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物理处理.ppt
《污水的物理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的物理处理.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沉砂池的作用,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沉砂池的几种型式,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砂池,并且沉砂池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比重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设计流量:当污水自流入池时按最大时流量计算;当污水用水泵抽升入池时,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对于合流制处理系统按降雨设计流量计算。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为60%,容重约1500kg/m3。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60。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沉砂池的超高不宜
2、小于0.3m。,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排砂方法主要有重力排砂与机械排砂。,平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的一种型式,h3,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水平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不小于0.6m;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系 统 参 数,1.长度L 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 速度,m/s,最大流速为 0.3m/s,最小为0.15m/s。t-最大设计
3、流量时的停留时 间,单位为s,3060s。2.水流断面面积A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3.池总宽度b 式中:h2-设计有效水深,m;0.251.0m。4.沉砂斗所需容积V 式中:x1-城市污水的沉砂量,一般采用3m3/105m3(污水);t-排砂时间的间隔,d;k总 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 系数,表3-3。,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设 计 与 计 算,计算内容:包括沉砂池尺寸计算、沉砂量及沉砂斗容积及尺寸计算、最小流速校核。,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则贮砂斗的上口宽b2为:贮砂斗的容积V1:式中:h3-贮砂斗高度,m;
4、S1,S2-贮砂斗上口和下口的面积。6.贮砂室的高度h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 i=6%,坡向砂斗,则,7.池总高度H 式中:h1-超高,m;h3-贮砂斗总高度,m。8.核算最小流速vmin 式中:Qmin-设计最小流量,m3/s;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 流断面面积,m2。,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计 算 公 式,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曝气沉砂池的特点:,曝气沉砂池是一个长型渠道,沿渠道壁一侧的整个长度上,距池底约6090cm处设置曝气
5、装置;在池底设置沉砂斗,池底有i=0.10.5的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砂槽。为了使曝气能起到池内回流作用,在必要时可在设置曝气装置的一侧装设挡板。,曝气沉砂池的构造:,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污水在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形式,其一为水平流动(一般流速0.1m/s),同时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速0.3m/s),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于池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只有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水平流速一般取0.10m/s;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
6、为46min;当雨天最大流量时为13min。如作为预曝气,停留时间为1030min;池的有效水深为23m,池宽与池深比为1.01.5,池的长宽比可达5,当池长宽比大于5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曝气沉砂池多采用穿孔管曝气,孔径为2.56.0mm,距池底约为0.60.9m,并应有调节阀门;每m3污水所需曝气量为3或每m2池表面积3-5m3/h曝气沉砂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和死角,进水方向与旋流前进方向一致,出水方向与进水方向垂直,应防止产生短流。,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1.总有效容积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min。2.水流断面面积A 式中:v-
7、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s。,3.池总宽度b 式中:H-设计有效水深,m。4.池长5.所需曝气量D每m3污水所需曝气量,m3/m3。,曝 气 沉 砂 池 的 计 算 公 式,沉淀池,沉淀池,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污泥区与排泥装置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出水区,污泥区,沉淀池的运行方式,1.设计流量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规则相同。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
8、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2.沉淀池的只数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不应少于2只。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表3-10的经验参数选用。,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6.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自由溢流堰,溢流堰严格水平。出水堰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ms;对二次沉淀池,不应大于1.7L/ms。亦可采用多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 物理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