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基础与辐射防护.ppt
《核物理基础与辐射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物理基础与辐射防护.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Radiation Interactions with Matter,5.1 概述,1、什么是射线?,射线,指的是如X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等,本质都是辐射粒子。,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是辐射探测的基础,也是认识微观世界的基本手段。,本课程讨论对象为致电离辐射,辐射能量大于10eV。即可使探测介质的原子发生电离的能量。,2、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类,3、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为内能项,弹性碰撞(即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即动能不守恒),为第一类非弹性碰撞,如入射粒子与处于基态的核碰撞,且使核激发;,为第二类非弹性碰撞,如入射粒子与处于激发态的核碰撞,且使其退激。,4、
2、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的慢化,载能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的慢化过程,可分为四种,其中前两种是主要的:,(1)电离损失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入射带电粒子与靶原子的核外电子通过库仑作用,使电子获得能量而引起原子的电离或激发,自身损失能量,称为电离损失。,电离核外层电子克服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原子成为正离子。,激发使核外层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2)、辐射损失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使入射带电粒子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伴随着发射电磁辐射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当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以辐射光子损失其能量,我
3、们称它为辐射损失。,尤其对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辐射损失是其重要的一种能量损失方式。,(3)、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弹性碰撞,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而发生弹性散射。弹性散射过程中,入射粒子和原子核的总动能不变,即入射粒子既不辐射光子,也不激发或电离原子核,但入射粒子受到偏转,其运动方向改变。,弹性碰撞过程中,为满足入射粒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入射粒子损失一部分动能使核得到反冲。碰撞后,绝大部分能量仍由入射粒子带走,但运动方向被偏转。,核碰撞能量损失只是在入射带电粒子能量很低或低速重离子入射时,对粒子能量损失的贡献才是重要的。但对电子却是引起反散射的主要过程。,这种由入射带电粒子
4、与靶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引起入射粒子的能量损失称之为核碰撞能量损失,我们把原子核对入射粒子的阻止作用称为核阻止。,(4)、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弹性碰撞,受核外电子的库仑力作用,入射粒子改变运动方向。同样为满足能量和动量守恒,入射粒子要损失一点动能,但这种能量的转移很小,比原子中电子的最低激发能还小,电子的能量状态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入射粒子与整个靶原子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方式只是在极低能量(100eV)的粒子方需考虑,其它情况下完全可以忽略掉。,5.2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重带电粒子均为带正电荷的离子;,重带电粒子主要通过电离损失而损失能量,同
5、时使介质原子电离或激发;,重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径迹近似为直线。,2、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规律,1)能量损失率(Specific Energy Loss),指单位路径上引起的能量损失,又称为比能损失或阻止本领(Stopping Power)。,按能量损失作用的不同,能量损失率可分为“电离能量损失率”和“辐射能量损失率”。,对重带电粒子,辐射能量损失率相比小的多,因此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损失率就约等于其电离能量损失率。,2)Bethe 公式(Bethe formula),Bethe公式是描写电离能量损失率Sion与带电粒子速度v、电荷Z等关系的经典公式。,(1)与带电粒子质量M无关,仅与其
6、速度v和电荷数z有关。,(2)与带电粒子的电荷z的关系;,与带电粒子的速度v的关系:非相对论情况下,B随v变化缓慢,近似与v无关。,(4),吸收材料密度大,原子序数高的,阻止本领大。,z入射粒子电荷数,v入射粒子速度,m0为电子静止质量,N靶物质单位体积的原子数,Z靶物质原子的原子序数,I靶物质平均等效电离电位。,2009-05-30,13,3、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带电粒子沿入射方向所行径的最大距离,称为入射粒子在该物质中的射程R。,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行径的实际轨迹的长度称作路程(Path)。,路程 射程,重带电粒子的质量大,与物质原子相互作用时,其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因此,重带电粒子的射程
7、与其路程相近。,若已知能量损失率,从原理上可以求出射程:,射程往往通过实验测定。,入射粒子能量高,其射程长;反之则短。,2009-05-30,14,5.3 快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快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快电子的速度大;,快电子除电离损失外,辐射损失不可忽略;,快电子散射严重。,重带电粒子相对速度小;,重带电粒子主要通过电离损失而损失能量;,重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径迹近似为直线。,1、快电子的能量损失率,对快电子,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的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量损失。,电子电离能量损失率的Bethe公式:,2009-05-30,15,辐射能量损失:,辐射能量损失率:,量子电动力学计算表明,辐
8、射能量损失率服从:,2009-05-30,16,讨论:,:辐射损失率与带电粒子静止质量m的 平方成反比。所以仅对电子才重点考虑。,当要吸收、屏蔽射线时,不宜选用重材料。,当要获得强的X射线时,则应选用重材料作靶。,:辐射损失率与带电粒子的能量E成正比。即辐射损失率随粒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3):辐射损失率与吸收物质的NZ2成正比。所以当吸收材料原子序数大、密度大时,辐射损失大。,2009-05-30,17,对电子,其辐射能量损失率为:,电子的两种能量损失率之比:,E的单位为MeV,探测学中所涉及快电子的能量E 一般不超过几个MeV,所以,辐射能量损失只有在高原子序数(大Z)的吸收材料中才是重
9、要的。,2009-05-30,18,2、快电子的吸收与射程,电子的运动径迹是曲折的。,电子的射程和路程相差很大。,电子的射程比路程小得多。,2009-05-30,19,1)单能电子的吸收与粒子吸收的差别,由于单能电子和粒子易受散射,其吸收衰减规律不同于粒子。但均存在最大射程 Rmax。,对单能电子,初始能量相等的电子在各种材料中的射程与吸收体密度的乘积近似为常数:,质量厚度表示的射程,单位为:,单能电子在吸收介质中的射程Rm(mg/cm2)与其能量E(MeV)之间的关系(经验公式):,2009-05-30,20,对粒子,当吸收介质的厚度远小于 时,粒子的吸收衰减曲线近似服从指数规律:,为吸收体
10、的吸收系数,t 为吸收体的厚度,m为吸收体的质量吸收系数,tm 为吸收体的质量厚度,2009-05-30,21,射线在铝中的射程:,当 时,,当 时,,其它典型物质中射线的射程:Ge:REmax,(mm,MeV)Al:R2Emax,(mm,MeV)Air:R400Emax,(cm,MeV),对比:4MeV 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2.5cm。,2009-05-30,22,2)电子的散射与反散射,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改变运动方向,而不辐射能量的过程称为弹性散射。由于电子质量小,因而散射的角度可以很大,而且会发生多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电子沿其入射方向发生大角度偏转,称为反散射。
11、,2009-05-30,23,反散射的利用与避免,1)对放射源而言,利用反散射可以提高源的产额。,2)对探测器而言,要避免反散射造成的测量偏差。,给源加一个高Z厚衬底。,使用低Z材料作探测器的入射窗和探测器。,2009-05-30,24,3、正电子的湮没,正电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能量损失机制和电子相同。,高速正电子进入物质后迅速被慢化,然后在正电子径迹的末端与介质中的电子发生湮没,放出光子。或者,它与一个电子结合成正电子素,即电子正电子对的束缚态,然后再湮没,放出光子。,正电子的特点是:,正电子湮没放出光子的过程称为湮没辐射。,正电子湮没时放出的光子称为湮没光子。,2009-05-30,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物理 基础 辐射 防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