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专题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十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编撰:张敏 审定:王长青【最新考纲展示】1. 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3)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题型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规律方法】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盘点Cu2+: NaOH 溶液2. Fe3+和Fe2+的鉴别方法归纳(1)直接观察颜色;(2)利用显色反应(形成络离子);(3)利用生成沉淀的颜色:(4)利用Fe3 +的氧化性;(5)利用Fe2 +的还原性例1. (2011年广东高考)某同学通过一系列实验
2、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 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 2沉淀的生成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 将Mg(OH) 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十得无水MgCl2固体变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石灰乳完全吸收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为6.02X1023B. 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仁将二氧化硫通入漠水,漠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铝热反应可生成铁
3、,工业上可用该反应冶炼铁变式2.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X一定条件+X一定条件A 及应B及应# C试回答:(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a. Sb. N2 c. Na d. Mge. Al(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 淀,则B的化学式为; 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乂,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 方程式表示)。(3)若A、B、C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溶液,A溶液与C溶液反 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或。题型
4、2物质性质与实验现象例2. (2013-广东理综,23改编)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酸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变式3.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 溶液B通入。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
5、SiO3 溶液C通入。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溶液为无色Ca(ClO)2 溶液D通入so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CaCl2溶液变式4.易拉罐主要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 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序号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元素B加入NaOH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含有铝元素C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 少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镁元素D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含有铁元素题型3物质性质的应用一一从资源中提取无机物【规律方法】从资源中获取无机物,往往需要富集、除
6、杂、物质间的转化多步才能完成。(1) 这类试题一般是解析已知的生产过程,重点是分析每一步进入的物质是什么、出来 的物质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 涉及Fe元素的除去一般步骤为溶液含(Fe2+、Fe3 + )些Fe3+调西使铁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氧化剂可选择H2O2、Cl2等,沉淀剂的选择要考虑不引入新的杂质。(3) 涉及铝元素的分离,需要应用:强碱酸化常用COAlO- 一-* 2,Al(OH)Al(OH)、Al O2332 3 蛭湘,提典常用氨水)AlfOH)Al3 +* Al(OH )3(4) 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时,要充分考虑水解、氧化等因素的影响。例3.2013-山东理综,30(
7、2)TiO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 色颜料。工业上由钛铁矿(FeTiO3)(含Fe2O3、SiO2等杂质)制备TiO2的有关反应包括:酸溶 FeTiO(s) + 2H SO (aq)=FeSQ(aq)+TiOSO (aq) + 2H O(l) 32444290 C水解 TiOSO (aq) + 2H O(l) =0=HTiOJs)+H SO (aq)422324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试剂A为。钛液I需冷却至70 C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TiO2收率降 低,原因是。取少量酸洗后的H2TiO3,加入盐酸并振荡,滴加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加H2O2后出现微红色,说
8、明H2TiO3中存在的杂质离子是。这种H2TiO3即使用水充分洗涤,煅烧后获得的TiO2也会发黄,发黄的杂质是(填化学式)。变式5. (2013-安徽理综,12改编)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2-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2013-福建理综,6B)D.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2013新课标全国卷1,7A)变式6.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索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方法,专门设计实
9、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矶晶体(FeSO47H2O)和胆矶品体(CuSO45H2O),其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由沉淀II转化为A1C1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小组成员经过检测,发现制得的绿矶不纯,试分析原因:;要想由沉 淀I最终制得纯度较高的绿矶,改进方法为(3)小组成员从资料中获知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 制备胆矶品体,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4)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盐酸改为烧碱,重新设计方案,也能最终制 得三种物质,你认为第二种方案相对于第一种方案 (填“更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常见金属及其重
10、要化合物专题限时集训编撰:张敏审定:王长青1.可用于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 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B.C.D.3.Na2O2、Na2O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
11、e(OH)3B.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C. 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5.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选项事实结论A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 反应B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C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D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 产物分别为NO和N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常见 金属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