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课 民族团结 备课教师:王丽静一、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1、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
2、法;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2、说说孔繁森的故事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
3、: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问题导学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 图史结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以歌曲的形式创设情景,营造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课的主题:“民族团结”上。(2)课堂交流。外国朋友想了解我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不断提出疑问,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缓和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少数民族认识程度。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出示美丽的莫力达瓦图片 ,以莫力达瓦自治旗为例外国友人发出疑问:学生各小组分别解答,教师适当提示(1)中国民族构成和分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并展示“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提
4、出问题:想一想,中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大杂居、小聚居,广布于占全国面积5060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是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省。(2)小组汇报民族区域自治建议的提出和实施情况。“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展示“1954年宪法中共关于少数民族的政策”内容图片和“五省自治区示意图”。(3)提出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有何作用(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5、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学生回答了教师的这一问题后,对第一目进行小结。(4)课堂小组讨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我再加以总结。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是本课的难点。因此,作以下归纳总结:a、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b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c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二)各民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民族团结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