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ppt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少年心理卫生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24,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防治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2023/5/24,2,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二、心理卫生工作目标和内容三、心理健康“标准”四、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五、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2023/5/24,3,一、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来维持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一门科学。包括一切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使人能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世
2、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2023/5/24,4,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保持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平衡对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贯彻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基础。,2023/5/24,5,二、心理卫生工作目标和内容,工作目标:.为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2023/5/24,6,.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多种
3、形式的心理卫生活动,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023/5/24,7,心理卫生服务主要内容:1.一般保健措施 如建立优生机构,加强围 生期保健,消除各种不利因素。2.改善家庭和学校环境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早期发现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3.开展行为指导 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 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干预和矫治。,2023/5/24,8,4.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5.建立跨学科防治网 对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普 查,早期发现心理卫生问题的倾向,分析原 因和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6.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 开展群防群 治工作。,2
4、023/5/24,9,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像身高、体重,通过测量可以得到一个量化的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儿童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对他们心理健康状态的评定应从发展的、整体的观点出发,不能凭一时一事的表现下结论。,2023/5/24,10,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项:.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个性的稳定和健全,2023/5/24,11,.智力发展正常智力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正常智力是儿童少年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
5、件。儿童智力用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商(IQ)来衡量(IQ低于70为智力低下)。常用儿童智力测验方法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绘人测验、瑞文智力测验等。,2023/5/24,12,儿童正处于智力迅速发展时期,做智力测验要考虑智力的年龄标准和发展效应,防止滥贴“标鉴”现象。智力测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制定因材施教措施,不能把它当作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尺。,2023/5/24,13,2023/5/24,14,.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愉快是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稳定、协调的情绪,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2023/5
6、/24,15,.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相符儿童少年心理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如果儿童的心理行为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年龄阶段,如明显幼稚或过于老成,则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2023/5/24,16,.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健康的儿童少年,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和谐统一,能集中注意力,适度耐受各种压力,对外部刺激的反应适度,表现为即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2023/5/24,17,.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基础。通过人际交往儿童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
7、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2023/5/24,18,.个性的稳定和健全表现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个性不稳定的学生挫折容忍力差,性格极端内向或外向,缺乏自控力,长期与周围人格格不入。,2023/5/24,19,从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反映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相特征,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儿童少年的心理行为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只要个体的整个心理特征与年龄大致相符
8、,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仍可认为具有健康心理。,2023/5/24,20,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behavior problem),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psychosocial problem),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2023/5/24,21,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1.学业问题 如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拒 绝上学等。2.情绪问题 紧张焦虑、强迫行为、恐惧、孤僻、情绪不稳定等。3.品行问题 如经常说谎、偷窃、逃学、攻 击、破坏行为等。4.不良习惯 如习惯性
9、抽动、吮指和咬指 甲、功能性遗尿、口吃、偏食等。,2023/5/24,22,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应遵循的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对其是否存在心理-行为问题,要根据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行为问题。,2023/5/24,23,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脑损伤:脑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发育迟缓或缺陷的儿童常伴有心理卫生问题。如发育迟缓(缺陷)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因某些生理功能达不到相应年龄水平。,2023/5/24,24,.气质特点:气质与行为发展有关联。研究发现,困难型和
10、迟缓型气质特点的儿童易出现心理情绪问题。例如,难养型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行为问题较多。,2023/5/24,25,情感剥夺,.家庭因素:研究表明,早期母子情感联结不良或情感剥夺,易导致儿童日后的心理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或离异等都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2023/5/24,26,.学校因素:学校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的素质、同学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城市户外活动少的儿童少年情绪问题明显增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健康的传媒作用、激烈的社会竞争、急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各种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均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2023/5/24,27,世界卫
11、生组织(WHO)报道,发达国家3岁以上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约是5%-15%。2000年美国未成年人中,约2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问题。我国1994年对国内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2023/5/24,28,这些患儿都需要得到帮助和指导,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及时、相应的心理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心理卫生问题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工业化地区多于非工业化地区。,2023/5/24,29,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危害:1.导致学习能力、
12、学习成绩下降;2.导致父母出现焦虑和其他身心问题;3.与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反社会行为和成年期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危害社会安定;4.心理卫生服务资源有限,问题儿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康复;5.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2023/5/24,30,一、学业相关问题二、情绪问题三、品行问题四、顽固性不良习贯五、广泛性发育障碍,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2023/5/24,31,一、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主要表现出
13、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分散、冲动和活动过度,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2023/5/24,32,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约3-5%,男孩多于女孩,通常在7岁前起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和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认知方面,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情绪方面,易兴奋,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行为方面,以多动伴攻击行为为主;人际交往方面,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2023/5/24,33,干预措施,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开展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性矫治,重点是提供行为指导。行为治疗多通过正强化法,帮助儿童建立一些适应良好的行为。治疗同时,应取得父
14、母、教师的充分理解、参与和配合。,2023/5/24,34,又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不存在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表达、推理能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2.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LD),2023/5/24,35,检出率约占学龄儿童的3%-8%,男童多于女童,小学低年级高发,原因复杂,障碍机制不详。主要表现:有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阅读、计算、拼写困难,手眼不协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低下,继发一系列情绪问题。,2023/5/24,36,许多患儿得不到适当矫治,学业受挫折,造成中
15、途退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防治措施,早期预防和干预,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是防治重点。采用教育性治疗、心理辅导、游戏性行为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矫治手段,能取得良好效果。,2023/5/24,37,3.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也称“学校逃避”(school avoidance),是指因不同的身体主诉而不能规律性的坚持上学,属较严重的情感障碍。约占学龄儿童的1%5%,年龄偏大。患儿可伴有以下症状:不明原因的疲劳、积极性低;注意力和记忆功能低下;头痛、眩晕、情绪不良等神经症状。,2023/5/24,38,研究认为儿童慢性疲劳综合症(children chronic fatigu
16、e syndrome,CCFS)可能是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之一。学龄期儿童还常见一种特殊的情绪障碍,称“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多见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表现为对学校的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2023/5/24,39,“拒绝上学”和“学校恐怖症”两者有关联也有区别,突出症状都是拒绝上学,并伴有头痛、腹痛、全身乏力等躯体症状,因强迫其上学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但在发生年龄、严重程度上两者是有区别的。,2023/5/24,40,防治措施,发现患儿及时、有效进行干预。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目标是在家庭帮助
17、下,按专业治疗医生的指导,调整并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进而改善生理反应,实现自我康复。医生、父母和教师的充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23/5/24,41,二、情绪问题(emotional problem)儿童期常见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anxiety).强迫行为(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恐惧(phobia)4.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5.儿童癔症(child hysteria),2023/5/24,42,.焦虑(anxiety):指突如其来、无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感,经常反复出现形成儿童焦虑症。患病率为2%9%,低年龄儿童多见,女孩患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少年 心理卫生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