun),【临床意义】血液尿素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个方面。生理性因素: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中排出量显著升高。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 mmol/L。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增高的倾向。成人的日间生理变动平均为0.63 mmol/L。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尿素浓
21、度比非孕妇低。病理性因素:有肾脏因素和非肾脏因素。血液尿素增加的原因可分为肾前、肾性及肾后三个方面。1.肾前性 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引起血液浓缩,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血液中尿素满留。常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2.肾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竭、慢性肾孟肾炎及中毒性肾炎都可出现血液中尿素含量增高。3.肾后性疾患 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都可能使尿路阻塞,引起血液中尿素含量增加。血液尿素减少较为少见,常表示严重的肝病,如肝炎合并广泛性肝坏死。,肌酐(Cr),【检验原理】血清中的Cr在碱性环境与苦味酸生成橙红色的复合物,在51
2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肌酐(Cr),【参考区间】男:44-133mol/L女:70-106mol/L,【医学决定水平】40umol/L 在婴幼儿超过此值,应考虑肾功不全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进一步作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评价。141umol/L 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肾功能检查试验,如肌酐清除率试验。530umol/L 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所以此值具有重要的诊断及评估意义,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肌酐(Cr),【临床意义】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排泄。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血清肌酐值才增高。在正
23、常肾脏血流量的条件下,肌酐值如增高至176-353mol/L(2-4mg/dl)提示为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所以,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的临床意义较大。,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验原理】通过测定血液和尿液中肌酐的含量来计算24h 或每分钟血液中肌酐被肾脏清除之量(清除值)。与正常人内生肌酐清除值相比较,求得内生肌酐清除率。,【操作】1.受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试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使尿量不少于1ml/min。2.准确收集24 h 尿液,测定尿液肌酐含量(测定方法见血清肌酐测定)3.于收集尿样的同时,抽取静脉血3ml,测定血清肌酐含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常用 生化 项目 应用 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