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闯关23实验探究题.docx
《专题闯关23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闯关23实验探究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23实验探究题1.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 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r 1 OrnL 置钗 圜一化钠溶泄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 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
2、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当稀硫酸不过量时,当稀硫酸不过量时,生成的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O【答案】(1)红;H2SO4+2NaOH=Na2SO4+2H2Oo(2)方案一:产生白色沉淀;方案二:溶液变红;方案二;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锌粒或碳酸钠;若有气体 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解析】(1)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
3、:红;H2SO4+2NaOH=Na2SO4+2H2O。(2)方案一: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所以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方案二:稀 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观察到溶液变红。故填: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液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 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液因为NaOH和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而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所以方案二正确;因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或碳 酸钠,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
4、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2. (2019-玉林)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 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1) Na2CO3溶液呈性。(2) 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3) 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4) 写出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5) 小组同学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为了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I: NaCl 猜想II: NaCl、NaOH猜想III: NaCl、BaCl2评价交
5、流你认为以上猜想 不合理,理由 。则你的猜想为。【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溶液,就确定了滤液的溶质成分,加入的溶液是。【总结归纳】可溶性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简单的情况是:反应 。【答案】(1)碱(2) 生成白色沉淀(3) Na2CO3、NaOH(4) Na2CO3+2HCl=2NaCl+CO2f+H2O(5) 【评价交流】II HCl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之前会先与NaOH反应NaCl、Na2CO3【实验验证】稀硫酸【总结归纳】恰好完全反应【解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将A、B两支试管中的
6、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所以反应结束,试管A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试管B中含有氯化钡、稀盐酸,所以(1)Na2CO3溶液 呈碱性;(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Na2CO3、NaOH;(4)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f+H2O ;(5)【评价交流】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以上猜想II不合理,理由是:HCl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之前会先与N
7、aOH反应;我的猜想为:NaCl、Na2CO3;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溶液,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没有明显现象,确定滤液的溶质成分加入的溶液是:稀硫 酸;【总结归纳】可溶性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简单的情况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3. (2019-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查阅资料】1. Na2CO3+CO2+H2O = 2NaHCO32. NaHC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3. Ca (HCO3) 2能溶于水【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
8、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Na2CO3, NaHCO3猜想四:溶质为;【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试剂,完成实验报告。可选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每种试剂可重复选用)实验步骤 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向步骤的试管中继续添加所滴加的试剂,甚至,过滤后得滤液。 向步骤所得的滤液方法一:加 中加入试剂方法二:加_。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Na2CO3 存在NaHCO3存在/【答案】(1)【提出合理猜想】NaOH和Na2CO3(2)【验证猜想】CaCl2;生成白色沉淀;不再产生沉淀;方法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
9、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解析】(1)【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质为NaOH和Na2CO3 ;故答案为:NaOH和Na2CO3;4. (2019-徐州)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2)【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实验步骤: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生 成白色沉淀,Na2CO3存在;向步骤的试管中继续添加所滴加的试剂,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后得滤 液;向步骤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方法一: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加入氢氧化钠溶
10、液 和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HCO3存在;故答案为:CaCl2;生成白色沉淀;不再产生沉 淀;方法一: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图1图?图3【实验回顾】(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欧试液的蒸馏水, 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 (填离子符号)。若取少 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
11、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 烧杯的水中。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 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 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 含有的分子有h2o、(都填化学式)。【答案】【实验回顾】(1) OH -;变浅(2)环保【进行实验】挤
12、压胶头滴管的胶帽;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2NH3-H2O+H2SO4=(NH4) 2SO4+2H2O【反思拓展】nh3-h2o; nh3【解析】【实验回顾】(1)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 进入溶液中产生了 OH-;又因为氨水具有挥发性,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 颜色会变浅;(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环保;【进行实验】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烧
13、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氨水和硫酸反应 逢生成硫酸铵,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 2SO4+2H2O;【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 含有的分子有h2o、nh3h2o、nh3。反应后5. (2020春建湖县校级月考)同学们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氧化铁的含量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 问题。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如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 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 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闯关23 实验探究题 专题 闯关 23 实验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