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第四章3生物膜法.ppt
《污染控制第四章3生物膜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控制第四章3生物膜法.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章 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第二节 生物膜法,2,3.接触氧化法:,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过滤法之间的一种处理方法,兼备前者高效和后者易管理之优势。分为:生物滤料浸入水中曝气;生物滤料支撑体提升至空气曝气两种。,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流程,4,5,特点:,BOD容积负荷高(可达3.06.0kgBOD5/m3.d),污泥生物量大(生物固体浓度(1020g/l);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对间歇运行适应力强;便于维护、管理,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量少(污泥产量略低于活性污泥法),6,高效处理的原理分析:,生物性高(污泥的泥龄低
2、)(活性污泥法为3-4天,第一级氧化池的生物膜为1-2天)传质条件好,微生物对有机物的代谢速度快(空气搅动,加快介质更新)利于丝状菌的生长,提高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充氧效率高(填料有增进充氧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提高处理效率(一般活性污泥法的MLSS为2-3g/l;接触氧化法可达10-20g/l),7,接触氧化法的缺点:,1)生物膜过厚,易引起填料堵塞。故负荷不易过高,同时要有放堵塞的冲洗措施。2)大量产生后生动物(轮虫等),容易造成生物膜大块脱落,影响出水水质。3)填料及支架等往往导致建设费用增加。,8,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与管理,1、启动调试:启动调试时须培养生物膜,其方式类似活性污
3、泥的培养,可间歇或连续进水;注意营养平衡(C、N、P)、pH值、抑制物浓度等;应对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经常观察,并及时调整运行条件。,9,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与管理,2、日常运行管理 一般应控制溶解氧浓度为2.53.5mg/l;避免过大的冲击负荷;防止填料堵塞:1)加强前处理,降低进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2)增大曝气强度,以增强接触氧化池内的紊流;3)采取出水回流,以增加水流上升流速,以便冲刷生物膜。,10,接触氧化池的构造,1)池体2)填料:氧化池的关键 直接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效能。3)布水、布气装置,11,5.生物流化床,以粒径1mm左右的砂、焦炭、活性碳类颗粒材料作为载体,通过脉冲进水措施使
4、污水由下向上流过,使载体呈流动状态,称为“流化”;依靠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使污水净化。,12,生物流化床的构造,主要包括反应器、载体、布水装置、充氧装置和脱膜装置等。1、反应器:一般呈圆柱状;高径比一般采用34:1;若采用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时,升流区截面积与降流区面积之比应在1左右。,13,生物流化床的构造,2、载体主要性能:比重略大于1;表面比较粗糙;对微生物无毒性;不与废水物质反应;价廉易得。常用载体有:砂粒、无烟煤、焦炭、活性炭、陶粒及聚苯乙烯颗粒;生物固体浓度与载体投加量有直接关系。3、布水设备对两相生物流化床,布水均匀十分关键;对三相生物流化床,由于有气体的搅拌,布水设备不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染 控制 第四 生物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3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