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原理.ppt
《植物营养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原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篇植物营养原理,本篇讲授内容: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包括叶部营养)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植物的营养特性参考书:植物营养学(上、册)(中国农大)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大)农业化学(浙江农大),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 7595水分 525干物质影响植物物质组成的因素:1.遗传因素 如:禾本科植物含Si多、块茎植物含K多、豆科植物含N较多等。超积累植物(国外500余种,Ni有318种,锰有11种,我国仅有3种,Zn东南景天,Cd龙葵,砷蜈蚣草。2.环境条件(生长环境)如:盐渍土上生长的植物含Na和Cl较多、沿海的植物含I较多、酸性红壤上的植物含Al和Fe较多等,新鲜植
2、株 烘干,95以气体挥发(C、H、O、N)5灰分元素(P K Ca Mg S Fe Mn Zn Cu Mo B Cl Si Al Na Co Se等,几乎含有地壳中所有元素),煅烧,二、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一)判定标准1.该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6 种,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
3、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正常生长植株的干物质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元素 符号 mol/克(干重)mg/kg%,Mo 0.001 0.1-,Cu 0.1 0.6-,Zn 0.30 20-,Mn 1.0 50-,Fe 2.0 100-,B 2.0 20-,Cl 3.0 100-,S 3.0-0.1,P 60-0.2,Mg 80-0.2,Ca 125-0.5,K 250-1.0,N 1000-1.5,O 30000-45,C 40000-45
4、,H 60000-6,钼铜锌锰铁硼氯硫磷镁钙钾氮氧碳氢,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非矿质元素 C、H、O(天然营养元素)来自空气和水大量元素 N、P、K 肥料三要素或植物营养三要素,来自土壤(部分N来自生物固氮)中量元素 Ca、Mg、S(0.1%以上),来自土壤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Cl、(0.1%以下),来自土壤,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第一类:C、H、O、N、S1.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2.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第二类:P、B1.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2.储存及转换能量第三类:K、Mg、Ca、Mn、Cl 1.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
5、透调节、电性平衡等 2.活化酶类3.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第四类:Fe、Cu、Zn、Mo1.组成酶辅基2.组成电子转移系统,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可通过植物的生长表现出来。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元素毒害症”。,五、必需营养元素间的关系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2.不可代替律植物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生理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3.“相互相似”作用 如:B能消除亚麻缺铁症 Na可部分满足糖用甜菜对K的要求 Zn、Mn、Mg都可活化羧
6、化酶、鉫代替K、锶代替钙等 暂时的,部分的,次要的,说明多样性、适应性,六、有益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这些元素称为有益元素。例:豆科作物 钴(Co);藜科作物(糖用甜菜)钠(Na);水稻和硅藻 硅(Si);黄芪属(紫云英)硒(Se)海生植物(海带)碘(I)稀土元素(阿系、镧系17个元素)草莓钛(Ti)茶树、绣球铝(Al)钒、(V)、镍(Ni),第二节 植物的养分吸收 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包括:根部吸收 矿质养分(离子和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态养分(分子态)少部分 叶部吸收 气
7、态养分和喷施液体肥料,一、植物根部对无机态养分的吸收根系对养分吸收的过程包括: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养分进入质外体(自由空间)养分进入共质体(细胞内)养分:土壤 根表 根内,迁移 吸收 质流 扩散 被动 主动,(一)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1.质流定义:当土壤水分含量在土体中能够形成连续运动的情况下,由于蒸腾拉力而引起的溶质(养分)随水流向根表移动的过程。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强度(蒸腾率)呈正相关 与土壤溶液养分浓度呈正相关迁移的主要离子:氮(硝态氮)、钙、镁、硫,2.扩散定义:由于根际养分亏缺区养分浓度梯度(浓度差),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移动的过程影响因素:沿X轴上养分浓度陡度养分离
8、子的扩散系数迁移的离子:磷、钾、氮 水分多、距离远时,易溶性和移动性强的养分靠质流供应多;干旱短距离时,养分靠扩散供应为主。旱作农业土壤多呈干旱或半干旱状况,多数时间以扩散供应为主,扩散距离慢而短(3-4cm)所以,要注意施肥位置。,(二)养分进入质外体 1.基础概念:1)质外体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2)共质体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3)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4)自由空间是指植物某些组织或器官(根部)能允许外部溶液通过自由扩散而进入的那些区域。包括细胞间隙、细胞壁到原生质膜之间
9、的空隙。又可分为水分自由空间和杜南自由空间,5)水分自由空间是指被水分占据并能和外部介质溶液达到物理化学平衡的那部分质外体区域。6)杜南自由空间是指质外体中因受电荷影响,养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的那部分区域。2.被动吸收 定义:离子通过质流、扩散、交换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进入根部自由空间(质外体),并与外界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但少数离子也可通过被动吸收(简单扩散、离子通道)进入质膜内。质流和扩散的延续而进入根内称质流吸收和扩散吸收,离子的交换吸收:接触交换(截获)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土壤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实质是根与土粒上离子的直接交换。数量:约占1,远小于植物
10、的需要,根与土壤溶液中离子的交换,根与粘粒上离子的非接触交换,(三)养分进入共质体 养分通过原生质膜才能进入共质体原生质膜的特点:具有选择透性的生物半透膜原生质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原生质膜是一个具有精密结构的屏障,对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透性。一些亲脂性非极性分子或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能溶于双层磷脂层中,因而能以扩散的形式透过质膜。而极性大分子或带电离子则要借助膜上的某些物质才能透过。这种借助膜上物质进行穿透的过程叫运输,对植物而言,习惯上也叫吸收。,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主动吸收1)定义:养分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有选择性地通过原生质膜进入根细胞内,这个过程是需要消
11、耗能量的代谢过程,也称代谢吸收。2)机理:载体解说 载体:指生物膜上能携带离子通过质膜的蛋白体。也称运输酶。载体解说的理论依据,酶动力学原理,酶促反应速度,S,养分吸收速度,M,酶促反应曲线,养分吸收曲线,S+E ES E+P 底物 酶 酶底复合物 酶 产物,S外+C C-S C+S内 离子 载体 离子载体复合物 载体 离子,K1,K2,K3,米氏常数(Km),酶促反应速度,v,1/2V,S,当v=1/2V时Km=,S,养分吸收速度,M,养分吸收曲线,v,1/2V,M,酶促反应曲线,当v=1/2V时Km=,M,S,Km值即:养分吸收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离子的浓度 Km值的含义:载体对离子亲和力
12、的倒数,即米氏常数越大,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越小,反之亲和力越大。不同的养分离子米氏常数不同,说明它们在通过质膜时其竞争力不同。如:Na+Km=0.32M(大麦)K+Km=0.21M(大麦)Zn+Km=0.0111M(甘蔗)Ca+Km=0.0145M(甘蔗),线粒体,磷酸激酶,磷酸酯酶,活化载体-离子复合体,载体,活化载体,离子,外,内,质 膜,ATP,ADP,离子,Pi,ATP活化载体假说示意图,载体+离子外+ATP 载体+离子内+ADP+Pi,转运,载体转运离子的过程,(2)离子泵解说 离子泵假说:位于植物细胞原生质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化学势将某种离子“泵入”细胞内,同时将另一种离子“泵
13、出”细胞外。,离子运输过程,主动吸收的特点:逆浓度梯度积累吸收过程能被代谢抑制剂抑制不同离子进入细胞有竞争和选择性吸收速率不与细胞内外浓度差呈线性关系温度系数高(Q10),二、植物根部对有机态养分的吸收(一)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有机态物质 主要有:含氮物:尿素、氨基酸、酰胺等 含磷物:磷酸葡糖、磷酸甘油酸、卵磷脂、植酸 其它:RNA、DNA、核苷酸等 浙农大在水稻苗上用各种氨基酸 培养液试验其肥效,结果如下:效果超过硫铵:L-组氨酸、甘氨酸 效果不及硫铵但超过尿素:L-丝氨酸、L-谷氨酸、L-精氨酸、DL-丙氨酸、L-亮氨酸、DL-天冬氨酸、L-脯氨酸、L-酪氨酸、L-赖氨酸、DL-苏氨酸、L-
14、异亮氨酸、DL-苯丙氨酸。有抑制作用:L-蛋氨酸,(二)有机养分吸收机制 研究结果认为:1.有机物质分子大小与吸收难易有关,越小越易吸收 2.有机物质脂溶性大小与吸收难易有关,脂溶性有利透过质膜 3.溶于脂相的极大分子不易透过质膜;不亲脂的极小分子易被吸收 4.植物只能吸收D-葡萄糖,不能吸收L-葡萄糖 5.吸收具有选择性,属主动吸收 6.“胞饮作用”是吸收有机养分的特殊方式,三、植物叶部对养分的吸收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指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一)叶部吸收养分的机理(叶部吸收途径),1.表皮细胞途径 养分通过角质膜分子间隙靠扩散、渗透进入表皮细胞,由于角质膜中脂肪酸、果胶的羧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营养 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