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及治理对策.docx
《上海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及治理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及治理对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及治理对策清洁空气对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城市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与道路运输、电力和热力生产、 工业和农业有关的经济活动所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直接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有 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也产生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 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室外空气污染对人类具有 致癌性,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成分与增加的癌症发病率(尤其是肺癌)密切相关。已有研究 也观察到室外空气污染与尿道/膀胱癌增加之间的关系。根据WHO2016年发布的研究成果, 世界范围内大气污染中有29%的死亡和疾病是由肺癌引起的,17%的
2、死亡和疾病是由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引起的,24%的死亡是由哮喘引起的,25%的死亡和疾病是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 的,43%的死亡和疾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1。因此,降低大气环境健康风险事关人 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必须加以重视。上海市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发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神,多年来在 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狠抓政策落实,大气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得到了 显著的增加。本报告主要分析上海市“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的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城市 大气健康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为上海市构建以健康为导向的大气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提供 政策支撑。一 “十三五”上海市大气环境风险管控现
3、状分析(一)上海市大气环境健康风险上海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多项学术研究的确认。其中,许安阳等2研究 上海市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心血管疾病门急诊人数之间的关 系,发现在控制温度等混杂因素之后,上海市居民心血管内科门急诊人数与大气污染物浓度 呈正相关。石晶金等对上海市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健康效应的研究发现,2007年上海市城区 大气颗粒物污染健康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47亿31.83亿美元,占上海市当年GDP的 1.1%2.0%。其中,死亡造成的损失最大,占总损失的93.04%,而慢性支气管炎对经济造 成的损失也比较明显。江波等研究发现,上海市2013年
4、1月至2014年12月的主要大气 污染物可以引起暴露人群出血性脑卒中住院就诊量的增加,且PM10的影响较PM2 5强,女性以 及6585岁人群对颗粒物的污染效应更加敏感。田俊杰等5对上海市2017年89月和 2018年12月徐汇区和金山区多个采样点的研究分析发现,上海市的大气PM1。中各重金属 浓度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室外Pb和Cd的平均浓度高于室内,As则是室内平均 浓度高于室外,反映了室外交通、室内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As、Cd和Cr 3种元素的成人致癌风险高于儿童,室内风险高于室外。As的致癌风险最高,是上海市典型地区的 大气PM的主要致癌因子。10T-循环系统疾病Y-膊瘤
5、图1上海市20142018年前三位疾病死亡原因及占死亡总数的比重如图1所示,上海市20142018年前三大疾病死亡原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 系统疾病,而这三种疾病均与大气环境健康风险有关。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是上海市2014 2018年最大的健康风险,约占死亡总人口的40%,而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肿瘤作为第二大 健康风险,约占死亡总人口的30%。呼吸系统疾病2014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约占死亡 总人口的8.5%。造成上海市大气环境健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的超标排 放。尽快降低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也是降低大气环境健康风险的必然选择。(二)“十三五”时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管
6、理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前四年,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指标总体呈现逐步改善态势。其中,二氧化硫浓 度降幅最为明显,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 58.82%;颗粒物浓度降幅也很可观,2019年 PM2 5浓度和PM1。浓度分别比2015年下降了 33.96%和34.78%。CO浓度2019年比2015年下降 了 23.26%。臭氧和二氧化氮浓度降幅最不明显,臭氧浓度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 6.21%; 二氧化氮浓度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 8.7%。根据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0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
7、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 气,细颗粒物(PM.)年均浓度降到37微克/米3。AQI优良率方面,2019年上海市AQI优 良率达到了 84.7%,比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重污染天气方面,2019年上海市有56个污染日,其中轻度污染2.548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1天,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PM2 5年均浓度方面,2019年 PM2 5年均浓度降到35微克/米3,与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9年PM平均浓度36微 克/米3基本相当,已经提前实现了 2020年的目标。图2上海市20152019年空气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当前,上海市的首要污染
8、物已经由细颗粒物逐渐转化为细颗粒物和臭氧。其中,2019年首 要大气污染物为臭氧的有26天,占46.4%;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的有25天,占44.6%;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的有3天,占5.4%;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的有2天,占 3.6%。(三)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大气环境风险防控的主要政策行动“十三五”以来,上海市主要通过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来落实大气环境风险防控。结合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上海市20152017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 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
9、行动计划(简称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中,上海市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 标分别为PM25年均浓度指标不超过42微克/米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75.1%。从“十 三五”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来看,上海市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集中锅炉清洁能源替代、 全面取缔经营性小茶炉和炉灶、全面推进工业VOCs治理、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交通领域 清洁化转型等领域入手,大气污染物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大气环境有明显改善,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1. 通过“命令-控制”政策强化政
10、策落实在监管执法方面,“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实施“最严尺度”与“审慎监管”并济的管理模 式,2016年至今,上海在大气污染方面共执法查处案件2912件,处罚金额共计约3.59亿 元2017年开始,对一些影响恶劣的大气环境污染行为,上海生态环境部门明确可以直接 依法进行顶格处罚。在监测预警方面,“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不断提升大气环境监测预警能力。过去5年,上 海建成了 55个空气质量常规检测站台,和崇明东滩、青浦淀山湖、浦东等3个“超级站”。上海市为了便于公众理解,设计了 “空气宝宝”卡通形象(见图3),通过其表情与 颜色的变化呈现不同空气质量水平。上海市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别修订了上海市空
11、气重 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公众采取相关健康防护措施。图3上海市“空气宝宝”卡通形象上海市通过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倒逼大气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十三五”时期,在大气污染 物特别排放限值方面,上海市除了执行国家规定的火电(不含燃煤电厂)、钢铁、石化、水 泥、有色金属、化工外,还增加了包装印刷业、工业涂装这两个行业。上海市还出台了锅炉 和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十三五”时期,上海市通过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倒逼大 气污染企业转型。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重点行业名录,实 施环评分类管理;修订上海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优化营商环境,降 低企业的经营成本。2. 探索环境
12、经济政策的创新应用在排污许可制度方面,上海还在2017年6月5日颁发了全国首张国家版排污许可证,为排 污许可证引入“契约”模式,并在2020年将排污许可制度应用到上海市所有重点排污产 业。截至2020年8月30日,上海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5546张,完成排污登记2.86万家, 基本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的全覆盖,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监管执法 模式正在上海逐步落地生根。这为上海市建设基于排污许可证的交易市场体系奠定了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创新促减排。2015年底,上海正式启动VOC排污收费试点,根据排污者污染 治理情况和排放水平,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2018年上海市实施环保税政策,明确
13、了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苯、甲苯等的税额标准,并适时依法进行阶段性调整。上海市还通过实施 脱硫脱硝环保电价补贴政策激励燃煤电厂脱硫脱硝,2019年,上海电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 92%和71%。上海市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 价格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推动燃油汽车的替代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3. 强化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在能源领域,上海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落实。第一,推进能源结构 优化调整,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2017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为4577.84万吨,比2015年 削减了 3.2%。第二,加快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全面
14、取缔分散燃煤锅炉。目前,全市 除公用燃煤电厂和钢铁窑炉外,全市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第三,提升燃煤和燃气设施污染 治理水平,实施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2018年1月1日起,上海市所有燃煤电厂烟尘、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达到10毫克/米3、35毫克/米3和50毫克/米3的排放 限值要求。在产业领域,上海市主要从制定和实施产业规划、严格产业节能环保准入、加大产业结构调 整力度、加快工业重点行业VOC综合治理四个方面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落实。其中, 20132018年上海市共完成淘汰落后项目5036项,其中85%是负面清单和“三高一低”类 项目,节约标准煤能耗合计超过300万吨,腾出土地
15、15万亩,削减SO2 9.48万吨、NOx 1.45万吨m 20142017年,累计完成251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VOC治理工作 取得阶段性进展7 在交通领域,上海市主要从着力优化交通结构、提升新车排放标准、提前淘汰黄标和老旧车、加强在用车监测和监管、加快绿色港口建设和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六个方面开展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超过30万辆,建成充电 桩超25万个,全国领先。2018年10月起,上海市全面提前供应国丑标准车用汽柴油,同 时停止销售低于国丑标准的油。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车国丑标准。2019年5 月,上海市正式实施在用汽
16、柴油车监测标准。2018年10月1日起,上海港实施驶入排放控 制区换烧低硫油,有条件的靠港船舶一律使用岸电。在区域协同领域,“十三五”时期上海始终坚持区域联动、多元共治。上海市还加强了长三 角区域内高污染车联防联控,与苏浙两省协作,搭建了长三角区域性高污染机动车环保信息 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内已收集区域内高污染车辆约440万辆,为高污染机动车实施异地执法 监管提供了重要支撑。(四)“十三五”时期上海大气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不足上海市2019年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总体上要好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上海市2019年PM2 5年 均值已经首次实现达标,与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平均水平相比,除了 NO2外,其他
17、各项 指标均好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见图4),但与2019年生态环境部168个重点监测城市 中空气质量前20名的城市和特大城市(深圳、厦门、珠海、贵阳、昆明)相比,仍有差 距。(微克亲)由图5可以看出,上海市空气质量与我国一些空气质量排名靠前的城市相比,在PM2 5年均浓 度和空气质量优天数这两项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体就2019年来说,在超大城市中,深圳 市PM2 5已经达到了 24微克/米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9在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 名第九,空气质量优天数达到了 187天;广州市PM已经达到了 30微克/米3,空气质量优天数达到了 93天。在特大城市no中,东莞市PM2 5B经达
18、到了 32微克/米3,空气质量优天数 达到了 117天。在I型大城市中,厦门市PM25B经达到了 24微克/米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 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第四,空气质量优天数达到了 185天;昆明PM2 5已经 达到了 26微克/米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第15,空气 质量优天数达到了184天。在II型大城市中,贵阳市PM2 5已经达到了 27微克/米3,环境空 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第八,空气质量优天数达到了 214天。从图6可知,上海市与全球城市之间的空气质量差距明显。其中,在PM2 5方面,上海市刚刚 达到WHO过渡时
19、期目标值-1(35),而纽约市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了 WHO的空气质量准则 值。伦敦、东京都已经达到过渡时期目标值-111(15),新加坡和香港都已经达到了过渡时 期目标值-11(25)。可以看出,当前上海市的空气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图6上海与全球城市的PM2 5年均值的差异从图7可知,当前上海市在SO控制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AQI 一级标准和WHO空气质量二发达城市大气健康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20世纪60年代前后,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空气污染公害事件频发,空气质量标准 也“应劫而生”,标准的制定和收紧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了持续的空气质量改善。而在中国,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2年新空
20、气质量标准修订使得经济发展与主要空气污染水平实现了脱 钩,也促进了空气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2018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年),提出了到2035年PM.达到25微克/米3的约束性目标。如何借鉴发 达国家的大气健康风险管理经验,推动上海市如期实现规划目标,是本节探讨的核心问题。(一) 新加坡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经验作为安全、健康和环境的管理者,新加坡环保部(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的 大气环境风险管控短期重点是推出减少车辆来源空气污染的政策,中期优先事项是加强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和空气排放监测网络。NEA的愿景是一个安全健康的新
21、加坡,对居民的良好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NEA近年来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政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NEA通过环境空气监测站网络持续监测整个新加坡的空气质量,每小时在NEA网站上 公布空气质量信息。NEA致力于加强本地范围内空气质素监测的空间分辨率,例如住宅小区 或主要道路交叉口,结合空气分散建模能力,这也使NEA能够更好地监测这些地区空气污染 物的分散情况。在2020年,NEA开始为期两年的试点,以评估低成本传感器的性能,制定 操作要求,并利用传感器的数据改进空气分散模型1。第二,推行商用车辆排放计划及强化提前换车计划。自2018年生效以来,车辆排放计划 (Vehicular Emis
22、sions Scheme, VES)一直有效地鼓励购买更清洁的汽车和出租车。在2019年注册的汽车和出租车中,约28%获得VES补贴。如果延长一年,该计划将于2020年 12月31日到期。新加坡于2013年首次实施提前换车计划,以一种新的更清洁的选择取代 这些高排放车辆,仅涵盖欧标前(pre-Euro)和欧标1的车辆,但在2015年扩大到欧标2 和欧标3的车辆。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计划已更换约47000辆污染车辆,已证明提 前换车计划是有效的。第三,严控燃油质量标准。新加坡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额外的燃料质量参数,NEA对 汽油中的甲醇、甲基环戊二烯基锰三基(MMT)和磷以及柴油
23、中的脂肪酸甲酯和MMT实行了 限制,因为这些燃料添加剂对环境和公共健康有负面影响。第四,强化政策评估。在202 0年1月,NEA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咨询研究,以衡量新加 坡航运业、石油化工和电力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其他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该研究将评 估现有技术和政策减排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二)伦敦市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经验作为国际城市,伦敦曾经因大气污染问题而有了 “雾都”的称号,伦敦市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已经大幅改善,在大气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伦敦市的大气环境风险管 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更加清洁的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在内的车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大气环境 健康 风险 治理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