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ppt
《爆破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爆破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研究爆破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现在每年使用:各种炸药150多万吨;工业雷管20多亿枚;各种索类爆破器材15多亿米;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达60多万人;在几千起各类爆破事故中;84%是施工中违反爆破安全规程和疏于对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的设计及预防造成的。,1.外来电流的危害与预防,1.1雷电引发形式与危害直接击中电流高达20000A高温气柱30000C炸药起爆“热核”只 需300600C。引起药包、雷管、导爆索(管)爆炸。,+,+,+,+,+,+,+,+,+,+,+,+,+,+,+,+,+,+,_,_,_,_,_,雷云,大地,+,+,+,+,+,+,+,+,+,+,+,+,+,+,
2、+,+,+,+,_,_,_,_,_,雷云,大地,_,_,+,+,+,+,+,+,+,+,+,+,+,+,+,+,+,+,+,+,+,+,+,静电感应,电爆网路,雷击后,云、地间异种感应电荷迅速中和,由于导电线与大地间有较大的电阻,感应电荷不能同步消失,高达10KV的静电感应电压将雷管脚线击穿,在电起爆网路与大地间形成电流,引爆电雷管。,电磁感应,雷 云,大地,雷电形成电磁感应磁力线切割电爆网 路中的导电线产 生电流。当磁感应电流 大于电雷管的准爆电流时。引起电雷管爆 炸。发生早爆事故,电爆网路,预防措施 撤:发现雷电征兆,立即停止作业,全体撤至安全地点。切:暂时切断一切通往爆区的铁轨,金属管线
3、等。设:在露天矿爆区内设立避雷系统 选:在雷雨多发季节和雷雨多发区应选用非电起爆系统。1.2静电 引发形式与危害 很高的人体静电压和粉体静电压对电爆网路构成早爆威胁。,预防措施 禁穿化纤衣物 装药设备接地,使用半导体输药软管 采用抗静电电雷管或非电起爆法 1.3杂散电 来源与危害 动力、照明线路漏电或厂房内设备漏电,造成电爆网路早爆。预防措施 查:用测杂仪测量爆破场地内有无杂散电流,查出漏电的具体位置。,防:防止金属物进入装有电雷管的炮孔中及将硝铵类炸药撒在潮湿的地上。改:改用抗杂电雷管或非电起爆系统。1.4感应电 来源与危害 交变感应电和射频感应电造成电爆网路早爆。预防措施 进入作业区将手机
4、关机 作业点与射频源保持距离(第547页81 1814)采用非电起爆网路。,2.爆破振动 2.1爆破地震波的特征 爆破地震波的能量比重随被爆介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干土中约为23%,在湿土中 约为5 6%,在水中约为20%,在岩石中约为2 6%。爆破振动强度随爆源药量、传播距离、炸药与岩石性质、爆破类型、起爆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爆破地震与自然地震有明显的差异。相同烈度的两种地震,爆破地震的危害较自然地震轻得多。,Vc构件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 cm/s M 下落构件的质量 t g 重力加速度 m/S Hz 构件中心的高度 m 地面介质的地面强度,一般取10MPa R 观测点至冲击地面的距离 m Kc
5、 系数,Kc=3.37 衰减指数,.,2.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选用安全允许数值时的几点说明:频率范围可参照爆破类型选取:峒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60Hz;浅孔爆破40-100Hz。对于楼房类建筑物安全允许数值也可参照楼房抗震设防烈度的抗震标准选取。,建构筑物解体塌落震动的主振频率在10 Hz左右,与大多数1-2层民用建筑的固有频率4-12 Hz比较接近。在选取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数值时,应取相应频率栏中较低的数值。,2.6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措施 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用药量,把振速控制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致范围内。当计算的QM总时,应采用微差爆破,微差爆破最大一响的药量按按下式计算:采
6、用低威力、低爆速炸药。爆破实践表明,在2#岩石硝铵炸药中掺入13%的添加剂,使其爆速从3200m/s降到1800m/s,降振效果达40-60%。,采用毫秒爆破。国内矿山实践表明,当间隔时间大于100ms时,在总药量相同的条件下,微差爆破的振速比齐发爆破可降低40-60%。采用预裂爆破。当介质要爆除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时,在爆除与保留间打1-2排不装药的防震孔,降振率达30-50%,如采用预裂爆破,降振效果更好,但要校核预裂爆破自身产生的地震效应。开挖减振沟槽。在被爆体与保护目标间开挖减震沟,只要达到沟底标高低于爆,体底部标高30cm以上,且沟内不充水,降振率可达50%。采用不耦合或空腔条形药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爆破 安全技术 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