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精神民俗文化.ppt
《第八章精神民俗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精神民俗文化.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精神民俗文化,本章教学重点提要:,作为信仰文化的一个分支,精神民俗文化的边缘有时非常难以界定,因此,本章在教学过程中所确定的重点就应该有民俗文化自己的个性。1、不管对于天地江河等自然物的信仰还是对于图腾等的信仰,重点必须讲明官方信仰与民间或民俗信仰的区别,并对民俗信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介绍;2、讲清禁忌等俗信与迷信的区别;3、对于迷信的存在,不用政治性的术语,采用完全否定式的方式教学,而是进行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类心理活动或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分析,用公正客观的方式对待迷信等的学术问题。,第一节 天地江河的信仰及习俗文化,一、天地江河崇拜的产生二、天地江河信仰的内容、对天地江河本体的信仰()、对
2、天的信仰()、对地的信仰()、对江河的信仰,、形态各异的民俗文化,(1)、对天的崇拜使人们想象或拟人化了许多关于与天相关的神灵,正是这些神灵主宰和控制着天,同时也控制着人类。而人类也从天的变幻莫测并且往往带来灾难等现象,感受着对天的畏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崇拜、祭祀。与天相关的神灵有上帝、日月神、星辰神及相关的风雨雷电等诸神。(2)、对地的崇拜也形成了许多神祗和祭祀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神、山神和城隍。(3)、对江河的信仰形成了对水及其相关的河流湖泊海洋的拟人化神灵的产生,三、天地江河崇拜的影响,1、对天地江河的崇拜形成了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对自然的理解、对天地江河的崇拜发展为民间的一种俗信
3、,并成为宗教的基石、有识之士的对天地江河崇拜的怀疑,使之产生了近现代科学观念,第二节 图腾及祖灵信仰文化,一、图腾信仰 图腾totem,原为北美印弟安奥吉布瓦(jibways)人的土语,意为“他的亲族”。英国商人朗格(ong)在1791年出版的印弟安旅行记中首先使用了这个词。后来,在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尼等地也发现了类似于图腾的现象,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开始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现在我们常常把原始社会或传统社会遗留的对于动植物的崇拜,称为图腾崇拜。,、以动物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物,这是在古代和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中还有遗存的文化现象,他们认为自己与某种动物,有着生命传承上的血缘关系,并将这种
4、动物作为自己的同类或祖先加以祭祀或崇拜。如古代殷人的鸟崇拜、古吴越的蛇、鸟崇拜、及现代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的虎崇拜、蒙古族的狼崇拜、鄂伦春族的熊崇拜、畲族、苗族、瑶族的狗崇拜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图腾遗存形式。以动物为自己的图腾的现象表明,原始人在现实生活中与自然界关系的极其密切,以及原始人还处于一种“物我”不分的状态中。,、以植物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物,这是一种与以动物为自己图腾崇拜物相同思维方式的崇拜现象,只不过崇拜物由动物转换成植物而已。古代的夜郎国就崇拜竹,他们的王由竹而生,以竹为姓。现代民族中象仡佬族有葫芦崇拜、德昂族有茶崇拜等,都隐含着图腾崇拜的遗存。以植物为图腾崇拜物除了表明原始人与自
5、然界的低极关系之外,还表明人类对植物的观察以及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正是后者使原始人相信,植物与人一样具有灵魂,并可以与人类融为一体。至今在全国的许多地方,依然有树崇拜的遗存,并有认树为“干亲”的习俗,说明植物与人确实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以虚拟的事物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物,这是一种以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东西为自己图腾崇拜物的现象,虽然它并不是普遍存在,然而我们却并不陌生。古代华厦族的先民就以龙和凤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物,它们都是虚拟的动物。哀牢夷也有关于自己是龙的后代的传说和崇拜 虚拟动物图腾的产生,说明人类已经认识到自身与动物界存在的差异,因而相信除非与一些有非凡能力的难以企及的“动物”有着特殊
6、的“血缘关系”,人类不可能具有今天的成就。这是一种人性的觉醒、一种人类是高级动物的确证。,二、祖灵崇拜,祖灵崇拜则是人类进入理性社会之后,把自己的祖先神化的结果。祖灵崇拜与万物有灵的灵魂不死观念紧密相连,是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仍然能对生者产生各种影响的一种崇拜方式。由于祖先所处的特殊地位,人们认为他们可以保护同血缘的氏族、家族或家庭,因而加以祭祀和崇拜。,、人类祖先崇拜,这是一种人类始祖的崇拜形式,这个始祖他或她,往往创造或重新再造了人类而获得后来子孙的祭祀和崇拜。如汉族的女娲,便是创造人类的女始祖,她成了汉族共同崇拜的对象。当然,这种崇拜有时因为传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人类再造是因为大洪水后女
7、娲伏羲兄妹结婚的结果,所以,人们不仅崇拜女娲,也崇拜伏羲。各民族都有人祖崇拜或传说,如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白族的观音兄妹、独龙族的嘎姆和嘎莎、鄂温克族的保鲁恨巴格西等。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祖先崇拜是对人类由来的一种解释系统。原始人相信这种解释系统的科学性,并用信仰和祭祀加以确认,在后来的子孙中一代一代地传承,并在氏族部落的融合中,成为人类的共有祖先。,、民族祖先崇拜,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所包含的意思是,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也就是说炎黄是我们的祖先。这种民族祖先的崇拜,在大部分少数民族中都有存在。畲族、苗族、瑶族以盘瓠即一只五色斑烂的狗为自己的祖先神,人们每年都要加以祭祀,表达自
8、己不忘由来的感激之情。这种民族祖先如基诺族的阿匹额额,侗族的祖先“撤抹并谢”(意即整个侗族最大的祖母),珞巴族的祖先是阿巴达尼,岩胆传下了布朗族等等。民族祖先的形成,表明人们对于族群已经具有了文化和“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区分,这是一种使命感和归宿感共生的信仰形态,在今天依然具有文化认同和族群确认的巨大凝聚力。,、家族祖先崇拜,这是一种同血缘家族共同祖先崇拜的习俗,它形成于个体家庭形成之后,是人们对祖灵崇拜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从汉族来说,不仅每个姓氏有自己的始祖,每个姓氏的分支,也都有不同的始祖,分别都给予祭祀和崇拜。如陈姓是以国为姓,其最早的始祖是第一个被封到陈国的舜的后裔胡公满。张姓是以氏为姓
9、,最早的始祖是解张,字张侯,晋国人。叶是以封地作姓,他的最早始祖是楚国的大夫沈诸梁,封于叶,称叶公。徐姓也是以国为姓,是徐偃王的后代等等。,第三节 禁忌及其习俗,禁忌aboo,原为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另一个层面是“神秘的”、“危险的”、“被禁止的”和“不可接触的”。汉语意译为禁忌。关于禁忌是怎样形成的,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因附着于某个人或物的身上,便形成了禁忌。弗洛伊德则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它是对人的欲望的一种抑制。有些学者则认为禁忌是一种仪式,是一种社会规定的仪式,因此,谁也不
10、能违犯。还有些学者则认为禁忌是一种生活教训的总结。不管怎么说,禁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存在,它在我们传统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作用,是一种常常对生活进行规范的习俗内容。,一、禁忌的分类,、节日的禁忌这是一种表现在岁时节日中的禁忌,主要原因是人们认为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日子,所以,许多行为方式必须予以禁忌。比如正月初一禁忌说不吉利的话,金华一带则忌妇女烧第一餐饭,否则男人将当不了家,因此,大年初一总是由当家的男子去烧饭。杭州市效的有些地方在大年初一起床时不能朝里边打喷嚏,否则自家要死人。许多地方正月初一忌动刀杖和斧剪,否则会有凶事发生。俗语说,“动刀弄杖,主一年内家不安宁”。也忌洒扫,更不能泼掉用过的
11、水,认为财气会跑掉。正月十五在海宁忌食豆腐,否则会有吊丧之兆。河南山东一带忌新媳妇看娘家的灯,俗语说“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等等,、婚丧喜庆禁忌,婚姻方面: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同姓不婚的禁忌,认为有碍后代的兴旺。结婚者的年龄方面也有禁忌,如女大一就很不好,有说“女大一,不是妻”,有些地方则说“女大一,黄金飞;女大两,黄金长。”大一岁不好,大两岁则很不错了。武义则有俗语也说“女大三,抱金砖”。不过男女之间相差六岁则是很不好的,民间叫“六冲”。丧葬方面:寿衣忌双数,所以用五、七、九件,否则死亡的灾祸会再次降临家门。寿衣忌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嘉兴报丧忌说死,要说“殁了”“好了”。河南习俗,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精神 民俗文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22522.html