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手册.docx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手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一层次文件文件编号XXXX-XXXX发布日期XXXX-06-01实施日期XXXX-06-05管理手册受控编号:版本号编制(修订)日期更改单号编制审核批准A/0XXXX-04-30/第A章目录早节内容页码A目录第1页B颁发令第3页C引言第4页D公司简介第6页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1页共35页1范围第7页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8页3术语和定义第9页3.1新型能力第9页3.2技术第9页3.3业务流程第9页3.4组织结构第9页3.5业务流程职责第9页3.6信息资源第9
2、页3.7企业两化融合第9页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10页4.1总要求第10页4.2文件要求第10页5管理职责第12页5.1最高管理者第12页5.2管理者代表第12页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 关注焦点第12页5.4两化融合的方针第12页5.5两化融合的目标第13页5.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第14页5.7职责与协调沟通第15页6基础保障第16页6.1总则第16页6.2资金投入第16页6.3人才保障第16页6.4设备设施第17页6.5信息资源第17页6.6信息安全第18页7实施过程第19页7.1总则第19页7.2策划第19页7.3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第20页7.4技术实现第21页7
3、.5匹配与规范第21页早节内容页码7.6运行维护第22页7.7数据开发利用第22页7.8动态调整第23页8评测与改进第24页8.1总则第24页8.2评估与诊断第24页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2页共35页8.3监视与测量第24页8.4内部审核第24页8.5考核第25页8.6管理评审第25页8.7改进第26页附件1程序文件清单第27页附件2组织结构图第28页附件3职责分配表第29页附件4部门两化融合职责分工第31页第B章颁布令XXX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是在管理层的授 权下编制的。经审定,符
4、合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目前信息化 和工业化融合的实际需求。本手册用于规范公司在高低压断路操作机构的研发、生产及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 化和产品、业务、技术的融合过程,也是本公司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 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现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从XX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请公司 全体员工遵照执行。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3页共35页总经理:日期:XXXX年4月30日第C章引言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 革、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 遇期出现的新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推进两化融合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公司围绕自身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 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单 位,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有效引导公 司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 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
6、型工业化进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公司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 用方法,可帮助公司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 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了九项管理原则,包括: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4页共35页战略一致性,领导的核心作用,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过程管理,全局优化,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创新引领,开放协作。这些原则是指导公司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打造
7、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主线以及参考方法如下:恩季限革会业叽状客户需求合作仙伴市场志驻此争府手恩或外行业推中堡辰埴*业务需束和且折企业龄莎、检术、生产、些昔笆理、市场昔销、时扬鹿争我配胃仰眼会筒建我限费映芫理珥十一 鱼尊.(JJX疳帝状履卉*1 京觥建设.至唤应用,,舂良成, 呻同导相阳.藏争由,圾济利拆H 副行业仕快含平均床孕为咒比情况宿息沌派饪理职状歉裾开岌刺用职秋基础条件和簧河脱状的要求参考分析有追曲备过程建侬与升析燮秀尼程禺任(BPR蜀毒丹折亦迨皆息检木基砒架构UTILIT治携辑豪(C0BIT1参考丹折布海SWQT丹圻平衡计升* 政抻五力模型株杵对比 僚慎能分拆GBrT2302(-201
8、3勤温Clewn三阶段哽革模型(COBID项旦苗理却识律系(PMBOKJ软件能力就胞度橙坚(CMMD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5页共35页第D章公司简介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6页共35页通讯地址 邮编电话传真第1章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股份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本手册适用于公司: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公司在信息化环 境下具有获取
9、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7页共35页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8页共35页第3章术语和定义3.1新型能力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
10、争优势,企业整合、建立、重构其内外部能 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注:新型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是在企业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企业业务发 展、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改变。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 是质的跨越。3.2技术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注:如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等。3.3业务流程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 的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注:源于 GB/T 16642-2008以及 GB/T 18757-2008,经修改。34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G
11、B/T 19000-20083.5业务流程职责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 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注:相关任职者应包括企业所有职能与层次中与该业务流程相关的人员。3.6信息资源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等 的总和。37企业两化融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 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 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注:源于
12、GB/T 23020-2013,经修改。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9页共35页第4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1总要求公司按照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 予以实施、监视与测量、保持和改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洛阳镇汤墅村的XXX 公司与客户协同的成品质量保证能力、制造单元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力新型能力建设有关的 两化融合管理活动。4.2文件要求4.2.1总贝。本公司按过程方法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结构包括:a)两化融合方针、目标;b)两
13、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制度、规定、办法、作业指导书、标准等;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记录。公司应根据所使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技能、所进行的培训及所要求的管理力度,确定 上述文件的详细程度。其中,对于两化融合过程的策划、运行和控制应有途径和方法,是 否编制文件取决于是否能够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若公司通过交流或培训,可使员工和其 他相关方了解应达到的要求,则可以某一程序不形成文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详见本手册4.1);(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针;(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相
14、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本手册通过 识别两化融合所需的过程,采用过程方法对本公司“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 “评测与改进”四大过程进行管理,并在第5、6、7、8章节中对其进行具体描述,也包括形 成每一个大过程所需的各个小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之间的描述。各章节均明确了相 关文件的查询途径。(4)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及为确保对两化融合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 件,详见附件1“体系文件清单”。各部门应根据已识别的过程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建立相应的文件化的程序和作业指导 书等以确保两化融合相关的目标得以实现。文件化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应和过程的实际 运作保持一致。文件的体现形式可以
15、是纸张,也可以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4.2.2文件控制总经办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归口责任部门,负责公司文件控制的总体策划 和监控,并具体负责公司的文件控制。公司编制了文件控制程序,对体系所要求的文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10页共35页件进行控制,以确保: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标识;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
16、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 的标识。文件的收集、保持和管理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效率和效果,并力求简便 易行。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文件,应明确验证方法,以证明其合规且无风险。4.23记录控制总经办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记录控制的归口责任部门,负责公司记录控制的总体策划 和监控,编制了记录控制程序,对体系所要求的记录进行控制,以确保:a)对记录的名称、填写时间进行标识,必要时给予编号,填写时字迹清晰,填写完整、 准确易于识别。b)记录应贮存在适宜场所、并做好保护,防止损坏。c)记录的存放应便于检索,如需查阅应办理规定的手续。d)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和处置
17、方法。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记录控制过程,不断提升其动态性、实时性、准确性和 全面性。4.3相关支持性文件和记录4.3.1 QB/LK 19201-2012文件控制程序4.3.2 QB/LK 19202-2012记录控制程序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11页共35页第5章管理职责5.1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企业的决策者或决策层,对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 效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总经理应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坚 定不移的态度促使企业达成推进两化融合的共识。总经理应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近期
18、目标,审时度势,适时科学决策。总经理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对持续提升和改进两化融合绩效至关重要。鉴于此,公司 总经理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通过会议、培训、刊物、宣传栏等形式向全体员工传达公司推进两化融合以打造信息化 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在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并确保目标在相关职能 和层次上得到分解,并形成文件;c)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以推动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d)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e)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f)提供资源以确保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5.2管
19、理者代表总经理在公司管理决策层中任命财务总监徐琦俊为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赋予其以 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b)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c)向总经理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d)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e)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 发利用能力。f)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所需的足够的管理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 物资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改
20、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初始来源和 最终目标。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和协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竞争优势难以长久保持。为应对 内部条件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应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保持竞争 优势的可持续性。总经理应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历史进程同步推进的环境下,识别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明确企业战略,并在组织内进行沟通。总经理应识别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 争优势,识别和确认拟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 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企业战略调整后,应重新识别企业信息 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的需
21、求,必要时应调整相应的方针、目标。公司在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时,应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 焦点,具体见本手册7.2章节要求。公司应在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进行评估与诊断时评估公司是否获取了相 关的能力,具体见本手册8.2章节要求。5.4两化融合的方针总经理在管理者代表的协助下,根据本公司追求的目标、宗旨,制定适合本公司的两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号XXX-XXXX实施日期XXXX-05-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页码第12页共35页化融合的方针,并确保在公司内得以沟通和理解。在制定两化融合方针时下面的要求应考 虑:a)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b)围绕获取企业
22、可持续竞争优势;c)兼顾利益相关方的诉求;d)包括对满足本规范要求及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e)提供制定和评审两化融合目标的框架;f)在企业内得到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g)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为贯彻两化融合方针,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例如通过文件、培训、宣传栏等方 式在组织内宣传两化融合方针的内涵和要求,确保全体员工理解、认同和贯彻实施。公司将通过管理评审对方针的持续有效性进行评估,必要时应予以修订。公司的两化融合方针:战略引领,体系保障,两化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创建一流企业。方针解析: 战略引领,体系保障,两化深度融合;以企业战略为指导,两化融合管理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管理体系 质量 手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