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doc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7* 青山处处埋忠骨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金琳【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勋鉴”、“殉职”、“马革裹尸”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1950年,美国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并取得了胜利。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
2、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 说明:学生对抗美援朝不太了解,在引入环节让学生来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很有必要。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指名读。拟定 勋鉴 殉职 奔赴 踌躇 眷恋黯然神伤 喃喃自语 马革裹尸字音:“拟”读“ni”,不要读成“yi”;“赴”,应读“fu”,不要读成“pu”; “躇”应读“chu ”;“殉”应读“xun”。字形:“勋鉴”的“鉴”下面是“金”;“眷
3、恋”的“眷”下面是“目”。字意:勋鉴:缀于信首收信人称呼之后。大意是有功德的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殉职:因公务而牺牲。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三、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把它划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交流感受。(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师: 这是对主席动作的描写,可为什么这里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吸烟。 为什么还要对桌子上的饭菜也要进
4、行细致的描写?(体会要点: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觉。)指导朗读。板书:不说 不吃 吸烟(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师:你能补充一下省略号的内容吗?那为什么不把这句话说完?(体会要点:这句话是对主席心理的描写,主席不愿相信爱子牺牲这个事实,不忍想到“死”这个字)(3)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句话是对主席神态、动作的描写。抓住“喃喃”“紧锁眉头”来体会。这是主席发自内心的对儿子的呼唤,希望他能回来,回到自己的身边。)板书:皱眉(4)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山 处处 忠骨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