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ppt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 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秉龙电话:010-62733717E-mail:,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2000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近30年来经济持续增长最快和农村减贫
2、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中国在农村发展中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穷人发展的政策?这些重大政策的绩效如何?中国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经验和教训有哪些?,中国农村有利于穷人的发展政策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普惠性和选择性。所谓普惠性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越来越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如土地产权改革政策,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政策,农产品价格与市场政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等,这些普惠性的政策为所有的农民提供了同样的制度框架,使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所谓选择性是指中国政府对于在普惠性政
3、策框架下不能够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农村开发扶贫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普惠性和选择性的农村发展政策相结合,一方面使市场经济机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解决了某些市场机制的失灵问题。普惠性和选择性政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市场和政府的功能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一、以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业的经济效益迅速提升。担心两极分化,从农业合作化到集体化,使农村土地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农业的经济效益不好。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制度改革,突出特点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所引发的新的问题是:以
4、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土地政策要执行多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转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土地所有者的界定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是动态界定还是静态界定?由于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允许买卖,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所引发的农民利益受损问题。,二、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先导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果说以土地两权分离为特征的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权基础,那么以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先导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相互呼应的改革政策实现了城乡社会的帕累托改进。,中国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改革走了一条渐进式道路农村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
5、调节为辅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别人要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到请别人承认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加入WTO使得本国的农产品面临着更加自由化的国际市场竞争,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和相关的生产者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迫使政府和农民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采取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农业保护政策,农民采取了更为科学的生产手段、生产方法和更为现代的组织与产业连接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也使得农村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不过这种
6、扩大是在收入增长速度不同情况下的扩大。,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确立,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形式,是中国政府和农民经过长期实践而做出的选择,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已被中国政府写进了宪法和农业法。中国的实践和国际经验证明,农业家庭经营适合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将家庭经营作为农业最基本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在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第二,在于农业生产一般可以从头到尾由一个劳动力者单独来完成,不需要十分严格的社会分工;第三,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农业技术可以由单个人或家庭来完成;第
7、四,在于农业家庭经营平时劳动不需要精细的劳动计量,但却可以将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报酬挂起钩来;第五,在于农业家庭经营劳动激励多样,很多闲暇时间和半辅劳动力都可以得到利用,监督管理成本最小。,中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产品供给增加的重要微观经济原因之一。中国政府通过推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拓展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体系,使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与企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
8、价格逐步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各种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以后,主要是根据比较利益安排自己的生产结构,因而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迅速上升,粮食播种面积开始下降。为了调整经济收益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政府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并频繁地调整粮食的收购价格。,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政府长期控制粮食的收购价格一直到2003年。国家在1998年2003年曾试图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但由于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具备和政策设计不科学,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不仅未达到预想的目标,而且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也负债累累。,为了解决经济结构调整中
9、的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承担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实行粮食和资金补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增加了农民收益,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发性、一致性和滞后性,导致某些农产品在某些年份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农民因此而遭受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比较优势不断下降,进而导致了农村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走的是分散的工业化道路,即所办的乡镇企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这些乡镇企业为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
10、的重要支柱。,随着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三资”企业的大量涌现,乡镇企业的竞争弱势逐步显现,乡镇企业开始实行集聚化发展战略,进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产业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乡镇企业的集中化发展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其次需要上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乡镇政府的税收流失问题。,五、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的农村财政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工业化是靠农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低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农村 改革开放 十年 基本 经验 政策 集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