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紊乱.ppt
《酸碱平衡紊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平衡紊乱.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酸碱平衡紊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酸碱平衡紊乱的定义反映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机制酸碱平衡紊乱时功能、代谢的改变及表现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内容,一、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在机体产生或摄入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后,通过调节使体液pH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机体的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正常人动脉血血浆pH范围为7.357.45。,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凡能释放出H+的物质,称为酸。强酸:HCl、H2SO4、H3PO4等。弱酸:H2CO3、CH3COOH(乳酸)等。,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2、凡能接受H+的物质,称为碱。强碱:NaOH、KOH等。弱碱:NaHCO3、NH3、CH3COONa等。,二、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调节,糖酵解产生乳酸脂肪分解可产生酮酸含硫氨基酸代谢可产生硫酸嘌呤化合物经代谢可产生尿酸核酸代谢可产生磷酸,各种高分子物质经代谢产生大量CO2,它与水生成H2 CO3;可经肺呼吸排出。,Volatile acids,每天可产生300400L CO2,相当于15mol的H+。,各种高分子物质含有氮、硫、磷等元素,经代谢可产生尿酸、硫酸和磷酸等。不能经肺排出。可通过肾脏排出。,Fixed acids,每天产生的固定酸所含H+约为50100 mmol。,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
3、3;蔬菜、瓜果中的柠檬酸盐、苹果酸盐经三羧酸循环可生成NaHCO3、KHCO3。,正常机体酸性物质的来源,多,正常机体碱的来源,少,例:,*注:血浆pH为7.40时,其H+仅为 40 n mol/L。,由于正常人体每日酸的来源远远多于碱的来源,因此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对体内产生的大量H+负荷的代偿和调节。,缓冲系统的组成,体液缓冲系统是指由各种弱酸及其共轭的碱构成的不同缓冲对所形成的对H负荷能起缓冲作用的系统。细胞内、外液中均有碳酸氢盐(HCO3)及非碳酸氢盐(Buf)两种缓冲系统。弱酸盐的主要阳离子在细胞外液是Na,在细胞内液是K。,细胞内外液的主要缓冲对构成,细胞外液 血 浆 NaH
4、CO3/H2CO3 NaPr/HPr*Na2HPO4/NaH2PO4 细胞间液 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细胞内液*KPr/HPr K2HPO4/KH2PO4 KHCO3/H2CO3 有机磷酸盐红 细 胞 KHb/HHb KHbO2/HHbO2 K2HPO4/KH2PO4 KHCO3/H2CO3*HPr:蛋白质;*主要指肌细胞。,缓冲作用?,例:缓冲溶液含 10mmol/L Na 2HPO4 10mmol/L Na H2PO4 Na H2PO4的Ka为160因此可计算出该溶液的pH是6.80。如在此溶液中加入2 mmol/L HCl,则溶液pH降至6.62。如单独
5、将HCl加入不含缓冲对的水溶液,使其浓度达到2 mmol/L,则溶液的pH为2.70。,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血浆中NaHCO3/H2CO3缓冲系统是体内最重要的、对固定酸具有强大缓冲作用的缓冲系统。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血浆pH 明显与 HCO3/H2CO3比值有关:pH pKa log(HCO3/H2CO3)pH pKa log(HCO3/PaCO2)pH 6.1 log(24/0.2265.32)pH 6.1 log(24/1.2)pH 6.1 1.3 pH 7.4(为CO2的溶解系数),血浆,红细胞,氯转移,原发改变,被红细胞内的缓冲系统缓冲(Hb缓冲对最主
6、要)。,CO2,CO2+H2O,H2CO3,H+,C l,注:CA为碳酸酐酶,CA,CA,C l,HCO3,HCO3,红细胞对挥发酸的缓冲,近端小管Na+-H+交换(Na+-H+exchange of proximal tubule)使原尿中90%NaHCO3重吸收。远端小管泌H+与HCO3-重吸收(Regulation of distal tubule)集合管的闰细胞泌H+,但不重吸收Na+,进入原尿中H+与HPO42-结合形成H2PO4-,使尿液酸化。闰细胞内HCO3-与Cl-交换,HCO3-进入血液内。,NH4+排出(NH4+excretion)肾脏对NH4+排出是pH依赖性(酸中毒越严
7、重,排NH4+量越多)。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是产NH4+的主要场所,通过Na+-NH4+交换,以NH4Cl形式排出。集合管分泌NH3 进入原尿与H+结合生成NH4Cl 被排出体外。,缓 冲,2把酸(碱)排出体外,肺:快,排出挥发酸。肾:较慢,但作用强大,排出固定酸。,调节主要包括二大环节,血浆:快,以 HCO3/H2CO3 最重要,但不能缓冲挥发酸。红细胞:快,能够快速缓冲挥发酸。细胞内液:略慢,先进行胞内外的 H+K+交换,然后缓冲。骨骼:极慢,主要对代谢性酸中毒。,1把强酸(强碱)转变为弱酸(弱碱),三、酸碱平衡紊乱,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当机体酸性或碱性物质的量发生变化(过多或过少),超过机体的
8、调节能力,使血浆pH超越正常范围;或者由于肺、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因水、电解质紊乱,使NaHCO3和H2CO3的含量,甚至NaHCO3/H2CO3的浓度比发生改变(正常为20/1),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或,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概念,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因代谢性因素引起HCO3改变,进而导致血浆pH发生变化,称为代谢性酸中毒(HCO3 减少)或碱中毒(HCO3 增多)。因呼吸性因素引起血液中CO2(H2CO3)含量改变,进而导致血浆pH发生变化,称为呼吸性酸中毒(H2CO3增多)或碱中毒(H2CO3减少)。,指能够影响肺泡通气量,从而改变
9、血液中CO2含量的因素。,指除呼吸性因素以外的、能够引起血浆HCO3改变的因素。,代谢性因素,呼吸性因素,血浆pH=6.1+lg HCO3/H2CO3,四、酸碱平衡的评判指标(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Sampling 动脉血气测定的样本采集,pH,血液pH通常是指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pH在正常范围:正常人,无酸碱平衡紊乱存在 存在代偿性酸或碱中毒由于机体的代偿,血浆 HCO3/H2CO3 比值仍维持在20/1左右,故pH在正常范围内。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使pH
10、变化趋向相反的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由于pH变化暂时相互抵消,使所测pH尚在正常范围。,动脉血CO2分压(PaCO2),PaCO2是动脉血血浆中以物理状态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值:4.39 6.25kPa(33 46 mmHg)平均为 5.32 kPa(40 mmHg)血浆PaCO2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肺泡通气量,两者呈反相关的关系。PaCO2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性因素的指标。,标准碳酸氢盐 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全血标本在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0%、以Pa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的条件(即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正常范围:2227
11、mmol/L,平均 24 mmol/L。测定NaHCO3的含量除了受代谢性因素的影响外,PaCO2增高,测得的NaHCO3也增高,反之亦然。标本用PaCO2为5.32 kPa的气体平衡后,消除了个体实际呼吸功能状况对PaCO2变动并进而引起NaHCO3变动的影响,故测得的NaHCO3(SB)值仅受机体固定酸负荷、碱性物质的摄入、排出及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状态(代谢性因素)的影响。,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指血标本在取得至测定HCO3浓度时,始终处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即是在被检者实际的PaCO2和血红蛋白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NaHCO3浓度。测定的NaHCO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平衡 紊乱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