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ppt
《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北京邮电大学电信院电路与系统中心,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特性参数,介绍集成运放的基本应用电路及分析方法,集成运放的模拟运算电路,电压比较器,简单介绍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集成运放,是由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的高增益模拟集成电路,特点:,增益高,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低,共模抑制比高,失调与漂移小,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也为零,适用于正、负两种极性的输入和输出信号,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第一节: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总图,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输入级,T1-T9为差分输入级,T1、T3和T2、T4组成共集-共基组合差放,T5-T7为改进型镜像电流源作该级的有源负载,以提高电压增益并完成单端-双端输出的转换,T8-T9为镜像电流源,为输入级提供偏置电流,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中间级,T16、T17和T13组成中间级,T16为射极跟随器,T17为共射放大管,T13(B路)作为其有源负载,该级电压增益可达55dB以上,其输入电阻很高,故对前级的影响较小,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
3、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输出级,T14、T15及T18-T24等组成输出级,T24、T13(A路)及其作用,T14、T20、T18、T19及其作用,T15、R9及其作用,R10和T21-T23的作用,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偏置电路,T12、R5、T11构成主偏置电路,提供参考电流,输入级的偏置,注意存在的负反馈作用,中间级的偏置,输出级的偏置?,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原理电路-总结,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的特点(一),集成运放的许多性能参数主要取决于差分输入级的性能。集成运放的
4、发展主要是以改进差分输入级的性能为主要标志,中间级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足够高的电压增益,应有高输入电阻。该级还常担任电平移动的任务。多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射电路,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输出级的主要要求是能向负载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电阻要小,动态范围要大。为了使用安全,一般还应附有过载保护电路,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各部分特点(二),直流偏置电路的作用,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集成运放的级间耦合均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电路中的二极管主要用于温度补偿、电平偏移、提供偏置电压等,多使用三极管的发射结代替,集成运放的符号及输入、输出信号,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分别为反相输入
5、端与同相输入端,运放两输入端所加信号电压之差 即为差模输入电压。假定运放的共模抑制比极高,其共模输出可以忽略,则运放的输出与输入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为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增益,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uA741的外部连接,2、3引脚分别为反相和同相输入端,6脚为输出端,7、4脚分别接正、负直流电源,1、5脚之间接调零电位器,8、9脚之间接校正电容,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静态时,加入差模输入电压 后,输入电压 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故运放的传输特性大体上可分为线性区与饱和区,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理想集成运放的技术
6、参数,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理想运放是指分析集成运放时将各种参数理想化,此时的技术参数有:,实际的集成运放无法达到理想指标,但随着工艺的改进,可在工程计算的简化分析时将实际运放视为理想运放进行近似估算,理想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特点,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基本特性,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入电压与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压间存在线性关系,一般情况下,运放在线性区工作时都加有较深的负反馈。此时,亦可以使用虚短路和虚开路的分析方法,输入失调参数(一),输入失调电压,在室温及标准电源电压下,静态(输入电压为零)时,为了使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为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其大小反
7、映了集成运放中电路的对称程度和电平配合情况,输入偏置电流,输出电压为零时两输入端静态电流的平均值,即:,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输入失调参数(二),输入失调电流,输出电压为零时流入运放两输入端静态电流之差,即:,输入失调电压的温漂,对于双极型运放,它反映了输入级差动放大管 的不对称程度。一般希望其越小越好,指在规定温度范围 内随温度的变化率,即 的温度系数。是衡量运放温漂的重要指标,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输入失调参数(三),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输入失调电流的温漂,指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的温度系数,和 不能用外接调零电路来补偿,输入失调参数是限制运放能够检测微弱
8、信号最小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微弱信号的精密检测、精密模拟运算和自动控制仪表中对运放的这类参数会有很高的要求,差模特性参数,最大输出电流,运放所能输出的正向或负向的峰值电流,最大差模输入电压,运放两输入端所能承受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开环差模电压增益,集成运放在无外加反馈情况下对差模信号的电压增益,开环带宽BW,下降3dB时的频率,单位增益带宽,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下降至0dB时的频率,共模特性参数(一),共模抑制比,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的比值,即:,一般情况下,集成运放共模抑制比的频响特性主要取决于差动输入级共模抑制比的频响特性,因而其共
9、模抑制比也会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共模特性参数(二),共模电压增益,最大共模输入电压,运放输入端所允许施加的共模输入电压的最大值。超过此值共模抑制比将明显下降,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运放输入端加共模输入电压时的增益,大信号动态特性(一),转换速率(摆率),代表集成运放对大幅度阶跃输入信号的适应能力,是在大信号条件下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率,即:,是运放在大信号或高频信号工作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有信号的变化速率的绝对值小于时,输出才能随输入信号线性变化,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大信号动态特性(二),全功率带宽,表征运放在频域中的大信号特性。设运放
10、工作在线性状态且输入为正弦信号,在额定负载和全功率输出时,能满足 的最高信号频率即为全功率带宽。即为:,该式表示集成运放工作在大信号条件下时,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电源特性及其它参数,静态功耗,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运放消耗的总功率即为静态功耗,显然:,电源电压抑制比,用来衡量电源电压波动对输出电压影响的程度,通常定义为折合到输入端的失调电压变化与电源电压变化的比值,即:,此外还有输出电阻、最大输出电压等指标,其意义与一般电路的相同,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其他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第三节:其他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原理图及分析略,请自行参照课本的说
11、明学习其电路图,超高精度单片集成运算放大器OP177,高速宽带集成运算放大器LT1226,MC14573CMOS集成运算放大器,Bi_FET单片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一),运放线性应用时,工作在传输特性的线性区,此时其差模输入电压极小,应以集成运放作为基本放大电路配合外部反馈网络,构成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深度负反馈使运放的净输入趋近于零是保证运放工作于线性状态的关键,第四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二),由于深度负反馈使运放的净输入近似为零,有:,虚短路:运放两输入端的差模输入电压近似于零,即。此时运放两输入端可近似看成等电位,但不是真正的短路,虚
12、断路:运放两输入端的输入电流近似为零,即。此时运放两输入端可视为不取电流,但不是断开,虚短路与虚开路同时存在,并且可写成,第四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较大,工作在传输特性的限幅区,输出电压为 或,输入、输出之间成非线性关系,从电路角度看,集成运放处于无反馈(开环)或正反馈的工作状态,如电压比较器,第四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基本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电路结构说明,只要 不是十分大,必满足深负反馈的条件,特点:,深负反馈下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无共模输入信号,对共模抑制比无特殊要求,第四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 集成电路 及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