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规范.ppt
《线路施工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施工规范.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线路施工规范,第一条 杆路:顺直、无眉弯、“S”弯,电杆左右跳位小于半个杆根,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1、电杆安装质量:电杆位置:杆位选择在安全、牢靠处,避开易冲刷、塌陷、影响 交通、耕作处。,第一节 架空线路质量要求,架空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 1:距国道公路20米,2:省道公路15米,县乡公路3米.3:距路肩应大于4/3杆高。4:距铁路30米,特殊地点,距铁路铁轨应大于4/3杆高 5:距相邻线路间距杆高,最近不得小于7米。6:过路吊线的高度要求:国道、省道要求净高度在6.5米以上,村道及普通过路6.0米以上;吊线和其他缆线交越时最低高度应在4.5米以上。,电杆的埋深
2、:一般情况下,应满足附表埋深标准,电杆垂直度:直线电杆应正直,前后倾斜5cm,左右偏差半个杆稍;角杆应埋设在相邻直线段交叉点上,其杆梢不得向内角倾斜。杆根内移1个杆根,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外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杆洞均应填满夯实;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电杆质量:电杆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及负荷区的规定。水泥杆应水泥封顶,其纵裂不超过1.5mm,环裂不超过2mm,破损不大于2.5cm2;,杆距:市区为3540m,郊区为4050m,郊外应随不同气象负荷区及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但最短为25m,最长为67m。平均每公里不少
3、于20根杆(不含撑杆),平均杆距不大于50米,杆距大于80米时加辅助吊线。,杆距大于80米时加辅助吊线。,平均杆距不 大于50米,第二条 拉线安装质量:安装位正确、牢固、规范,无断股、跳股、松驰、锈蚀现象。地锚:地锚程式、出土应符合要求,并无锈蚀,拉线洞深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地锚用600X400X150水泥地锚,出土2010cm,洞深:1.8米地锚为1.4米,2.1米地锚为1.6米,2.4米地锚为1.8米。拉线:拉线规格程式应符合要求,并无跳股、断股、松驰现象;7/2.2吊线对应7/2.6拉线程式,拉线采用夹板法。中、上部缠绕尺寸符合规定,杆上拉线抱箍安装位置规范,安装牢固,并无锈蚀现象。,
4、直线段上的拉线:应在杆路直线上,左右偏差5cm;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米以内);角深大于15米时,应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应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左右偏差5cm。侧面拉线应装在线路行进方向的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路的拉线应设在线路的中心线上,左右偏差15cm。,拉线距高比:应等于1,特殊地形应达到0.75距高比4/3;拉线位于市区、城镇内时拉线要加警示管.第三条 光缆吊线及附件:其规格程式、安装垂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并无锈蚀现象.安装位置:吊线采用单吊包箍式,一般安装在距杆稍2050cm处,同一中
5、继段内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吊线抱箍上下偏差3cm。,吊线的垂度:应符合规范垂度要求,即50米档距吊线中间挂60公斤重量时垂度不大于35厘米.吊线与其它设施、树木间的隔距应符合维护规程要求.见附表.,防护装置:角杆、长杆档电杆、仰俯角杆、坡度变更杆应按设计要求加装辅线;吊线每隔1公里应加装绝缘子,将电气断开,每隔1.5公里应安装洩力拉线,将吊线洩力;设有拉线电杆应增设半地线,与10KV以上输电线及自动闭塞线交越电杆、终端杆、杆高在12米以上电杆,及安装有架空防雷线的电杆应安装通地线,地线应超出杆顶15c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吊线每500米应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线
6、路两端要有良好的接地,防止雷电和电磁波干扰,接地可采用拉线式。,地线应超出杆顶15cm,附表1接地电阻标准,接地电阻标准,挂勾:挂勾程式选择合适,搭扣方向一致,托板齐全,无丢失,卡挂间距均匀一致。采用25#塑料挂钩,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c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间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cm。,25cm,50cm,第三条:光缆敷设质量:光缆在吊线上应顺直、无死弯、背扣,无明显松驰现象。每个中继段最多有两个200米以上长度的短段(非2公里整盘)。一条吊线只能挂3条光缆,当有第四条光缆时应单设吊线。一根杆路的第一条光缆只在接头处对光缆标识,当
7、有第二条以上光缆时应每两棵杆挂标识。成端光缆应有明显的标牌标识,标明芯数、中继段和光缆型号。,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安装质量:光缆接续时,加强芯在接头盒处断开并固定牢固,接头盒内应有接续责任卡片和光纤接续色谱表。成端光缆应在接续盘内填写接续色谱表和接续卡片。接头盒安装位置、面向符合要求,接头盒顶部不得超出杆稍,并无破损渗漏水现象;光缆接头盒、余留支架,安装牢固规范、配件齐全、无锈蚀现象。,光缆余留: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余留,余留弧点中心应处在电杆中心线位置距吊线距离应为2025cm(如果线路处于长期风力加大区域,可用塑皮线绑扎),用塑料管(杆两侧各45厘米)保护在每隔500米处相邻一根电杆上应有5米以上
8、的预留,接头盒两侧光缆预留应留有58米,并盘放整齐,安装绑扎在余留支架上。接头盒两侧预留光缆应在距电杆150200cm的吊线上留有伸缩弯.,5m以上,杆两侧各45厘米,机房内不做余留,按20米留在机房外终端杆的光缆余留架上杜绝在机房房顶上乱放光缆。原则上,光缆不得与铁塔接触。,,20米余留,光缆保护:1:光缆经十字吊线、丁字吊线、电杆及其他有发生托磨光缆处应予加装保护管保护;光缆在引上时,应按规定安装钢管保护管,保护管规格程式按设计规定,其固定安装应符合规定。引上钢管的长度为3米:上方2.5米、土内0.5米,内加塑料管,塑料管上端应与吊线平行30公分固定,保护管第一个固定点应距钢管口15cm,
9、以后每隔50cm设一个固定点。钢管顶端管口应封堵并无锈蚀现象,光缆在距引上电杆150200cm处段落内留有伸缩弯.,150200cm,2.5米,2: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绝缘胶管或竹片将吊线作绝缘处理,其长度两端应超出电力线垂直投影点外1-2米为宜架空光缆防雷、防强电措施符合设计规定,加强芯应用25方黄绿地线作防雷接地 3:所有进出机房的架空光缆从引上杆、终端杆光缆余留架开始到机房成端止,一律要使用阻燃光缆或缠绕阻燃胶带。4:光缆在机房内、外必须挂标志牌。,第二节局管道光缆质量要求第一条 路面检验 人孔建筑规格、管群排列、相邻人井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无下沉塌陷、管孔无杂物、泥沙堵塞及
10、渗漏水现象,人孔盖完好,无破损、丢失。第二条 人孔检验 塑料子管规格质量和占用管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无堵塞现象;塑料子管在人孔中的留长不得小于20cm,并安装有子管堵头和塞子。托架、托板及其他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人孔无积水。,第三条 管道光缆检验 人孔内光缆应有适当的余留,安装绑扎规范牢靠,并进行有保护处理;不与其它缆线交叉、扭绞,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识。光缆无损伤,拐弯的曲率半径应缆径10倍;人孔内接头盒安装牢靠、配件齐全,接头盒两侧光缆各应有68米预留,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两侧人孔壁上,盘绕绑扎整齐规范。光缆占用管孔、塑料管位置应当一致。一级干线光缆套红色套管,二级干线光缆套兰色套管,本地网
11、光缆套白色套管。,第三节 直埋光缆的质量要求第一条 光缆路由的检验1、光缆及接头盒敷埋位置环境安全可靠,光缆与树木隔距、与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规定。(详见附录五)2、路面上光缆沟、接头坑回填土夯填充实,无塌陷、冲沟、取土、露缆现象。第二条 光缆及埋深检验1、线路上直埋光缆、管道光缆、爬坡光缆、水线光缆的规格程式及埋设方式,敷设段落及地点符合设计要求。与同沟敷放的缆线不得交叉、重叠,相互间有明显识别标志,2、光缆埋深符设计规定.当达不到规定2/3时,应将光缆下沉,下沉光缆确实困难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光缆保护措施。(1)光缆沟槽的开挖埋深。光缆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直埋电缆与其他建
12、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注: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离可降为0.15米。3、标石、标志牌、宣传牌检验:光缆标石分为直线标石、转角标石接头标石、监测标石、预留标石和地下障碍物标石。标石、标志牌、宣传牌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无丢失、损坏、倾斜现象,埋设地点周围环境安全可靠、位置准确、埋设正直、齐全完整、编写正确、字迹清楚,并无漏号、重号现象。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标石埋深一般为60cm,出土405cm。,直线标石:埋设在直埋线路正上方。面向传输方向,当线路距公路较近时,可面向公路。接头标石:埋设在直线线路上,面向接头;转角标石:埋设在线路转角的交叉点上,面向
13、内角;预留标石:埋设在预留处的直线线路上,面向预留;地下障碍物标石:埋设在地下障碍处线路上,面向始端;监测标石:埋设在监测物上方终端处,面向始端;标志牌、宣传牌:凡路边、田边、荒地等处均应埋设。标石的倾斜应不超过2cm,标志牌、宣传牌倾斜应不超过5cm。,4、光缆预留:线路在有计划新建、修筑公路、铁路、河渠处,应按设计留有预留,预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其上方埋设预留标石。5、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光缆、光缆接头盒规格程式及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处的余留应整齐盘放在接头坑内,拐弯处弯曲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15倍,接头盒摆放位置符合规定,并无破损、漏气、渗水现象。接头盒上方应
14、有水泥盖板(或砖)保护,并按规定埋设接头监测标石。,监测装置的安装及尾缆芯线与两端光缆外护层金属件、加强芯及接头盒绝缘电极安装连接符合设计或规定要求,并无错接、漏接现象。监测标石无破损、配件齐全、安装牢固。光缆配盘或介入短段光缆时,其光缆长度应大于200米。6、光缆防护:光缆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穿越铁路及不开挖的公路时,采用顶管方式。顶管应平直,钢管规格、位置、距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允许破土的位置可采用埋管保护;所有保护管管口都应堵封。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及市区、居民区、砖窑厂或易动土地段,缆线上方20cm处应有水泥盖板或红砖等保护措施。穿越有疏浚、挖泥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路 施工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