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年八班施聿洋.ppt
《作者一年八班施聿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者一年八班施聿洋.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者:一年八班 施聿洋,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定義(一),溫室效應是一自然現象,自盤古開天以來,就存在於地球。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在輻射平衡狀態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18 C,比目前地表的全球平均氣溫15 C低了許多。大氣的存在使地表氣溫上升了約33 C,溫室效應是造成此一溫度差距的主要原因。,溫室效應的定義(二),地球大氣中的許多氣體幾乎不吸收可見光,但專門吸收地球放射出去的輻射。這些氣體,允許約50%的太陽輻射穿越大氣為地表吸收,但卻攔截幾乎所有的地表及大氣輻射出的能量,減少能量的損失,並且再將之放射出來,使得地表及對流層溫度升高。大氣放射出的輻射不但暖化地表溫度,而且在夜晚繼續放射,使
2、地表不致於因缺乏太陽輻射而變得太冷。這些氣體的影響類似農業用溫室的暖化作用,因此稱為溫室氣體,它們的影響則稱為溫室效應。,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由於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約六十億噸的量增加。氟氯碳化物(CFCs)以CFCl1、CFC12及CFC113佔最大使用量。使用範圍包括冷媒、清洗、噴霧及發泡等,同時此類化合物也是破壞臭氧層的禍首。臭氧(O3)來自地面污染,如汽機車、發電廠、煉油廠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及碳氫化合物,經光化學作用而產生臭氧。,溫室效應的元兇,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暖化的第一號元兇,大多數人相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減緩全球暖化的影響。但是,
3、研究工業用氣體的科學家們認為,甲烷是全球氣候暖化的第二號元兇影響,也應該作適當的管制,以減低溫室效應。,溫度變化與二氧化碳圖,溫室氣體比例圖,台灣溫室氣體排放,台灣2005年二氧化碳總排放量:2.55億公噸。台灣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22位(佔全世界1%)台灣2005年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11.26公噸(世界平均4.18噸)台灣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21億公噸。台灣200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52億公噸(成長一倍)。台灣1990-2003,二氧化碳排放量,單年增加最多,占全球第7名。,溫室效應影響,冰川融解 過去一百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大約0.1至0.25米。科學家預測,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者 一年 八班施聿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