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动物的主要类群.docx
《专题14 动物的主要类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动物的主要类群.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4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材重点回顾:(一)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动物对比图示(认识结构熟悉各结构的作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其他动物与人类关系主要特征动物类群1.生活环境:生活在水流水母、海葵、海蜇、珊瑚海蛰可食用;身体呈辐射对腔套缓慢、繁茂的清洁淡水 中;2.运动:固着在水草虫珊瑚虫分泌的物质构成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肠动等植物上,很少运动;3.捕食:依靠体表和触手上的刺细胞捕食珊瑚礁。肛门物f1.生活环境:清澈溪流石血吸虫、绦虫、华支睾吸我国南方血身体呈两侧对扁块下面;2.运动:有专门虫(这些动物是营寄生生吸虫病是由称;背腹扁平;形运动器官,可以自由活活的,与之相适应的特点日本血吸虫有口无肛
2、门动动;3.取食:涡虫咽可伸出体外进行取食;有:消化器官很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发达;)感染引起的物1.生活:寄生在人的小肠线虫、蛲虫、钩虫、丝虫(大蛔虫寄生在身体细长,呈线里;2.运动:只能靠身体多是寄生生活,与之相适人的小肠内圆柱形,体表形 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应的特点有:体表有角(要)有角质层;有动财 s动;3.取食:吸食寄主的营养质层,有保护作用;消 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 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 动器官)口有肛门物U节1.形态结构:蚯蚓的前端沙蚕、水蛭(下大雨之后,蚯蚓在土壤身体呈圆筒环有环带;2.运动:肌肉和蚯蚓爬出地面是因为地下里活动,改良形,由许多彼节刚毛的配合;3.呼吸
3、:湿润的体壁;缺少空气)土壤。能提高土壤肥力。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动物或疣足辅助运动n1.运动:足;2.呼吸:鳃3.取食和排出残渣: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石鳖、蜗牛、乌贼(注意: 并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 有贝壳,有的软体动物的 贝壳已经退化,成为了海 蝶蛸)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柔软的身体表 面有外套膜, 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 是足软体动物ftti1.身体外面有外骨骼;2.运动:3对足和两对翅;4.呼吸:气管昆虫:蝗虫、蚊、蝇、 蝉、蜻蜓虾、蟹、蜘蛛、 蜈蚣、蝎、鼠妇 虾蟹等提供动物蛋白; 果蝇是经典实验材料。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身体 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呼
4、吸运动生殖体温代表生物主要特征鱼用鳃呼吸游泳(运动器官:鳍)卵生变温鳝鱼、草鱼、带鱼、鲨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 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 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呼吸(从水生到陆生 过渡的类群)游泳、跳跃、爬行青蛙、蟾蜍、大蛇、蝾螈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 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 科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是真正是适应陆地生活 的动物)用四肢爬行龟、鳖、蛇、蜥蜴、恐龙、避役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 有坚韧的卵壳。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飞行、行走(翼是飞行器管)恒温家鸽、鸡、鸭、鹅、麻
5、雀、啄木鸟、猫头鹰等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 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跳跃、行走等胎生兔、马、猕猴、猩猩、大象、鲸、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1)鱼类1. 鱼类适于生活在水中的形态和生理结构特点: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体表被鳞,有黏液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 鱼类各结构的作用身体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体表被鳞,有黏液-一-一-一一一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胸鳍和腹鳍一能维持身体平衡尾色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头部鳃盖内有鳃主要由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构成,利于呼吸3. 其他知识(了解) 鱼类的形
6、态结构(如右图)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2)两栖类1. 两栖类适于水陆两栖的特点: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蛙有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 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游泳。2. 易错点: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X3. 其他知识(了解):青蛙的外部形态(如右图)(3)爬行类1.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完全靠肺呼吸卵外有坚 韧的卵壳保护2. 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4)鸟类1. 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结合右图认识):身
7、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能强有 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 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2. 易错点: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和气囊(X3. 结合右图认识鸟类的呼吸:双重呼吸注意: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过程。在鸟类的呼吸过程中,气囊只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并没有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气囊也不是鸟类的呼吸器官。鸟类的双重呼吸的意义是提高了气体交换
8、的频率(5)哺乳类1. 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其特有的特点有: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牙齿有了门齿、犬齿 和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加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具有高度发 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 应。2. 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无犬齿,这与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而且犬齿发达, 这与狼的肉食性生活相适应。(6)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分类体温是否恒定动物类群意义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所有无脊椎动物;脊
9、椎动物中的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适应环境能力差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二、高频考点梳理1. 无脊椎动物(1)呼吸器官: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蝗虫靠气管;(2)运动器官:河蚌靠斧足;蜗牛靠腹足;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蝗虫 靠足和翅。(3)外骨骼的作用:保护和支持,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异同点:相同点:是身体都分节;不同点是:环节动物体节相似,节肢动物体节不同。2. 脊椎动物(1)爬行动物的生殖过程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是它们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根本原 因。(2)鸟类和哺乳类是恒
10、温动物,其他动物类群都是变温动物。考点一:无脊椎动物典例1: (2019昆明)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不具有的特征是()A. 身体呈辐射对称B.有刺细胞C.有口无肛门D.身体分节【答案】D。【解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因此具有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 口无肛门等特征;腔肠动物的身体不分节。故D符合题意。典例2: (2019石家庄)下列动物类群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B.扁形动物-体壁有两个胚层C.软体动物-身体有外套膜D .节肢动物-身体里有脊柱【答案】C。【解析】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A错误;B、
11、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B 错误;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正确;D、节肢动物身体有许 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无脊椎。D错误;【举一反三】1. (20顷郴州)小丽一家人去踏春,她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发现蝴蝶的身体和足都分节。下列和蝴蝶是同一类群的生物是()A.海蜇、蜈蚣、蚯蚓B.蝎子、蜘蛛、蜻蜓C.蛔虫、蝌蚪、苍蝇D.蝉、河蚌、蜂鸟【答案】B。【解答】蝴蝶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 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错误;B、蝎子、蜘蛛、蜻蜓的身体
12、由许多体 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正确;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蝌蚪属于两栖动物,错误;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蜂鸟属于鸟类,错误。2. (2018烟台)如图是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烟台海滨采集到的贝类动物标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B-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C.它们的运动器官是足D.贝壳又名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D。【解析】人、双壳类动物的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 侧,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分泌的珍珠质能形成贝壳。A正确;8、双壳类动物用 鳃呼吸,B正确;C、软体动物的运
13、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 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C正确。D、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 内部结构,但是软体动物没有外骨骼,D错误。3. (2018-青岛)日本血吸虫和钩虫是两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都具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发达的消化器官C.都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D.都具有保护身体的角质层【答案】C。【解析】由分析可知,血吸虫和钩虫都属于寄生虫,寄生虫的共同特点是:运动和感觉器官 退化,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故C正确,ABD错误。【解析】A、水蝗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仅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身体
14、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 B不符合题意。C、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呈左右对称。C不 符合题意。D、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 身体呈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考点二:脊椎动物典例1: (2019-连云港)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 误的是()A. 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答案】C。【解析】A、鲫鱼体表具鳞片,鳞片
15、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A正确;B、鲫鱼靠尾部 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B正确;C、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C错误;D、鲫鱼 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D正确。典例2: (2019山西)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 关的是()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D.体温不恒定【答案】D。【解析】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 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
16、不开水是无关的。典例3: (2019秋德州期末)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六种动物回答问题:ABCDEF(1) 运动能力强,分布最广、数量多的是 所属类群动物(填字母):这类动物有,所以有蜕皮的现象。(2) B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E类动物用 进行呼吸。(3)C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因其,因此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4) F所属类群动物的牙齿出现了 的分化,从而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胎生哺乳的意义。(5)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答案】(1) A;外骨骼;(2)鳃;肺;(3)生殖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4)门齿、犬
17、 齿、臼齿;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体内是否有脊柱。【解析】(1)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有外骨骼,所以有蜕皮的现象;(2)B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E家鸽属于鸟类,肺进行呼吸,气囊辅助呼吸;(3)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 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 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完全 脱离了水的限制,因此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4) F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 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
18、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 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 物没有犬齿。胎生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为幼崽提供了更好的营养条件,这 样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对以上动物可以分类为A为无脊椎 动物,BCDEF为脊椎动物。【举一反三】1. (2019巴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卵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A. B.C.D.【答案】C。【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 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4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专题 14 动物 主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