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ppt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 水稻育种,第五节 水稻杂交育种,中国的水稻育种,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采用纯系育种法(或系统育种),建国后杂交育种逐步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手段。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的品种、组合个数(%):,第五节 水稻杂交育种,一、品种间杂交育种与籼粳亚种间 杂交育种的特点二、杂交亲本的选配三、杂种后代的性状选择四、育种程序与杂种后代群体的规模五、增代和缩短育种年限,一、品种间杂交育种与籼粳亚种间 杂交育种的特点,1、品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1)杂交亲本间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杂种世代结实率与亲代相似。(2)亲本间的性状配合较易,杂交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3)利用回
2、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较易累加多种优良基因,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2、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与种间杂交相比,籼粳杂交较易获得杂交种。与品种间杂种相比,籼粳杂种常表现以下特点: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再生力及抗逆力强等优良性状;但易出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较易落粒、不易稳定等不良性状。,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1)籼粳之间一般存在生殖隔离,杂种F1结实不正常。(2)籼粳间具有许多可以互补的优良性状,F1表现强大的亚种间营养生长优势,但性状配合较难,杂种后代性状稳定较慢,育成品种的周期长而难度高。(3)必须利用回交、复交或者利用广
3、亲和品种架桥,来解决杂种后代不育和性状难以稳定的问题,并需扩大杂种后代的群体,加强选择压。虽然难度较大,但可能育成结合了籼粳有利基因的突破性品种。,二、杂交亲本的选配,一个育种单位应当选定几个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或一般配合力好的品种作为核心亲本,并要有几套具有不同目标性状的常用亲本,同时注意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扩大拥有的遗传材料数目,根据一定的育种目标制定周密的配组方案。,亲本选配通常遵循以下原则:(1)杂交亲本双方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且双亲的优缺点互补,不能有共同缺点。亲本间优缺点互补,是指亲本间若干优良性状综合起来应能够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一方的优点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对方的缺点。两
4、个亲本的缺点应尽可能少一些,不能有共同的缺点,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与原则。,例:60年代育成的矮杆良种珍珠矮11号(P22)矮仔占4号 惠阳珍珠早 珍珠矮11号半矮生 高杆 半矮生分带力强 分带力弱 分带力强耐肥抗倒 易倒伏 抗倒叶色深绿 叶色浅绿 叶色浅绿穗型小 穗较大 穗大粒多不抗病 不抗病 不抗病迟熟 早熟 中熟结实率高 结实性好,(2)亲本之一最好为适应当地条件的推广良种。使杂种后代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稳产性)。如以推广良种桂朝2号作亲本育成的双桂1号、双桂36号,在南方稻区同样也得到广泛的推广。,(3)亲本具有良好的配合力不是所有优良品种都是优良亲本。例如珍珠矮和IR8都是优良性
5、状较多的丰产品种,但用其育成的品种很少,且丰产性和稳产性超不出这两个亲本。因此在考察亲本本身性状表现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和其它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好的材料具有将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较高能力。但好的亲本必然是优良品种。例如台中在来1号。,(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距离相差较大的品种配组。由于亲本的遗传基础差异大,杂交合代分离广,“易”于选出性状超越亲本和适应性比较强的新品种,但关键还要看亲本是否具有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并能否传给后代(配合力,遗传率)。低脚鸟尖(台湾)Peta(印度)IR8,(5)亲本之一的
6、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 抗病虫可以提高品种的稳产性,减低农本,减少污染。因此抗病虫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选用的抗性亲本要求目标抗性要有足够的强度,即能够高抗(显,隐性均可)。杂交稻亲本的选用则需利用显性抗性,最好是完全显性的抗性基因。如IRRI育成的多抗品种IR28和IR29(姊妹系)抗5种病虫,抗性分别来源于5个亲本(P22)。,品质性状一般都不是单基因控制,甚至是数量性状,如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垩白等(香、糯除外),因此只要亲本选配得当,选育适合人们需要的优质品种不是太困难的,但如果杂交的双亲品质都较差,就很难想象能从后代中选出优质的品种来。因此优质亲本的选育也很重要。象牙2号
7、(云南)中国45(日本)广陵香糯,三、杂种后代的性状选择,(一)产量性状的选择 产量性状都为数量性状,但遗传力有强弱之分,粒重(包括粒型)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也较好;而穗数、每穗粒数、产量的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效果较差,应随着世代增加逐步加强选择压。(二)农艺性状的选择 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水稻的抽穗期、株高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早代也应加强对株型等综合性状的选择。,(三)抗病虫性状的选择 抗病虫性多为质量性状,适于从F2代就在人工诱发或自然诱发下进行选择,选择应与产量性状及其他性状结合进行。(四)品质性状的选择 粒型、垩白、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育种 学各论 第一章 水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