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法.ppt
《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法.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法,第一节 污水的土地处理 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 二、土地处理基本工艺 三、土地处理系统工艺选择和工艺参数第二节 人工湿地处理 一、湿地与人工湿地概念 二、国内外人工湿地现状与进展 三、人工湿地工艺原理 四、人工湿地的设计 五、人工湿地处理举例第三节 污水的稳定塘处理 一、稳定塘的工艺原理及优缺点 二、污水稳定塘分类与设计要点 三、稳定塘总体布置与工艺流程选择,传统常规污水治理工艺投资大、耗能高,运行管理要求高。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则微乎其微,其出水排入环境水体后易引起富营养化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源短缺,许多地方缺乏高水平操作管理
2、人员,只能将污水进行一级物理处理,即使已经兴建的许多二级污水处理工程,由于处理成本和维持费用昂贵而经常处于间歇运行或者根本不运行的状态,导致大量建设资金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日趋恶化。,由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学两学科交叉产生的生态净化污水处理技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态等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持技术水平要求低和能耗小等特点,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廉价替代工艺,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污水处理领域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二三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净化污水处理技术更注重整体综合治理,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水污染治理正在从传统的治理技术向生态环境友好治
3、理技术的方向发展。,第一节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是在在农田灌溉的基础上,运用人工调控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土地处理是以土地作为主要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净化污水,控制水污染,其设计参数(如负荷率)需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土地处理技术有五种类型: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和地下渗滤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是由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水调节和储存设施,污水的输送、布水及控制系统,土地净化田,净化出水的收集和利用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污 水 土 地 处 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
4、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BOD的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BOD的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
5、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BOD的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BOD的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
6、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BOD的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二、土 地 处 理 基 本 工 艺,土 地 处 理 基 本 工 艺,土 地 处 理 基 本 工 艺,土 地 处 理 基 本 工 艺,土 地 处 理 基 本 工 艺,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土壤性质、透水性、地形、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废水处理程度的要求来选择。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负荷率。常用的负荷率有水量负荷和有机负荷,有时还辅以氮负荷和磷负荷。,三、土 地 处 理 系 统 的 工 艺 选 择 和 工 艺 参 数,表3-
7、2 国内几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数据,表3-3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 m3/d,第二节 人工湿地处理,人工湿地技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等协同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具有出水水质好,氮、磷去除效率高,运行维护管理方便,投资及运转费用低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1987年,天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座芦苇湿地工程;1990年,华南环境保护研究所建成深圳白泥坑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以及近年来成都市活水公园和沈阳市建成通水的马官桥污水生态处理厂,都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典型范例。,建设中的人工湿地处理试验系统,人 工 湿 地 系 统,无植物时人工湿地系统空
8、白试验,人工湿地系统植物栽种,昆明滇池人工湿地处理暴雨径流试验系统,沉砂池,格栅,湿地1,泄洪沟,泻洪闸,示范工程(占地6.2公顷),人工湿地处理暴雨示范工程,一、湿地与人工湿地概念,1湿 地,湿地(wetland)是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基质(土壤、砂、卵石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水饱和状态或被浅水所淹没,长期或间歇地生长有水生植物。1982年3月12日修正的“国际湿地公约”中,把湿地定义为:“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2人工湿地,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
9、tland),美国著名的湿地研究、设计与管理专家Hammer等人将人工湿地定义为:一个为了人类的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与沉水植物、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有人认为:人工湿地是指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三、人工湿地工艺原理,1 人工湿地组成与结构类型 2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1 人工湿地组成与结构类型,1)人工湿地的组成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水,基质,植物,水生动物及其微生物群落。湿地净化污水主要是靠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来实现。,(2)
10、基质 主要有:石块、砾石、砂粒、细砂、砂土和土壤等。这些基质既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也可为水生植物提供支持载体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时,基质通过一些物理、化学途径(如吸附、吸收、过滤、络合反应和离子交换等)来净化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1)水体:是人工湿地处理的对象,它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湿地处理对象水体十分广泛,今后其所处理的对象水体将进一步拓宽。,(3)水生湿地植物:水生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有重要作用。,(4)微生物:微生物在湿地基质中与其他动物和植物共生体的相互关系起着核心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
11、,2)人工湿地的类型,污水在填料表面下渗流,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作用处理污水。水力负荷与污染负荷较大,对BOD,COD及重金属等处理效果好,它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对许多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污染物种类不同其去除机理也不尽相同。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由于大量微生物生长而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
12、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不溶性有机物通过在湿地基质中的沉积、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分解或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厌氧好氧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1)有机物的去除机理,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种群在人工湿地污水净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大多是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极其丰富,芦苇床系统根表面根际土的细菌数量可达108个/g(干重),且趋于稳定,季节变化不大。不同的湿地类型中具有不同的优势菌属:人工芦苇湿地系
13、统中的优势菌属主要有3种,与天然的芦苇床中的优势微生物组成基本相等。几种优势菌属均为快速生长微生物,而且其体内大多含有降解质粒,它们是污水中有机物分解的主要微生物种群。,(2)微生物的净化机理,(3)氮、磷的去除机理,氮在污水中主要以有机氮和NH3-N两种形态存在,进入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比较容易转化为NH3-N,NH3-N能够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动植物都有毒害作用,是需要有效去除的重要污染指标。人工湿地去除NH3-N的机理是通过硝化反应先将NH3-N氧化成NO3-N,再通过反硝化反应将NO3-N还原成N2 而从水中逸出。,四、人工湿地的设计,1选址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3确
14、定水力负荷 根据文献或经验而定。4选择植物5计算表面积 6确定长宽比7结构设计,五、人工湿地处理举例成都市活水公园,成都市活水公园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由(美国)贝西达蒙女士创意,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玛吉和韩国建筑师崔在希以及中国园林、环境、水利等诸多专家共同设计,精心建造而成。因其奇特的设计和美妙全新概念的公园主题而荣获了第十二届国际“优秀水岸奖”最高奖和国际环境设计研究会和美国地域杂志1999授予的“环境设计奖”。,活水公园,位于锦江府河畔,于1998年落成,占地2.8万平方米。没有围墙,不管从那个路口进,都是门,整体设计为鱼形,鱼长525米,宽75米,寓意人与水、
15、人与自然的关系鱼水难分,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和“生态教育馆”等部分构成。公园向人们演示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中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故取名为“活水”。在这里,湿地喻示地球的“肾”,而园内特有的森林群落则喻示地球的“肺”。提醒大家:森林与水,是不可分的整体,他们对地球环境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成都市府南河整治工程因活水公园珍珠般的点缀而捧得“联合国人居奖”,“活水公园”也因此而一举成名。,污水净化工艺流程,公园各部分剖析,在公园首部的“鱼嘴”部位,部分河岸堡坎被拆除,代之以地方石材砌筑的浅滩,使河水可以直接进入园内,为人们提供了亲近河水的场地。在
16、这个地段,大量种植有天竹桂、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峨眉含笑等植物。乔、灌、花、草形成仿自然植物群落,并配以台阶式浅滩,为人们提供一个在城市中回归自然,享受野外山林的场地。“活水”之源,是公园最高程,“鱼”之首,水轮旋转不断提取府南河之水,并梯级流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产生净水排放府南河,水车坊之楼内是供休闲的环境优稚的茶坊。,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即“鱼眼”,是“活水”制造第一道工序。它是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的预处理装置,容积约780立方米。该池采用物理沉淀厌氧接触与生物膜过滤相结合的方法,将水车坊泵入池中的污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可溶性有机物去除,使大部分悬浮物或沉于池底或浮于水面
17、,由人工清除;使部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物质(CH4、H2O、CO2、NH3-N、N2等),或排入大气或随水流入下道工序成为动植物生长的养分。池中雕塑是一滴山泉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表现洁净水的原始自然状态。,水流雕塑,经过初步沉淀的水,流入一串形似花瓣的莲花石溪,称为“水流雕塑”震荡中充分地曝气充氧,增强水中的含氧量。在水流过水流雕塑时,会自动使水流产生摆动与水花,增加水与大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同时也把上下两个工艺单元的水有机地联接起来并可供游人观赏,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兼氧池,水通过水流雕塑后,进入微生物池,也叫“兼氧池”。它的深度为1.6米、容积约为48
18、立方米,是人工湿地的前端配水装置。池中兼氧微生物和植物等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微生物依伏在植物的根部,做了植物的肥料,污水在池中被微生物部分净化后,从兼氧微生物池泵入植物池。,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即“鱼鳞”,是活水公园污水处理工程的核心部分,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尚待净化的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吸收等作用,多项水质指标明显改善。其中养殖的植物达数十种,包括:浮水植物(如浮萍、紫萍、凤眼莲、睡莲)、挺水植物(如芦苇、水烛、茭白、伞草、菖蒲、马蹄莲、灯心草)、浮叶植物(莲、睡莲)、沉水植物(如金鱼藻、黑藻)等,还有多种鱼类、昆虫和两栖动物等
19、构成良性的湿地生态系统。一年四季都是绿郁郁的。它们不是生长在土壤上,而是生长在污水浸泡着的碎石床中。水从石头之间流过,污染物就被吸附住。因为石头上生长着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为对植物有用的营养。植物依靠水中的污染物生长,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很彻底。,养鱼塘,水面约680平方米。经人工湿地净化后的水汇集到这里,水质能达类水域标准。池内锦鲤、金鱼等水生动物既供游人观赏,其生长状况也是对水质好坏的直观监测。如果养鱼塘中出现了异常(如鱼类大量死亡),则此水未净化达到类水标准要求,不能供儿童戏水使用。在活水公园中得到净化的水从这里流向府南河。在活水公园与府南河连接的堤岸边,人们可以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 生态 净化 处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