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住2个基础知识点,掌握2个核心考点,高效训练6道题,提能,课时限时检测,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传递的种类,抓住 2 个基础知识点,光,温度,物理,生物碱,性外激素,特殊,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_,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_进行控制。,生命活动,繁衍,种间,有害动物,名师点拨(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
2、环境之间的传递。(2)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和_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3调节基础_。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_。,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功能,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限度,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种类: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_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_因素的破坏后_的能力。(2)提高措施: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外界干扰,保持原状,外界干扰,恢复
3、到原状,干扰,物质、能量,1(2014青岛模拟)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答案】A,2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
4、,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解析】光照长短对植物来说为物理信息,但这种信息传递发生于同一种生物间,而不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答案】B,3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主要是其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保持相对的稳定,但也会由于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因素发生细微的变化,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相应的变化。【答案】D,4有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甲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比乙生态系统长。下列关
5、于甲、乙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B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C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弱D无法判断【解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与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答案】D,5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解析】A项
6、,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B和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抵抗力稳定性。只有D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属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6(2013新课标全国卷)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
7、,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了解演替初始条件并根据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结合对次生演替、恢复力稳定性等概念的理解进行解答。(1)该演替是在原有的土壤、种子等条件基本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2)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呈负相关,即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3)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越多,对于阳光的争夺越激烈,植物分层越多且明显,而动物分层与植物分层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次
8、生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考点一 7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掌握 2 个核心考点+1个高考必备实验,一、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1该模型为信息传递模式图,属物理模型。2范围,3形式: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4来源: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5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6作用: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二、信息传递的作用或应用(见下表),三、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技法总结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如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
9、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信息传递的应用1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考向预测练 1,【解析】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食物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
10、【答案】D,信息传递的作用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来自于生物,也可来自非生物成分,如光照为物理信息等。【答案】C,考向预测练 2,考点二 7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稳定性的表现1结构相对稳定: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二、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
11、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将难以恢复平衡。,三、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如下图),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12、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做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名师点拨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都呈负相关。在某些特殊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对稳定性的综合理解3关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B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相同,考向预测练 1,【解析】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信息 传递 稳定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