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设计作用荷载第二部分.ppt
《桥梁的设计作用荷载第二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的设计作用荷载第二部分.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偶然作用,偶然作用:地震作用;船只或漂流物(排筏等)撞击作用;汽车撞击作用;施工荷载力.,一 地震作用,*地震区桥梁的设计计算,必须考虑地震力(earthquake force)。*地震力的计算涉及地震理论、结构动力学、工程地质等多方面的知识。*详细计算方法和结构抗震设计可参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地震波传播震区地面运动桥梁基础受到强迫运动桥梁振动。地震力:指强烈的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自身的惯性力(地面水平运动加速度与结构质量的乘积)。它不仅与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有关,也与结构的动力特性(频率和振型)有关,还与桥址处的地质情况有关。,
2、地震作用分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经验表明地震的水平运动是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结构抗震验算时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衡量地震规模的大小一般采用:震级(magnitude)和烈度(intensity)震级M,表示地震的强弱,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I,表示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和对工程设施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若干个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反映地震本身的剧烈程度。根据水平地震系数Kh(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与重力加速度g的比值)加以划分的。设计烈度:由设计者根据建桥地区的基本烈度、桥梁的重要性、遭破坏后进行修复的难易程度选用的。,根据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
3、06),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取代地震基本烈度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3.6。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表述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15g、0.2g和0.3g地区的桥涵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4g地区的桥涵工程,应进行专门的抗震研究和设计。,地震力的计算方法分静力法和动态法,1、静力法 静力法是用一个水平方向作用的等效静止荷载表示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其计算公式如下:,静力法主要使用于刚度较大结构。规范规定:挡土墙、桥台用静力法计算地震力。,2、反应谱理论,动态法主要有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法 反应谱理论是一种简化的动态分析法,又称动静法。桥梁抗震规范主要
4、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地震力。,对于高墩或特大跨度的桥梁,应同时采用时程分析法,取最不利结果。,(1)单质点地震力,水平地震系数(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与重力加速度g的比值),动力放大系数,表示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绝对水平加速度与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的比值,即以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为单位的加速度反应谱),(2)多质点系统地震力,多质点系统由于地震引起的复杂振动可以看作自振振型的迭加。,二 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冲作用,在通行船舶或有漂流物的河流中,河中墩台需要考虑船舶或漂流物的撞击力(collision impact)。船舶或漂流物与桥梁结构的碰撞过程十分复杂,其与碰撞时的环境因素(风浪、气候
5、、水流等)、船舶特性(类型、尺寸、速度、装载情况、船体强度和刚度等)、桥梁结构特性(尺寸、形状、材料、质量和抗力等)等有关。,目前,撞击力通常按静力法计算,假定船筏作用于墩的有效动能转化为撞击力F所做的功。铁路规范计算公式为:,公路桥梁规范按照“静力法”,并依据2004年版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给出了一至七级内河航道上、不同吨位的船舶可能产生的横桥向和顺桥向撞击作用标准值。对近海通行海轮区域的船舶(吨级从300050000t)产生的横桥向和顺桥向撞击作用标准值,则是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的。当桥墩配置了防撞设施时,可不计撞击作用。,三 汽车撞击作用,公路桥梁的某些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设计 作用 荷载 第二 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