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与TF卡的区别.docx
《SD卡与TF卡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D卡与TF卡的区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D卡与TF卡的区别T-Flash全名:TransFLash,由摩托罗拉与SANDISK共同研发,在2004年推出。是一 种超小型卡(11*15*1MM),约为SD卡的1/4,可以算目前最小的储存卡了。TF卡 可经SD卡转换器后,当SD卡使用。利用适配器 可以在使用SD作为存储介质的设 备上使用oTransFlash主要是为照相手机拍摄大幅图像以及能够下载 较大的视频片段 而开发研制的。TransFlash卡可以用来储存个人数据,例如数字照片、MP3、游戏 及用于手机的应用和个人数据等,还内设置版权保护 管理系统,让下载的音乐、影像 及游戏受保护;未来推出的新型TransFlash还备有加密功
2、能,保护个人数据、财政 纪录及健康医疗文件。体积小巧的TransFlash让制造商无须顾虑电话体积即可采用 此设计,而另一项弹性运用是可以让供货 商在交货前随时按客户不同需求做替换,这 个优点是嵌入式闪存所没有的。SD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 记忆设备。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 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 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 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SD卡百科名片SD卡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
3、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 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 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 开发研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 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目录隐藏简介SD卡和MMC卡谏率等级SD卡的使用SD卡的辨别SD卡发展历程Mini SD 与 Micro SD 卡覆写保护开关简介SD卡和MMC卡谏率等级SD卡的使用SD卡的辨别SD卡发展历程Mini SD 与 Micro SD 卡覆写保护开关
4、开放标准 技术说明 SDIO介绍 不同型号的MMC/SD卡 DRM特色 SD卡的辨别 SD卡适用的电子产品 相关问题:编辑本段简介SD卡在24mmx32mmx 2.1mm的体积内结合了 SanDisk快闪记忆卡控制与 ML C (Multilevel Cell)技术和 Toshiba (东芝)0.16u 及 0.13u 的 NAND 技术,通过 9 针的接口界面与专门的驱动器相连接,不 需要额外的电源来保持其上记忆 的信息。而 且它是一体化固体介质,没有任何移动部分,所以不用担心机械运动的损坏。编辑本段SD卡和MMC卡SD卡的技术是基于 MultiMedia卡(MMC )格式上发展而来,大小和
5、 MMC卡差 不多,尺寸为32mm x 24mm x 2.1mm。长宽和 MMC卡一样,只是比MMC卡厚 了 0.7mm,以容纳更大容量的存贮单元。SD卡与MMC卡保持着向上兼容,也就是 说,MMC卡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 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 以被MMC设备存取。(SD卡外型采用了与MMC卡厚度一样的导轨式设计,SD卡结构以使SD设备可以适合MMC卡)。SD卡接口除了保留MMC卡的7针外,还在两边加多了 2针,作为数据线。采 用了 NAND型Flash Memory,基本上和SmartMedia的一样,平均数据传输率能达 到 2MB/S。编辑本段速率等级SD卡还提供不同的
6、 速度,它是按CD-ROM的150kB/秒为1倍速的速率计算方 法来计算的。基本上,它们能够比标准CD-ROM的传输速度快6倍(900 kB/秒),而 高速的SD卡更能传输66x (10 MB/秒)以及133x或更高的速度。一些数码相机需 要高速SD卡来更流畅地拍摄影片,和连续拍摄相片 更迅速。直至2005年12月,大 部分设备跟从SD卡的1.01规格,而更高速至133x的设备亦跟从1.1规格。设有SD卡插槽的设备能够使用较簿身 的MMC卡,但是标准 的SD卡却不能插 入到MMC卡插槽。SD卡能够于CF卡和PCMCIA卡上,插上转接器使用;而 mini SD卡和microSD卡亦能插上转接器于
7、SD卡插槽使用。一些USB连接器能够插上S D卡,而且一些读卡器亦能够插上SD卡,并由许多连接埠,例如 USB、FireWire等 存取使用。SD卡的结构能保证数字文件传送的安全性,也很容易重新格式 化,所以有着广 泛的应用领域,音乐、电影、新闻等多媒体文件都可以方便地保存到SD卡中。因此不少数码相机也开始支持SD卡。编辑本段SD卡的使用SD卡应用于以下的手提数码装置:数码相机储存相片及短片数码摄录机储存相片及短片个人数码助理(PDA)储存各类资料手提电话储存相片、铃声、音乐、短片等 资料多媒体播放器SD卡多用于MP3随身听、数码摄像机、数 码相机等,也有用于笔记本电 脑上。 其投影面积与MM
8、C卡相同,只是略微厚一点,为2.1mm,但是SD卡的容量大得多, 且读写速度也MMC卡快4倍。同时,SD卡的接口与MMC卡是兼容的,支持SD卡 的接口大多支持MMC卡。目前SD卡在数码相机中正在迅速普及, 大有成为主流之 势。SD卡在今年的发展很快,已经开始威胁 到CF卡的市场分额了。这是由于SD 卡的体积要比CF卡小很多,并且SD卡在容量、性能和价格上和CF卡的差距越来 越小,而这两 年支持SD卡的手机迅速在市场走热,因 此,SD卡的迅速成长绝对不 是偶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MMC卡也能和SD卡相兼容,这也 正是SD卡迅速走 红的原因之一。不过注意的是,在某些产品例 如手机上,SD卡和MMC
9、卡是不能兼 容的。现在的SD卡容量由8MB到32GB不等。编辑本段SD卡的辨别SD卡身材小巧,一般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会有太多了解,因此从外观上辨别有 些困难,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市场上常见 的SanDisk牌SD卡真假的辨别方法: 首 先是看存储卡 本身,sandisk正品储存卡都在正面贴有激光变彩标签,不同角度都会 产生激光色彩 变化。其次是国内代理的行 货正品卡,均采用了与上面 相类似的塑料封 装的包装形式,但是右下的“5年保证”的字样和日文均改为了图形表明的5年质保。另外,还可以从SD卡底部是否有缺口来进行最简单识别,由于正品SanDisk 牌SD卡背面产地上方的编号是唯一的,并可通过80
10、0电话查询真伪,但据说这一 查询系统目前尚未做好。编辑本段SD卡发展历程在 2006 年,SD 卡容量有 8、16、32、64、128、256、或 512 MB, 1、2、4、 6、8(SDHC) GB。SD/MMC卡已经替代东芝 开发的SM卡,成为了便携式数码相机 使用最广泛的数 字存储卡格式。2001年SM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但到了 2005年下降到了 40% 左右,并且还在快速滑落。大部分的数码相机生产商都提供了 SD卡的支持,包括佳 能、尼康、柯达、松下及柯尼卡美能达等。三大主要厂商仍然在坚持使用自己的专利 格式:奥林巴斯和 富士使用xD卡, 索尼使用Memory Stick。另
11、外,SD卡还没有攻入CF卡占绝对地位 的 数码单镜反 光相机 市场。(除2005年尼康新发布的D50支持SD。)SD卡是东芝在MMC卡技术中加入加密技 术硬件而成,由于 MMC卡可能会较 易让使用者复制数码音乐,东芝便加入这些技术希望令音乐业界安心。类似的技术包 括索尼的MagicGate,理论上加密技术可引入一些数码版 权管理措施,但这功能甚少 被应用。用户可以使用一个USB的读卡器,在个人电脑上使 用SD卡。某些新型电脑上 已经内置了读卡装置。最新的发展是SD内建了 USB插口,省略了读卡器。SanDisk的设计是使用一 个可折叠的护 套来保护USB插口。尽管Sandisk并不是第一家内建
12、USB功能的SD 卡生产商,但由于其在业内的重要地位。这一动作带动了其他厂商跟风。“SD”商标实际上是用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用 途:它最早是用在“超级密度光盘”上 (Super-Density Optical Disk),这个由东芝开发的产品在 DVD格式之争中败北。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D”字看起来像一张光盘。SD系列记忆卡都是SanDisk完成测试后送 交SD卡协会认证规 格,因此几乎所 有专利权都掌控在SanDisk手上。编辑本段Mini SD 与 Micro SD 卡随着SD卡存储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 Mini SD和Micro SD卡。Mini SDMiniSD由虹和SanDisk共同
13、开发。为了方便更多使用者能在不同存储卡中 转换使 用mini SD,SanDisk还特意推出了 SD转接卡,可与现在使用 SD卡的数字相机、 PDA掌上电脑和MP3音乐播放器共同使用。Mini SD只有SD卡37%的大小,但是 却拥有与SD存储卡一样的读写效能与大容量, 并与标准SD卡完全兼容,通过附赠 的SD转接卡还可当作一般SD卡使用。Micro SD在超小型存储卡产品上,SD协会率先将T-flash纳入其家族,并命名为 Micro SD, 只有指甲般大小的Micro SD在推出后,令消费者惊艳不已,现在很多手机上也使用 了这种存储卡。MMC micro与Micro SD并列为目前全球最小
14、的迷你存储卡,超小 体积却拥有着 更大的优势,可以运用于各类的数码产品,不浪费产品内部设计的空间 令产品设计者 所喜爱,对于精致化数码生活也 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编辑本段覆写保护开关由上面观看,在SD卡的右面通常有一个开 关,即是覆写保护SD卡侧面的写保护开关开关,而MMC卡则没有。当覆写保护开关拨下时,SD卡将受到覆写保护,资料只 能阅读。当覆写保护开关在上面位置,便可以覆写资料。由于这保护开关是选择性的 有些品牌的SD卡没有此保护掣。覆写保护开关的原理与卡式录音带,VHS录像带,电脑磁片上的覆写保护类似 关闭状态表示可覆写,而开启状态表示被保护。如果开关破损,这张卡便只能变成写 保
15、护的只读存储卡。有一种 方法可以解决这 个问题,即用 胶带将凹口封住,这样的话这张 卡将永远处于可写状态。Kingmax生产的SD卡没有写保护开关。因为该公司认为这个开关太容易损坏。 它所生产的SD卡厚度与MMC卡相同,为1.4毫米。编辑本段开放标准与其它存储卡格式一样,SD卡也有众多的专利和注册商标保护,授权只能由安 全数字卡联盟进行。安全数字卡联盟现在的授权协议并不允许开放 源代码的SD驱动 程序,这种状况产生了很多关于开放源代码和免费软件的争论。通行的做法是开发一 个开放源代码的外壳,但核心是针对特定平台的封闭源代码SD驱动程序,这种做法 与期望的开放 标准差异太大。另一种通行的做法是采
16、用较老的 MMC模式,因为根据 SD卡标准,所有的SD卡都必须支持MMC模式。这说明SD卡的开放度比CF卡或闪存低,上述两种格式几乎免费,仅需要使用 联盟标志和注册商标的授权费。但比xD卡或记忆棒的开放度高得多,这两种格式根 本不提供公开文档支持。编辑本段技术说明慢速的四线序列接口所有SD和SDIO卡都必须支持较老 的SPI/MMC模式。这个模式支持慢速的四 线序列接口(时钟、序列输入,序列输出,芯 片选择),兼容于序列终端接口( SPI) 和许多微控制器。大部分数码相机,数码音频 播放器和其他便携设备仅能使用 MMC模式。有关这 一模式的详细文档可以从MMCA购买,价格是500美元。但是部分
17、有关SDIO的文 档是免费的。有些还可以从存储卡厂商处获得。MMC模式不支持SD卡的加密特性。从免费的文档里也找不到 这些细节。但对 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这无关痛痒,用户制式用来储存不受保护的数据。三种传输模式SD卡共支持三种传输模 式:SPI模式(独立序列 输入和序列输出),1位SD模 式(独立指令和数据通道,独有的传输格式),4位SD模式(使用额外的针脚以 及某些重新设置的针脚。支持四位宽的并行传 输)低速卡通常支持0400千比特/秒数据传输率,采用SPI和1位SD传输模式。 高速卡支持0 100兆比特/秒数据传输率,采用4位SD传输模式;支持0W5 兆比特/秒,采用SPI和1位SD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D TF 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