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专题14 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常见的酸和碱.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4常见的酸和碱1. (2021-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中学)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 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欧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 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0 祯盐酸澹A. 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B. 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 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答案】C【详解】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 误。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
2、选项说法错误。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 确。D、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 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 (2021 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操作要注重规范性和安全性,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同时也体现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 所示
3、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 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 (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 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 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则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D.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答案】D【详解】A、洗涤剂除油污是
4、乳化作用,但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作用,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 选项推理错误。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不是因为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是因为铝在空气 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 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属于酸溶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4. (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1)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 片,制取这类药物不可以使用
5、KOH替代Al(OH) 3,最不科学的理由是A. KOH与胃酸不反应B. KOH易溶于水C. KOH有强烈的腐蚀性D. Al(OH)3的来源更广泛【答案】A【详解】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1)过多,可服用含Al (OH) 3的药片且来源广泛;氢氧化钾易 溶于水且和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是氢氧化钾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以使用KOH 替代。故选:A。5. (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稀HC1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 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稀HC1 NaOH溶活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欧,溶液呈无
6、色的C. 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答案】C【详解】人、加入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日、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不符合 题意;C、氯化钠、盐酸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符合题 意;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如pH=7,溶液酸碱性发生了改变,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 不符合题意。故选C。6. (2021-湖北黄冈)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 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
7、应,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B. 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75%C. 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一定为2gD.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为2.2g【答案】C【详解】A、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推出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则生石灰干燥剂成分为CaO 和CaCO3或CaO、Ca (OH) 2、CaCO3或CaCO3等,则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 溶质为Ca (OH) 2,故选项错误;B、分析 CaO+2HCl=CaCl2+H2O,Ca (OH) 2+2H
8、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f可得如下关系,设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X,2HC1CaCLCa27340100g x 3.65%xx _40100g x 3.65% = 73x=2g,若生石灰没变质,则CaO的质量为2g+ 40 x100%=2.8g,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书562.8gx100%71%,若生石灰变质,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1%,故选项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g,故选项正确;D、设样品都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乃CaCO +2HC1 =CaC1 +H O +CO 个3732 2442100
9、g x 36.5%yy _44100g x 3.65% = 73,=2.2g,若样品部分变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2g,故选项错误。故选C。7. (2021湖北鄂州)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像相符的 是A.MnO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Cu-Zn合金中加入稀硫酸C.D.CuO中加入稀盐酸Mg(OH)中加入稀盐酸【答案】B【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图中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当完全反应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不能减小到0。【详解】A、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一直不变,所以A错误;B、Cu-Zn合金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0、固体质量不断减少,锌完全反应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固体质量不为0,所以B正确;C、CuO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C错误;D、Mg(OH)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图像理解以及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的化学性质。8. (2021-辽宁营口)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酚欧试 液变红的是物质苹果汁酱油食盐水炉具清洁剂pH35712A.食盐水B.炉具清洁剂C.苹果汁D.酱油【答案】B【分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详解】A、食盐水的pH=7,
11、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B、炉具清洁剂的pH=127,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苹果汁的pH=37,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D、酱油的pH=57,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B。9. (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 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1) 酚欧试液在Ca (OH) 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欧试液变红的离子是。(2) 列举熟石灰Ca (OH) 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3) X溶液能与Ca (OH) 2溶液反应
12、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 学方程式:。【答案】OH-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CuSO4+Ca (OH) 2=Cu (OH)2l+CaSO4【详解】(1) 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是指常温下pH大于7,即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 氢离子浓度的溶液,所以题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2)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在工农业上可以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3) 由实验结果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可推断出产生了可溶性铜盐,所以可得出该实验现象为 石灰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 Ca(OH)2 = C(OH)2 J +C
13、aSO4,X 为铜的可溶性盐均可。10.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现有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四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 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 (填序号,下同)。(2) 能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答案】【详解】(1) 小苏打是NaHCO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 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11. (2021黑龙江伊春中考真题)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 命不可缺
14、少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一”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 回答问题:E D C(1) 物质A的化学。(2) A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为。(3) B-A的化学方程式为。(4) D-C的基本反应类型。【答案】Ca(OH)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CaO+H2O=Ca(OH)2置换反应【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氢氧化钙; A与B可以相互转化,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B为水;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 E为碳酸钙;B与C可以相互转化,D可以与
15、A以及E反应,D可以生成B、C,则D为盐 酸,C为氢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1) 由分析可知,物质A的化学式为Ca(OH)2。(2) A与D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微观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 合生成水分子。(3) B为水,A为氢氧化钙,BA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4) D为盐酸,C为氢气,D-C的反应是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属于置换 反应。12. (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 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
16、了滴加指示剂。因 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口、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 (OH) 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二:。(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 中,滴入几滴酚欧溶液,振荡。猜想一不正确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 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 过量。,过一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 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4 常见的酸和碱 专题 14 常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