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ppt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高频考点突破,实验专题探究,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自主梳理,命题视角剖析,即时达标训练,基础自主梳理,一、种群的特征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_生物的全部个体。2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_特征。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同种,数量,调查方法a样方法:提出问题_实施计划得出结论b标志重捕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_的比率。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_的重要因素。(3)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意义
2、: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制订计划,总数,种群密度,(4)年龄组成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增长型;稳定型;_。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_。(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3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衰退型,变化趋势,思考感悟1年龄组成能完全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吗?【提示】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变化趋势增长、波动、稳定、下降。2两种增长曲线(1)“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_、气候适宜、无敌害等。特点:种群数量_。
3、(2)“S”型曲线产生原因:受_如空间、食物、敌害的制约。,空间条件充裕,连续增长,环境条件,学车问答 学车问题回答,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_(K值)后,将停止增长。3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_。4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2)人为因素:受_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_不断减少。5研究意义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_虫害。,环境容纳量,迁入率和迁出率,人工控制,种群数量,防治,思考感悟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所致。,高频考点
4、突破,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3)两个方面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迁出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易误
5、警示】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2011年北京东城区抽查)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解析:选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下差异是很大的,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C、D分别为年龄组成与出生率、死
6、亡率的定义,是正确的。,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对害虫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选A。对害虫的防治应在害虫个体数较少的b点以前进行,故C错。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故D错。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最快,但是种群所需要的资源(食物、空
7、间等)是有限的,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阻力将随着种群的增长而增加,种群增长速率逐渐缓慢下来,直到停止增长,故B错。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基本稳定,此时增长率为0。,实验专题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2实验过程(1)将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注入锥形瓶中。(2)将0.1 g活性干酵母投入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并置于适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 特征 数量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