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ppt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离体快速繁殖.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植物离体微繁,主要内容:1.植物离体微繁2.影响植物离体微繁成功的因素3.植物离体微繁过程中常见异常现象及对策,植物有哪些繁殖方法?,思 考:,分株繁殖,压条繁殖,播种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繁殖,1.植物离体微繁,植物离体微繁(micropropagation):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个体的方法。属离体无性繁殖(propagation in vitro)。又称为快速繁殖(rapid cloneprogagation)。,植物离体微繁的特点,1.繁殖系数高,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它
2、的高速度是以下三种因素构成的:有较高的增殖倍数;较短的增殖周期;周年生产。2.应用广泛,是推广良种的重要手段:占用空间小,生产效率高,省时、省工、节约土地。3.繁殖材料用量少,不受季节限制,可实现工厂化生产;4.能获得无毒苗木无性系5.木本植物应用潜力大:繁殖各种珍稀、濒危、名贵、突变物种。,1.1 植物离体微繁过程,第一阶段 稳定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 稳定培养系的增殖、生长和增状时期第三阶段 诱导茎芽生根形成小苗时期第四阶段 生根小苗移栽和驯化时期第五阶段 商品苗培育时期,第一阶段:稳定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时期,任何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采制适宜的外植体。外植体的选择有
3、什么要求呢?第一,选择优良的种质:易于离体培养的种类、品种、类型;生产或研究上意义比较大的种类、品种、类型。第二,选择健壮的植株:第三,选择合适的部位 茎尖: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无病毒分布。但材料来源有限,为此茎段也是重要来源。叶片:采用幼嫩的叶片较好。如:秋海棠、矮牵牛、菊花等。花(花蕾):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在花诱导之前细胞的脱分化容易发生,故外植体常取发育早期阶段的花,即花蕾。胚:大多数花卉都可用胚培养的方式进行快繁,如:百合、羽叶甘蓝、蝴蝶兰、卡特兰等。,外植体的选择,第四,取材季节合理:选取外植体的季节和时间,对培养材料的启动和培养至关重要。一般在生长季春夏。第五,考虑器官的生理状态
4、和发育年龄;第六,选择大小合适的外植体;外植体过大,不易灭菌,过小,不易成活。一般0.5-1cm;脱毒培养。,外植体的灭菌,无菌的外植体材料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重要前提与可靠保证,而消毒则是获得无菌外植体的有效方法。取来的外植体需要经过仔细的表面灭菌处理,外植体灭菌常用消毒剂。消毒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消毒剂种类及浓度、消毒时间,减少组织的死亡.2.在用消毒剂对材料表面消毒后,必须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上以除去残留杀菌剂,但用酒精消毒时,则不必漂洗。3.与消毒剂接触过的切面在转移至无菌基质前需切除,因为消毒剂会阻碍植物细胞对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吸收。4.在外植体污染严重时,应用流水漂洗1h以上或先种子
5、培养得到无菌种苗,然后用其各个部分建立组织培养。5.Hgcl2效果最好,但较难从外植体去除,对人的伤害也最大,用后要用水冲洗至少5次。,外植体的接种和培养,外植体的接种无菌操作 外植体表面灭菌切取分离无菌培养基外植体的培养 光照、温度、湿度、培养基pH、气体调节,接种材料修整与冲洗,材料表面灭菌,1.叶片0.5cm0.5cm,2.微茎尖,3.带节茎段,外植体切割,4.芽丛分离,顶梢切割成0.51.0cm的茎尖;(除叶,剥去休眠芽的鳞片);茎尖流水冲洗24h;75%酒精迅速漂洗30s;0.1%升汞或稀释20倍的次氯酸钠液消毒58min(取自老枝条上的可适当延长时间);无菌水冲洗3-5次。,材料处
6、理及消毒,外植体接入培养基,注意,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需注意下面两个问题:1.采样和表面灭菌;2.首次接种污染率的估算与对策:首次接种,小容器,多数量,尽量分散,互相隔离,效果最好。,从植物组织培养积累的知识中,可将植物再生过程划分为四种方式:1)顶芽和腋芽的发育2)不定芽的发育3)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与发育4)原球茎的发育,第二阶段:稳定培养系的增殖、生长和增状时期(诱导外植体生长与分化),1)顶芽和腋芽的发育,顶芽和腋芽在离体培养中都可被诱导而发育。从芽萌发出苗,即枝条,枝条向上延伸,新形成的芽将逐渐发育。如果将新形成的芽切割下来,使之再萌发出新的枝条,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枝条生根,并种植到土壤中
7、去,便完成了植物再生的全过程。适宜这种再生繁殖的植物,在采样时只能采用顶芽,侧芽或带有芽的茎切段,其它如种子,萌发后取枝条等也可以。,幼嫩茎尖,营养芽,茎尖培养,在顶芽的培养中,还有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即采用极其幼嫩的顶芽的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由它作为外植体。过去常被称为“分生组织培养”,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称作“茎尖培养”为宜。真正的茎尖分生组织是被限制在一极小的范围内,那里的细胞几乎没有分化,在活跃地进行细胞分裂,保持着强烈的再生分化能力,这个部分不包括叶原基,处于茎的极顶尖处。,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微茎尖培养 普通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类型,普通茎尖指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芽尖及侧芽,微
8、茎尖为,普通茎尖培养方法,取材,材料处理及消毒,培 养,接种,驯化移栽,直接取材:在生长旺盛、枝条健壮、无病的母株上选生长不久、杂菌污染少的顶梢(12cm)(取前可喷杀菌药),取顶芽或侧芽。从试管苗获取。,取 材,取1-2顶梢,茎尖培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都采用稍大一些的茎尖来培养。之所以用茎尖培养,是为了脱除病毒病的危害,因为只有茎尖未受病毒侵染。如果是经过病毒鉴定的母株,或该种植物有无病毒并不在考虑之中,当然最好是采用腋芽,或带腋芽的茎切段。过小的茎尖只有很低的存活率,并且最初生长太慢。如果某些植物具有比较强的顶端优势,那么在培养中也同样有所表现,往往顶芽抑制侧芽的萌发,这样总是获得分枝
9、很少的独立的枝条,限制了繁殖的速度,通常采取切除顶芽和适当增加细胞分裂素两项措施加以克服。,茎段培养过程,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茎段在无菌条件下,切成几厘米长带芽的节段,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茎段可直接发生不定芽,或先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脱分化形成再生苗。把再生苗进行切割,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便可得到完整的小植株。,图示茎段培养过程,去叶片用自来水冲洗,2)不定芽的发育,在培养中由外植体产生不定芽分化,通常经历两个不同的生长时期:首先外植体要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或不形成愈伤组织;第二步由已脱分化的细胞或新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再分化形成一些分生细胞团。然后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器官原基,在构成
10、器官的纵轴上表现出单向的极性。,3)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与发育,体细胞胚状体类似于合子胚但又有所不同,它也通过球形,心形,鱼雷形和子叶形的胚胎发育时期,最终发育成小苗。但它是由体细胞发生的。通过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来进行无性系的大量繁殖具有极大的潜力。其特点是:成苗数量多,速度快,结构完整。,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方式,胚状体产生的五种方式:由外植体的表皮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由外植体组织内部的细胞产生胚状体;由愈伤组织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由胚性细胞复合体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由单个游离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4)原球茎的发育,大部分兰花的培养属于这一类型。原球茎特点:缩短的、呈珠粒状的、由胚性细胞组
11、成的、类似嫩茎的器官。原球茎是一种类胚组织,培养兰花的茎尖或腋芽可直接产生原球茎,继而分化成植株,也可继代增殖为原球茎。特点:受材料的局限性较大。,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种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培养。初代培养时,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即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和少量的生长素。初代培养建立的无性繁殖系包括:茎梢、芽丛、胚状体和原球茎等。,小结,在初代培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芽、苗、胚状体和原球茎等,数量都还不多,也难以直接种植到栽培介质中去,这些培养的材料可统称为中间繁殖体,它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增殖,使之越来越多,才能发挥快速繁殖的优势。在快速繁殖中初代培养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12、,而继代培养则是经常性不停的进行过程。但在达到相当的数量之后,则应考虑使其中一部分转入生根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增殖只是贮备母株,而生根才是增殖材料的分流,生产出成品。,第三阶段:诱导茎芽生根形成小苗时期,继代培养是继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培养过程。旨在繁殖出相当数量的无根苗,最后能达到边繁殖边生根的目的。继代培养的后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过程。如果以2株苗为基础,那么经10代将生成210株苗。增殖使用的培养基对于一种植物来说每次几乎完全相同,由于培养物在接近最良好的环境条件,营养供应和激素调控下,排除了其他生物的竞争,所以能够按几何级数增殖。,继代培养,继代培养中扩繁的方法包括:切割茎段
13、、分离芽丛、分离胚状体、分离原球茎等。,继代培养中扩繁的方法,在中间繁殖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就使部分培养物分流,进入壮苗与生根途径。试管内生根或壮苗阶段的意义:试管内生根或壮苗的阶段,目的是为了成功地移植到试管外的环境中,也是使试管苗适应外部环境的一个过渡时期。在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大多数植物要分离成单苗,有的可分成小丛苗,转移培养后应停止增殖,迅速生根,同时苗也长高了,以后便于移栽。,茎芽生根诱导的途径:1、是试管(瓶)内生根2、是试管(瓶)外生根,5.2.3.1试管内生根 将长到一定长度的微枝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继续培养。(IBA NAA)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跟为不定根,依据根形成的部位又分为皮
14、部根和愈伤根。,思考:皮部根和愈伤根哪个利于组织培养?为什么,判断试管苗生根好坏依据:1、根系质量(粗度、长度)2、根系数量(条数,毛细根),5.2.3.2 试管外生根试管外生根技术是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同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优势:1、试管外生根苗比试管内生根苗生理活性更好;2、经济成本相对试管内生根要低很多,第四阶段:生根小苗移栽和驯化时期,试管苗的特点及移栽,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1.试管苗的生长环境;2.试管苗的弱点;3.克服弱点,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措施。,试管苗的生长环境,无菌 异养 高温 弱光 恒湿,试管苗由于是在无菌、有营养
15、供给、适宜光照和温度、近100的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因此,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正常小苗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通过炼苗,例如通过控水、减肥、增光、降温等措施,使它们逐渐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使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之更适合于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管苗顺利移栽成功。,克服弱点,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措施,移栽前的准备,A.试管苗壮苗 加入生长控制剂,如多效唑,B9(丁酰肼),CCC(矮壮素),其作用是使苗粗壮,叶绿素增加。,B.试管苗炼苗,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打开瓶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d,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3d,经受
16、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的移栽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第二,要选择恰当的种植介质,最要紧的是疏松透气,适宜的保水性,容易灭菌处理,不利于杂菌滋生。常用的有粗粒状蛭石、珍珠岩、粗沙、炉灰渣、谷壳(或谷壳灰)、锯木屑等,或者将它们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第三,要防止菌类滋生。试管苗原来的环境是无菌的,种植出来以后难以保持完全无菌,但应尽量不使菌类大量滋生,以利于试管苗成活。第四,要注意一定的光、温条件。一般强度较高的慢射光较好。第五,再生植株的鉴定:是指用细胞学或形态学等方法检查再生植株是否有遗传变异。,试管苗的移栽基质,泥 炭,珍珠岩
17、,椰糠,提高小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第一、将小苗分级第二、要进行炼苗第三、选好定植场所第四、要严格掌握移栽技术,科学确定合适的移栽时间第五、重视移栽后的管理,提高效益的措施,a.提高技能,提高生产效率;b.减少投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c.实施简化培养;d.节约水电。,5.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影响组培苗快繁的内因 影响组培苗快繁的外因,影响组培苗快繁的内因,植物材料(外植体)的影响5.3.1.2 继代培养的次数5.3.1.3 愈伤组织的遗传特性及其生理状态5.3.1.4 植物离体分化过程类型的影响,植物材料(外植体)的影响,外植体的影响包括:外植体的基因型、外植体的类型及其生
18、理状态、外植体的大小、取材植株的年龄及生理状态等。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基因型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可能原因:基因对激素需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一般来说增值能力 草本木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年幼材料老年材料;刚分离组织已继代的组织;胚营养体组织;芽胚状体愈伤组织。,5.3.1.2 继代培养,(1)形态发生能力的保持或丧失;(2)培养中发生的变异(3)继代培养时间长短(4)季 节,(1)形态发生能力的保持或丧失;,在大多数以顶芽或腋芽增殖方式繁殖的植物中,在培养许多代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增殖能力,对于这种类型,似乎不大会出现形态发生能力削弱或丧失的问题,它们完全类似于常规的无性繁
19、殖,只不过微型化了而已;采用细胞培养或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需要关心着形态发生能力是否能持久。形态发生能力减弱或丧失大多由三个因素造成:,形态发生能力减弱或丧失大多由三个因素造成:,a.愈伤组织中含有从外植体启动分裂时就包括进来的成器官中心(分生组织),当重复继代时会逐渐减少至丧失当它们不存在时,其它的愈伤组织难以再诱导形成成器官中心,这些愈伤组织不能形成维管束,而始终保持着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分裂;b.形态发生潜力的丧失,可能是由于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的减少;c.不正常染色体聚集可能会抑制发育过程。,(2)培养中发生的变异,培养中的细胞团,由于不断的继代使不正常植株产生的频率增加,变异的范围相当广泛。
20、表现型变异:叶形态变异,花青素颜色丧失,绒毛丧失,变侏儒,花的形态变异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可以产生变异;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基因突变;核外基因组的分离导致变异;非遗传的生理适应变异。,(3)继代培养时间长短,关于继代培养次数对繁殖率的影响报道不一:有的材料长期继代可保持原来的再生能力和增殖率,如葡萄;有的经过一定时间继代培养后才有分化再生能力,如沙枣;有的随继代时间加长而分化再生能力降低,如杜鹃。,(4)季 节,有些植物材料能否继代与季节有关,主要原因是:继代中有休眠现象。,5.3.1.3 愈伤组织的遗传特性及其生理状态,其影响主要通过:a、诱导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及培养条件
21、均能影响愈伤组织的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其再生能力 b、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基上培养的时间越久或代数越多,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形态发生越困难 c、体积大不利于分化一般选取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分化培养,芽的增殖途径,芽及嫩梢的增殖是微繁的关键时期,芽的增殖途径一般有一下5 种:A、嫩梢扦插增殖途径:又称节培法或微型扦插法,由单芽茎段增殖成苗。特点:一次成苗,遗传性状稳定,培养过程简单,适用范围大,移栽容易成活。主要适用:一些增殖培养比较困难,顶端优势明显或生长迅速,或对组培苗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木本植物。关键在于外植体芽位的选取B、丛生芽增殖型 茎尖或初代培养的芽发生腋芽丛生芽。特点:遗传性状稳定,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快速 繁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